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墨西游漫记(敦煌篇)

老兵

<p class="ql-block">  敦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使这座古城至今仍流光溢彩,在中华历史的长卷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p> <p class="ql-block">  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史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世界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卢浮宫”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是人类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  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p> <p class="ql-block">  到鸣沙山月牙泉不仅可以观赏奇妙的山泉相依的自然奇景。另外,还可以骑骆驼每人100元,让牵骆驼的师傅帮忙拍照是20元一位,往返4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必须体验一下骑骆驼上沙山的感觉,坐在驼背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听着阵阵的驼铃声,</span>特别有沙漠的壮阔感,感觉自己好像走在千年前的丝绸之路上。</p> <p class="ql-block">  来到敦煌,你一定会惊叹,城市和沙漠如此亲近,在沙山下生活的人如此坦荡,在沙漠中生存的骆驼,也显得格外乐观与充满活力!</p> <p class="ql-block">  按理说每天有上万名游客在沙山的斜坡上踩来踩去,流沙不断向下滚落,经年累月,沙山就会往前推移,并渐渐矮下去。可鸣沙山却可以岿然不动,并“经宿吹风,辄复如旧”,每天都能亮出如利刃般的山脊。</p> <p class="ql-block">  更神奇的是,在沙山的包围之中有一篇月牙状的水面——月牙泉。这可算是戈壁沙漠的一大自然景观。正如其名称所示,这片湖泊像新月,水清澈,像镶嵌在广阔沙漠中的绿宝石或珍珠。</p> <p class="ql-block">  不过因为党河水位的下降,月牙泉的水面也萎缩大半。为了避免月牙泉彻底干枯,如今当地政府每年都要花费巨资,通过各种手段为其补水。</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风姿绰约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仍然是甘肃无可替代的经典。这样一个存在了几千年的沙漠奇迹,人类是不是要更加珍惜和爱护呢。</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废弃影视基地,这里涵盖了中国、埃及、希腊等不同国家组成的太和殿,大明宫,千佛崖,清明上河图,沙洲古城,希腊神庙等各地微缩景观,这也是一场视觉盛宴,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汉武雄风——青年雕塑家张万兴创作的以丝路文明为背景的大型户外雕塑作品,也是“荒野艺术计划”大型艺术创作活动系列作品之一。坐落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神情威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大地之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董书兵老师的作品。一个婴儿俯卧在祖国的大西北,一览无余,酣睡平静,据说是想通过雕塑这一艺术展现形式唤醒公众对于地球的环保意识。</p> <p class="ql-block">  榆林窟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境内,位于瓜州县城西南75公里处,敦煌市区以东约100公里处。榆林窟又名万佛洞,始建于北魏,全部开凿于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峭壁上,如同地裂开一般,非常壮观。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同为姊妹窟。榆林窟是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石窟,它与莫高窟、西千佛洞等共同组成了敦煌石窟艺术体系,以精美的壁画和彩塑享誉世界。</p> <p class="ql-block">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阳关古塞建在荒漠之中,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p> <p class="ql-block">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这里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  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从敦煌向西北大约90公里,东西走向的戈壁滩狭长地带中,有一座残高约25米见方的遗迹,全由黄土夯筑,这就是诗中“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蓝天、大漠、干燥的风,这一切都符合我们对千年前西域边塞的想象,但当年巍峨的关城已经被黄沙摧残殆尽。 </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玉门关早已没有了昔日往来交易的繁华景象,也没有了兵马喧嚣,站在这片千年古迹的大地之上,大漠夕阳、长河落日,用心去品味,会发现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观光车,从小方盘城向东行驶12公里,就到了大方盘城,它比小方盘城大很多,东西长130余米,南北宽17米,夯土墙残高约6-7米。</p> <p class="ql-block">  汉长城不同于明长城土石建筑,汉长城绵延70多公里,取夯土做城墙,外阻匈奴犯境,内安商贾贸易。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里只剩下残垣断壁,再看不出当年抵御外敌的雄伟了。</p> <p class="ql-block">  玉门关,早已不只是存留在西北苍凉戈壁滩上的一座城和一座关隘,它已经成为千年不朽的爱国戍边、保家卫国的符号,也已然是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  雅丹魔鬼城的真实名称是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在这里我们将体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p> <p class="ql-block">  走进雅丹,这里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棵草,看不到一丝丝绿色,只有一串串、一个个、一座座、一排排的土丘,像列着队的仪仗兵队情声无息的欢迎着来宾。</p> <p class="ql-block">  落日的余晖洒向整个戈壁滩,雅丹和青黑色的地面都铺上了一层金色的毯子,更增加了几分神秘,几分肃穆。</p> <p class="ql-block">  思慕着古老文明的迷人风采,仰慕着历史的悠悠神韵。我来到敦煌一游,果然如同在画中游。敦煌的美景,使我终生难忘。敦煌,你是祖国的明珠,祖国的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