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颐园街,旧影新景各领风骚 </p><p class="ql-block"> 颐园街,位于南岗区,呈东北西南走向,始于建民街,终于红军街,与银行街、民益街、邮政街相交,全长约1000米。此街形成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最早因中东铁路中央病院设在此街末端,被称为“病院街”。1925年,改称“医院街”。1950年,根据谐音更名为“颐园街”,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颐园街,因位于车站街(今红军街)和新商务街(今果戈里大街)之间,属于闹中取静的黄金地带,权力机关和巨商纷纷在这里购买地皮兴建楼堂馆所。至今在这条街上,还保留着多座精美的欧式老建筑。这些老建筑虽然经过百余年的历史变迁,但仍保存良好,基本还是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 颐园街1号是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这是一座带有花园的法国古典式兼有巴洛克风格的别墅建筑,在哈尔滨现存的十数座欧式别墅建筑中,堪为出类拔萃。</p><p class="ql-block"> 这座别墅建筑建于1919年,是波兰裔俄国木材商葛瓦里斯基建设的私宅,建筑面积1943平方米,庭院面积3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两层,屋顶有阁楼,下有地下室。别墅建筑平面为不规则自由式布局,主建筑居中,两侧的附属建筑、半圆形凉亭和露台有过廊连接;墙体立面均采用石材装饰,既坚实,又华丽,既典雅,又华丽,风格独特,造型优美。</p><p class="ql-block"> 葛瓦里斯基,全名弗拉基米尔·费德拉维茨·葛瓦里斯基,1870年(清同治九年)6月出生于当时隶属于沙俄帝国的波兰波多利亚省。</p><p class="ql-block"> 1882年(清光绪八年),12岁的葛瓦里斯基离开家乡,来到黑海港口城市敖德萨,在这里生活了10多年时间;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他到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当了乌苏里铁路的一名工头;1898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春,他获得一份将中东铁路所需木材、建筑材料和工人从伯力(今哈巴罗夫斯克)运送到哈尔滨的“运输合同”,他的船队从乌苏里江出发,经黑龙江、松花江,抵达哈尔滨埠头区(今道里区)码头。1899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葛瓦里斯基获得了中东铁路建设的“土方工程合同”和马沟至穆棱的土方工程承包权。工程完成后,甲方又将高岭子与石头河子之间的复线土方工程承包给他。这项工程使他损失惨重,几乎将这几年赚的钱全都搭了进去。</p><p class="ql-block"> 之后,他与几个人合伙在傅家店四家子(今道外区北十六道街附近)开办了一家火磨厂。“日俄战争”期间,面粉价格暴涨,葛瓦里斯基获利甚丰。不久,他又成立了“满洲火磨股份公司”。1910年(清宣统二年),中东铁路当局同吉林政府、黑龙江政府签订了铁路沿线林业采伐权合同,并将所属林地进行发包,葛瓦里斯基得到采伐合同之后,于1911年创建了“亚布力林业公司”。为了集中精力干好这件事,他把满洲火磨股份公司出售给“跑崴子”回国的华商张子万和张益亭。</p><p class="ql-block"> 到1919年,葛瓦里斯基共取得中东铁路沿线5块林地的采伐权,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日伪当局将东北所有林场收归“国有”,葛瓦里斯基被迫将林场转让给日商。</p><p class="ql-block"> 同年,葛瓦里斯基买下颐园街1号地皮,开始兴建豪宅。1921年工程竣工后,引起巨大轰动。《东省文物研究会会刊》刊发了建筑的全景照片,日本人出版的《哈尔滨风光》也刊登照片和介绍文章。</p><p class="ql-block"> 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哈尔滨迎来黄金发展期,国际资本纷纷涌入,实力雄厚的葛瓦里斯基也投资多项实业。1924年,他投资75万元(哈大洋)在香坊草料街(今香坊大街)65号创办“葛瓦里斯基胶合板厂”,产品畅销欧洲各国。然而,好景不长。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东北各地超量发行货币以弥补军费不足,导致通货膨胀率高达70%,哈尔滨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商家倒闭,银行破产;1929年,中苏爆发武装冲突,转道苏联的中欧贸易渠道中断;同年,美国华尔街“地震”,历史上最大的全融风暴席卷全球。国际国内不利因素叠加,使葛瓦里斯基胶合板厂出口渠道不畅、产品严重积压、企业陷入亏损,资金链断裂。葛瓦里斯基迫不得已将胶合板厂抵押给出口代理商平和洋行,借款6万袁大洋以渡难关。