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书承载智慧,妙悟方明,读书寄托理想,源远流长。读书如同品味美食,每一本书都是一道独特的菜肴,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新时期的课改,要洞察一个趋势,即素养时代的改革要从以学者为中心的素养走向,以学习为中心,从碎片化的知识世界走向相对真实的生活世界。学习者不仅是学习,还有教师,家长和所有可能参与到学习中的人。</p>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强调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核心思想。书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这本书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p> <p class="ql-block"> 课改,改的是思维,改的是观念,改的是方法。一个具体的经验远胜过一千种高深的理论,课改是行动的哲学,只有行动起来才有越来越好的希望。课改,改到深处是改关系,即改教与学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这两对关系恰恰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p> <p class="ql-block"> 以核心素养为纲,让核心素养落地,是课改方法和课改标准修订的显著特征。这一素养导向意味着课程教学更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强调学科实践,培养学生在真是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把课堂还给学生,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模式很有趣且有效,它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轻松的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同时,也回避了传统课堂的一些弊端,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生生互动自然而然地形成,增添课堂生成的丰富性。在课堂上,不应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让他们不仅仅看到结果,重要的是看到了结果形成的来龙去脉。</p> <p class="ql-block"> 抽丝剥茧,遇见课改新样态。一个多维立体的课改新样态,不是追求成绩的虚假繁华景象,它是通往理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成就人,发展人,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才是目的,以一颗平等、真诚的“爱孩儿”之心去实践,让孩子在课堂、在校园过一种民主、快乐的学习生活,我们就以行走在课改中。</p> <p class="ql-block"> 《把课改作为方法》是“到味”的。此处的“到味”主要指有韵味和回味。阅读不仅是视觉上的,真正好的阅读应该还有味觉的激发和觉知。具体而言,就是能品出阅读文字的意味,能品出作者思想的情味,能与阅读内容“味”在一起,能澄明文字,澄明作者,澄明自身。这样的阅读,身处其中是有韵味的,抽身离开是有回味的。《把课改作为方法》一书带给我的就是“到味”的感觉。比如,那篇论述让教室里有“在家之感”的文章,就给我一种甜而暖的味道;那篇谈李玉贵眼泪的文章,就给我一种温而咸的味道;《课改不能止于课改》《别让课改成了功利者的道具》《课改也需要反“四风”》等文章,又给我一种冷静的感觉和味道。</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所关注的课堂更深处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需要用生活视角重塑课堂,用设计思维改变教与学;需要研究教的设计触及学科本质和成长本质;需要从碎片化学习走向整体化的单元设计、跨界整合;需要更多的了解和研究学生以及学生的学,最大限度的收集学情,利用学情,让学情主导课堂教学,因为“教”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学”,教育意味着聆听每一位学生,读懂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要有设计感,设计的真正意义是要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进而构筑学生有存在感的学习氛围与情境。</p> <p class="ql-block"> 《把课改作为方法》一书带给我的阅读心流体验确实是真切的、清晰的甚至是震动的。《把课改作为方法》一书,正是围绕着书名中的“课改”展开的,以“课改”作为观察的起点与原点,正所谓"观念一变天地宽,观念的更新是硬道理。这部书的整体架构并非是系统化和逻辑化的,有的只是关于课改的观察点、讨论点和思考点,这些点各有主题、各有边界,也各有使命。虽然很多点的文字展开都颇有节制,甚至只是点到为止,但明显可以感觉到文字背后的洞察力、辨识力与思考力)</p>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发展的空间,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使每位老师都可以从普通的教书匠成为研究者,设计者。在课程改革中,在新旧理念的不断碰撞中,一个个的问题和需求,激发我们的学生"我要学,我要改,我要做"的参与意识。课堂上再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堂真正成了孩子们的天地,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胡文霞老师。吐故纳新,去除课改旧浮华。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简简单单的失败。要让课改走向深处,落到实处,就要警惕课改带来的教学“黑洞现象”,课改不是执其一端,重一侧而轻一方,而是要跳出非此即彼的逻辑,跳出井底,不断破圈,冲出“经验茧房”,消除“山头主义”,摒弃形式主义、盲目拿来主义、跃进之风、过度创新之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郭兰英老师。“寻找课改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在褚主编的引领下,很多地方也大大小小经行了一系列的课改活动,但在真正实施中,课改活动却成了某些人或者某些学校的专场,所以,积极投身课改的都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收获,然而褚主编的本意却并不是这样,课改不应该是少数人的专场,更不能是昙花一现,盛开时轰轰烈烈,凋谢时却是破坏性的死寂。细品一些典型课改的成败得失、功过评定,成功的课改似乎都有这样几个特性一一不断形成观念共识、不断行动实践和不断地反思破圈。所以,褚主编在文中写到“课改启动前最重要的准备性工作就是向内营销一营销愿景,营销理念,营销共识,将共识成本降到最低。”“课改不在于知,而在与行,知道没有力量,相信才有力量,行动才有价值。”“反思就像疗救课改肌体的袪毒散,可以让课改减少功利、矫正目标、及时纠偏。”</p> <p class="ql-block"> 课改是一场关于教学改革的行动,它不是一个人、不是一时之举、不是一家之谈。把课改作为方法,那就囊括了无数的人、无数的方法、无数的成果、甚至无数的功败垂成。就像承载着课改历史的长河在眼前流淌,利与弊,功与过,成与败皆在其中,成为我们课改的前车之鉴。每一个教育人都会是课改长河中的过客或历史,留下或淡漠或浓重的一笔。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践行课改的新理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我们稳步的行走在课改的路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审核:赵丽艳</p><p class="ql-block">编辑:范晓娟</p><p class="ql-block">签发:张书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