<p class="ql-block"> 赵凡说:我也是知青家长。</p><p class="ql-block"> 就这句话就把我们的心拉近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许世辅:"看星空,望斗南,知青急盼调查团;长声吁,短声叹,要向亲人诉苦难。看家乡,望故园,父子兄妹要团圆;高声呼,低声唤,沧海深处话桑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翻有关赵杰兵的老照片,与朋友们分享,有人问:为啥呢?</p><p class="ql-block"> 毛爷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p><p class="ql-block"> 啥事都是有前因后果的。</p><p class="ql-block"> 今日聊聊,都是真实的。</p><p class="ql-block"> 赵杰兵是赵凡的儿子,有人告诉我他曾官居某部副部长,但是,未经证实。</p><p class="ql-block"> 赵凡是谁?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是无人不知,知青们尊称他为知青之父。</p><p class="ql-block"> 我们云南知青首先尊称赵凡为知青之父,是因为我们云南知青在1978年要求返城时发生激烈的矛盾,是赵凡刚从五七干校解放出来,临危受命前往云南农场处理知青问题,赵凡是老革命,四个孩子有三个是知青,他充满人性,完全理解知青的诉求,于是,与四川,云南等相关部门紧急磋商,最后,得到圆满解决。</p><p class="ql-block"> 知青回了城。生活有了希望。</p><p class="ql-block"> 2003年8月,赵凡等四人专程从北京来成都看望当年的云南支边知青,此时,赵老已是88岁的老人了。</p><p class="ql-block"> 2010年4月14日,赵凡因病不治,于上午在北京友谊医院辞世。终年九十五岁。</p><p class="ql-block"> 这个不幸的消息是重庆支边朋友余远瑾告诉我的,可能我是成都最先知道的吧,可惜我在家护理老妈不能前往。于是,我立即电话告诉了虎豆(许世辅),第二天,虎豆携夫人邵姐前往北京悼念。</p><p class="ql-block"> 我还告诉了我在北京的好朋友高文建(云建十五团北京知青),当时他正在安徽采风(文建,油画家),二话不说立即返回北京,才有了八宝山的照片,文建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和李克强送的花圈</p> <p class="ql-block">温家宝和李长春送的花圈</p> <p class="ql-block">许多领导送的花圈</p> <p class="ql-block"> 右下角是我们西部知青网站敬送的花圈。</p> <p class="ql-block"> 虎豆和邵姐到了北京,肯定要去八宝山参加追悼会。</p><p class="ql-block"> 虎豆1978年在孟定七团带领众知青下跪,求赵凡救救知青,2010年4月在八宝山又一次跪送《恩公赵凡走好》,而且是代表所有的知青跪送。</p><p class="ql-block"> 这在八宝山可能是不多见的,肯定引起了关注。</p><p class="ql-block"> 赵老的家人特别吃惊,没有想到他们的父亲在知青心中有如此重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赵老的子女感动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一定要来成都看望更多的知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2年10月28日,赵凡的儿子赵杰兵和夫人黄梅姐(开国大将黄克诚的小女儿)来到了成都,华体灯饰董事长梁钰祥、向总等接待了赵杰兵大哥,并与成都赴云南知青见面交谈,共进午餐。</p><p class="ql-block"> 我拍了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左起:向宗叔(华体总经理),黄梅,赵杰兵和梁钰祥(华体董事长)</p> <p class="ql-block">张元西在摄影</p> <p class="ql-block"> 想起来了,这位是王运昌,1983年调北京农牧渔业部,次年给赵凡做秘书工作,此次陪同赵杰兵一同来成都。</p> <p class="ql-block"> 华体梁钰祥,向宗叔在勐撒后寨办了招待,都是一些家常便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勐撒后寨赋</b></p><p class="ql-block"> 戊子冬月,有屋成于华体东北角,往者自此不绝,如今俨然引人去处。近日有客,慨然以“勐撒后寨”题之。</p><p class="ql-block"> 或问所以?客曰:寨主伉俪,原为边陲戍役;男女宾朋,尽属流配学生。八年弃置,游魂终旧故土;卅载追思,异域竟酿乡情。清茶一杯,事事不离勐撒;浊酒半壶,句句咸涉知青。寨因勐撒而筑,岂无勐撒之名?幸乎不幸,勐撒惟命。</p><p class="ql-block"> 今之世事,怪多不怪。工业革命百年,已入“后工”时代;现代主义争锋,早有“后现”一派。吾辈平生,亦否亦泰;前后勐撒,真一大快!</p><p class="ql-block"> 其名寨字,无非借意:凡山寨非正统,乃当下之大势。思勐撒至真切,复有暇以辨伪?抚年华之不再,唤青春以自祭。情难了于今生,庶可寄诸来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石麓撰于己丑孟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说明</b>:</p><p class="ql-block"> 勐撒——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勐撒后寨——建在华体灯饰公司内东北角。因华体董事长,总经理等人均为二师八团成都支边知青,故常有八团知青朋友前来小聚小酌,甚至其他团的知青也常小聚小酌,我也算一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在陈蔺和许世虎的陪同下来到了三圣乡,看望云建二师七团知青聚会。</p> <p class="ql-block"> 黄梅姐和嘉嘉,好亲热!</p> <p class="ql-block"> 合影,合影有许多,随便选一幅作为代表。</p> <p class="ql-block">赵杰兵大哥和邵锦明交谈</p> <p class="ql-block"> 虎豆担心赵杰兵大哥的身体,提议回宾馆休息。</p> <p class="ql-block"> 赵凡离逝后,西部知青网站在网上设立了纪念堂,纪念知青之父——赵凡。</p> <p class="ql-block">附:赵凡同志在农垦系统工作简历</p><p class="ql-block"> 1978年2月,赵凡同志任农林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国家农垦总局局长。他在农垦系统坚持拨乱反正,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全面恢复生产经营。同年底,云南垦区知识青年进京上访。他受命急赴云南,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排各种阻力,配合云南、四川、上海等省、市委积权极工作化解矛盾。经过多方面努力,促使云南垦区这一复杂问题得以解决,受到国务院的肯定,得到广大知青和知青家长们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1979年5月至1995年6月,他历任农垦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农牧渔业部党组成员兼任农垦分党组书记、农垦局局长,中国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总公司董事长等职。这期间,他认真调研各垦区国营农场的现状,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深化农垦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财务包干制度,扭转了农场多年亏损局面,倡导兴办家庭农场,创办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壮大农垦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j9jqim" target="_blank">回忆、作业和笔记 20231026</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