这点微薄的流动资金不但没有使他摆脱危机,反而使他陷入平和洋行设下的“陷阱”。早就觊觎他的平和洋行为了吞并葛瓦里斯基胶合板厂,在抵押合同签订以后,就从欧洲进口大量胶合板向哈尔滨市场进行倾销,使葛瓦里斯基陷入绝境。1935年,法院裁定葛瓦里斯基胶合板厂资不抵债,归债权人平和洋行所有。葛瓦里斯基眼睁睁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胶合板厂被平和洋行吞并。同年10月,葛瓦里斯基胶合板厂改称“平和洋行哈尔滨胶合板厂”。至此,葛瓦里斯基变得一无所有,他驾驶的这艘商业巨轮终于沉没。1940年,葛瓦里斯基逝世。1952年,松江省政府将平和洋行哈尔滨胶合板厂没收,改名“松江省哈尔滨胶合板厂”;1953年,改称“地方国营松江胶合板厂”;1962年改称“国营松江胶合板厂”。</p> <p class="ql-block"> 颐园街1号别墅于1922年建成。1931年,葛瓦里斯基陷入严重危机,将这座豪宅转让给南满铁路理事会。日伪时期,这里成为满铁理事会公馆。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里成为苏军元帅马林诺夫斯基司令部;哈尔滨解放后,曾作为“四野”后方指挥部和司令员林彪的住所;1948年,大军南下后移交给地方政府,成为松江省委和哈分滨市委接待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1950年2月27日,毛主席和周总理访苏归来,毛主席在这里下榻。在一楼大厅,毛主席听取了松江省委书记张策、省长李延禄和哈尔滨市市长饶斌的工作汇报,之后,在省市来到陪同下,到哈尔滨车辆厂视察。晚饭后,毛主席到二楼卧室休息,他用手按了按钢丝床和绒呢被褥后,对陪同人员说,“这东西不好,换我自己的吧?”于是,警卫人员在钢丝床上铺了一块硬木板和一块旧军毯。</p><p class="ql-block"> 晚上9点多,省市领导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在卧室外间写字台上,写下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学习”“奋斗”“发展生产”“学习马列主义”5条题词。这是建国以来毛主席视察地方工作题词最多的一次。</p><p class="ql-block"> 据说,毛主席题写的“不要沾染官僚主义”是有感而发。毛主席在颐园街1号下榻的当晚,省市领导为毛主席、周总理等接风洗尘,“便宴”搞得很丰盛,毛主席很是不悦。饭后,他对饶斌市长说:“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能浪费,不能搞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米饭和蔬菜就可以嘛!”随后,他与松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交谈时问道:“你们现在是住洋房还是住平房?”当听到回答“住洋房”后,毛主席摇头说道:“住洋房,脱离群众,你们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哦!”正是在这样背景下,毛主席写下了“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题词。</p><p class="ql-block"> 颐园街1号,因为毛泽东访苏归来曾下榻于此而载入共和国的历史史册;也因为毛主席在此向全党发出“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的伟大预警而载入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历史史册。1958年,时任黑龙江省省长李范五曾在此居住,并在楼前种植了两株“钻天杨”。1977年2月,辟为“毛主视察黑龙江纪念馆”;1988年,更名为“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1988年,颐园街1号入选哈尔滨市历史建筑名录后,“葛瓦里斯基旧居”的大理石铭牌镶嵌在楼体外墙上。</p> <p class="ql-block"> 颐园街3号是黑龙江省直属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所在地。这是一座放古典复兴式风格两层建筑,曾为所罗门·斯基德尔斯基的住宅。</p><p class="ql-block"> 这栋花园别墅,在当时的哈尔滨可谓首屈一指。整座建筑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建筑立面分为三部分,呈“凹”字形对称结构,以凸凹式设计加以区别。中央部分为凹陷区,通过爱奥尼亚柱式加以装饰,腰线兼顾实用性,设计出露台,檐口处建有山花,内有一尊西方老人浮雕头像和1914字样;两侧凸出的楼体在檐口位置用山花装饰,墙体设计出凸窗,窗角同样采用爱奥尼亚柱式构图以呼应中央。整座建筑庄严精致、气质高贵,堪称奢华。一层门厅前是大型花坛,两侧为环形漫坡车道。建筑周围是花园,配有凉亭、木椅、花池和喷泉。</p><p class="ql-block"> 斯基德尔斯基犹太家族,富可敌国,曾构建了远东最大的实业帝国。斯基德尔斯基家族与上海的沙逊、哈同和香港的何启东家族并称“中国最负盛名的犹太家族”。老斯基德尔斯基是这个实业帝国的奠基人。