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绍兴的十月,金风送爽,天朗气清……走进绍兴,仿佛走进历史,走进一幅浓郁的江南画卷。我们兴致盎然的游览了绍兴这座江南小城。告别了喧嚣的黄金周,城市显得格外的宁静和安详。古老的护城河,河上的石桥,脚下的石板街,千年的古塔,鲁迅的百草园,尺型柜台的咸亨酒店,还有陆游写下千古爱情绝句的沈园……绍兴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但我更钟情于兰亭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兰亭,是充满史诗般故事的地方。兰亭景色优美,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名扬海内外。1600多年前经过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时空交错,兰亭成了天下第一风雅之地。漫步其中,茂林修竹,清风拂面,甚是清凉。沿山路拾级而上,山间溪流纵横,移步换景,仿佛时光倒流,梦回魏晋。</p> <p class="ql-block"> 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谢安、孙绰、桓伟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应东道主会稽山内史王羲之邀约,齐聚兰亭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春游联欢活动。他们在那里偎花倚草,观山赏水,饮酒作诗。成诗三十七首,汇为兰亭集。王羲之乘着酒意正酣,心情愉悦,即兴挥毫为之作序,即《兰亭集序》。这就是“曲水流觞”的传说故事。《兰亭集序》把中国士人对于自然的挚爱、对于生命的参悟引入了化境;霞舒云卷,烟霏露结,《兰亭集序》更是把书法笔墨的神明变幻推向极致。《兰亭集序》,是书法界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而撰书者王羲之,从此便在书法史上确立了震古烁今的"书圣"地位,兰亭也成为历代书家心中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景区里,不得不说兰亭三块碑。</p><p class="ql-block"> 第一块是“鹅池”碑。据说王羲之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养鹅,那是因为他从白鹅的神态、形态上受到启发并运用到书法上,就有了“鹅头钩”等这些笔画。有一天,王羲之兴致大发,看着鹅,书写着“鹅池”二字,可刚写了“鹅”字,圣旨来了。他只好放下笔,去领圣旨。他的儿子王献之来了,那也是个大书法家呀,顺手就写了个“池”字。这二字,风格不同,“鹅”瘦而“池”肥,也成就了书法史的一段佳话,“鹅池”碑因此也被称为父子碑。</p> <p class="ql-block"> 第二块碑是“御碑”。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书写的《兰亭集序》全文,碑的反面是乾隆皇帝书写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因此被称为祖孙碑。两位皇帝对中国书法的喜爱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来,也仿佛在告诉我们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此碑高6.8米,宽2.6米,重18吨,三万六千斤,这么大的碑,祖孙两代皇帝又同刻一碑,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堪称国宝,也是兰亭的镇亭之宝。</p> <p class="ql-block"> 第三块是“兰亭”碑。在景区里有个御碑亭,亭内有一方石碑,刻有康熙皇帝书写的“兰亭”二字,这“兰亭”二字可是康熙皇帝的真迹,可惜这块碑曾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砸,所以留下了修补过的痕迹。“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给我一种古老而又沧桑的感觉。幸运的是这块碑总算是保存下来了,真是“劫后余生”。康熙皇帝的字写得还真不错,被无数游人抚摸而变得光滑,所以得名“君民碑”。</p> <p class="ql-block"> 2015年,在这里建起了兰亭书法博物馆,这是全国最大的书法博物馆,也是第一座以《兰亭集序》为主题、全面系统地反映兰亭书法与兰亭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外观以灰色调为主,延续了绍兴台门式风格特点,结合传统坡屋面形式,凸显大气古朴。馆中收藏了中国兰亭书法所有珍贵作品,可以了解到中国书法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欣赏各种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内除了有许多珍贵的兰亭书法作品,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展品,展示了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p> <p class="ql-block"> 根据史书记载和专家考证,永和元年(公元345年)七月,王羲之任江州刺史。东晋时代的江州管辖范围很大,相当于今天的江西、福建两省,还加上今天湖北的咸宁、武昌至黄石的长江南岸,湖南衡阳以南以东地区。江州刺史,就是个管辖两个省再加上两个省的一部分的“大员”。曾是我们九江百姓的父母官呢。</p> <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风华不改。来一趟绍兴,看一下兰亭,便可感受江南灵秀、古城风韵,梦一回千年的风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