他在白俄罗斯起家后迁至敖德萨。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沙俄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到了接近中国边界的赤塔州,老斯基德尔斯基被沙皇政府选中,成为投入西伯利亚铁路的一股民间资本,负责修建从满洲北部至海叁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区段。后来,斯基德尔斯基举家迁到海叁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承建了海叁崴港口、车站等基础设施,并创建和发展了建筑材料、煤矿开采、房地产等众多产业。中东铁路开工建设后,斯基德尔斯基家族又拿到了穿过大兴安岭的铁路隧道(兴安隧道)的工程承包权和东部原始森林的采伐权。</p><p class="ql-block">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哈尔滨成为冒险家和淘金者的乐园。老斯基德尔斯基也闻风而动,派他的三子所罗门·斯基德尔斯基、四子西蒙·斯基德尔斯基来到哈尔滨淘金。二人很快使家族成为哈尔滨首富。老斯基德尔斯基和他的长子雅各布·斯基德尔斯基则在海参崴(今符拉迪沃斯托克)垄断了煤矿经营权和石油勘探权,构建了自己的“黑金王国”。此间,他们甚至在英国的伦敦、日本的神户等地开办了分支机构。</p><p class="ql-block"> 颐园街3号花园别墅建成于1914年。1915年,成为法国驻哈领事馆馆舍。1918年,成为日本野战交通部哈尔滨机关①办公场所;日军占领哈尔滨后,成为关东军特务机关;1940年,关东军情报部本部在此成立。</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解放后,颐园街3号花园别墅被政府没收。毛主席访苏归来时,住在颐园街1号;陪同毛主席访苏归来的周总理和秘密访问苏联后与毛主席、周总理一同回到中国的时任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兼总理的胡志明下榻在颐园街3号。后来,这里成为黑龙江省直属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如今,这里是黑龙江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黑龙江老干部大学、黑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2005年9月,出生在哈尔滨的斯基德尔斯基家族后人、历史学家和国际问题专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来华讲学时,重访他的出生地。他在颐园街3号、在阿什河街39号、马迭尔宾馆等地寻访叔祖们留下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颐园街33号、35号、37号是哈医大第四附属医院。其前身为始建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开业的东清铁路中央医院。医院刚开业时,仅有一座临街的错层式小楼,一侧为二层,另一侧为平房。1912年,平房一侧续建为二楼,小楼从此成为医院的标志性建筑,并一直用于门诊部。1928年,新建一栋外科病房。</p><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10日,原设备科、洗衣房、病案室等建筑拆除,建成了现代化的综合楼。现仅存原内科病院、外科楼和药局等部分欧式老建筑。2016年,市政府将“中东铁路早期典型医院建筑群”确定为“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加以保护。</p><p class="ql-block"> 东清铁路中央医院开业不久即改称“中东铁路中央医院”。1935年,苏联将中东铁路出售给日本,中东铁路中央医院也作为附属财产落入日本人手中。1936年初,中东铁路中央医院与满铁医院合并,成立“哈尔滨北满铁路中央医院”,原中东铁路中央医院所在地改为住院部,门诊部则设在原满铁医院(今民益街与果戈里大街交角处省医院门诊部)。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8月19日,哈尔滨北满铁路中央医院被苏联红军接管,成为“苏联红军战伤医院”。同年8月23日,李兆麟将军率领抗联精英随苏军进驻哈尔滨,在医院门诊部成立“抗日联军哈尔滨办事处”。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获得解放,东北民主联军接管哈尔滨满铁医院,改称“东北铁路总局中央医院”;后来,这里成为接收第四野战军伤员的临时医院。1950年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中长铁路协定》,原中东铁路改由中苏共管,2月成立中长铁路管理局,东北铁路总局中央医院遂改称“中长铁路中央医院”。1952年中长铁路共管结束后,哈尔滨铁路局宣告成立;1953年,中长铁路中央医院改称“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9月17日,根据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哈尔滨铁路局签署了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划归地方管辖暨归属哈尔滨医科大学管理协议;同年10月1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p> <p class="ql-block"> 颐园街与银行街交角处是哈医大第四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院部办公楼,前门为银行街31号,后门为颐园街22号。</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建筑,始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具有浓厚浪漫主义倾向的十八世纪独特建筑风格砖混结构仿古堡式建筑,初期使用面积仅为505平方米;1926年以后,又以歌特式建筑风格为主调进行过二次扩建,使用面积增加到2997平方米。建筑外墙采用清水红砖砌筑,线脚、外部檐口采用新艺术运动风格悬挑装饰,檐墙上为高高的歌德式小尖塔;主入口左侧是旋转楼梯间,尖劵或圆劵高窗与众多的尖塔相呼应,使整个建筑挺拔有力;弓形拱窗形式多样,墙体装饰图案给人以神秘感。值得庆幸的是,这座大楼在城市大规模改造建设之中幸免于难,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属难能可贵。1986年,这幢建筑被市政府批准为一类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最初是中东铁路哈尔滨电话局大楼。中东铁路电信事业是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而发展起来的。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开通之时,中东铁路管理局就设立了临时电话交换所,开通之初共安装了314部电话机,其中哈尔滨178部,铁路沿线136部。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2月,中东铁路管理局搬进新建成的大楼,安装在新楼的正式人工交换机设备开通,临时电话交换所取消。</p><p class="ql-block"> 随着哈尔滨快速发展成为中东铁路枢纽城市,人流物流陡增,贸易往来频繁,设在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内的电话局远远满足不了使用需要。于是,中东铁路当局决定在中东铁路附属地、当时哈尔滨秦家岗(今南岗)医院街4号(今颐园街22号、银行街31号)建造一个独立的电话局。</p><p class="ql-block">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1月30日,哈尔滨历史上最早的城市电话局“中东铁路哈尔滨电话局”投入使用。最初是人工交换机;1910年(清宣统二年),改制为自动电话局,局内用户达351家,市内用户251家。1915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开始架设与滨江电话股份有限公司间的中继线,并在如今的道外区北马路与景阳街拐角处设立“交换所”。同年5月3日,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和交涉全权代表达聂尔与滨江商会订立“通话合同”,从此中东铁路哈尔滨电话局与滨江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互通。据中东铁路史料记载,到1923年为止,中东铁路附属界内全线24个局站全部开通长途电话业务。部分公共场所还设置了公用电话,基本满足了当时的通话需求。1928年11月28日,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向中东铁路哈尔滨电话局下达命令,收回中东铁路电报、电话主权,中东铁路哈尔滨电话局遂改称“哈尔滨中央电话局”。1933年,此处成为日伪政府“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哈尔滨管理局”所在地。日本投降后,这里成为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门诊部和院部。2004年,成为哈医大第四医院、</p> <p class="ql-block"> 颐园街与民益街交角处的民益街100号是黑龙江邮政博物馆。这是一座兼有法国古典主义的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始建于1921年,19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筑为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呈对称布局。立面构图将古典主义惯用的三横三纵变形为三横五纵,其中水平方向在腰线以下是黄色基调,中间部分是仿清水红砖的纹饰。最上端的檐口采用了米色粉饰。而纵向方面,通过凸凹形式,把建筑分成了五段空间。中央部分,下面是主门,门两侧是方形壁柱,门额上方是断山花装饰,与楼顶端的断山花装饰相呼应,上面的窗间墙面用通高两层的方形壁柱强调;中央部分的两侧采用了凸显造型;最外侧的两端则辅以隅石,起到了强化、坚固的效果。整座建筑保存良好,结构如初,造型丰富,装饰华丽。美中不足的是,2009年粉刷墙体后将女儿墙上“POSTES”和“吉黑邮务管理局”字样掩盖住了。</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的邮政机构最早设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庚子之变”,初称“野战邮电局”。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经清政府同意,中东铁路工程局(1903年7月,中东铁路完工并投入使用后改称“中东铁路管理局”)在此设立“哈尔滨邮政分局”,“邮政街”因此得名。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在道外地区设立一家滨江分局。1920年,哈尔滨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霍尔瓦特赶下台;1921年1月21日,时任吉林滨江道尹兼哈尔滨交涉员董士恩奉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令,接收所有中东铁路界内的俄国邮局,收回邮政权。同年7月1日,中国邮政总局将东三省邮区划分为南满和北满邮区,位于中国大街(今中央大街)2号的哈尔滨一等邮局晋升为北满邮务管理局,统辖吉林、黑龙江两省邮政业务。随后在长官公署街(今民益街)动工修建新办公楼。1922年,大楼落成北满邮务管理局迁入并改称“吉黑邮务管理局”。日伪时期,吉黑邮务管理局先后改称“哈尔滨邮政管理局”和“哈尔滨中央邮局”等。1954年,该址成为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机关。2010年,邮电管理局机关迁出,原建筑改建为黑龙江邮政博物馆,这是东北地区第一座邮政主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由邮苑春秋、驿道万里———古代黑龙江邮驿的起源与沿革、国脉所系———近代黑龙江邮政的开办与发展、邮舞龙江———当代黑龙江邮政的发展与跨越、黑龙江邮政业务展示厅、邮票珍宝厅、邮票与明信片厅等部分组成,展出文物1000余件,其中包括秦杜虎符、元代圣旨金牌、“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等珍贵文物;共有照片文献500余张,包括第一版毛泽东邮票用照片等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如今,历史上绿树成荫安静优雅的颐园街,由于远大购物中心、松雷商厦、希尔顿大酒店、香港华融饭店、北方世贸中心等现代化建筑的拔地而起,变得繁华而嘈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使精美的欧式老建筑成为大隐于市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光阴流逝,岁月峥嵘。不凡的颐园街,留下了不凡的故事。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小街两侧不但旧影依在,而且又添新景。精美的欧式建筑与现代的高楼大厦,各领风骚,各具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注①:日本野战交通部哈尔滨机关。是日本在哈尔滨设立的军事机构。1918年,协约国武力干预苏联,捷克军团在哈尔滨设立护路军司令部和军事法庭,日本不甘人后,于当年11月14日通报中国政府,在哈尔滨设立野战交通部驻哈尔滨机关。该机关隶属于日本军部,是日本关东军的临时情报部门。1918年8月以后,该机构被命名为哈尔滨特务机关,仍为临时机构,没有正式编制,人员多为临时抽调或招聘。1940年4月,关东军在此基础上正式组建建情报部,哈尔滨特务机关成为关东军情报部本部,“中国通”土肥原贤二曾任机关长。</p> <p class="ql-block">作者:</p><p class="ql-block"> 周振华,笔名剑客,生于困难时代,长在动乱时期,吃过糠,下过乡。“恢复高考”后,成为“新三届”中的一员。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做综合调研工作,搞职业技能培训,干统战教育培训,历任副处长、处长、副主任、院长、党委书记等职。</p><p class="ql-block"> 2018年退休,省级作协会员、省政府科顾委专家、高校客座教授。先后出版长篇小说《秋风劲》,人物传记《百态风流》,诗歌散文集《情丝文韵》,杂文集《谈天说地》,诗集《低吟浅唱》,散文集《品读哈尔滨》《岁月无痕》,长篇报告文学《巴兰颂歌》《工作队在依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集《调研思考实践》《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文萃》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