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农历九月是个适合出行的日子,一场发酵已久的秋游计划终于如愿以偿。那日九点,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们一行五人带上计划好的行头向神仙居两卷民宿出发。我们的心情就像放飞的小鸟,在秋高气爽的山水间尽情畅游,这一刻我们就是真正的自己,忘记了年纪,忘记了身份,忘记了烦恼,我就是我,与旭日清风同在,与青山绿水共舞。路边的景色变得迷人,农人们的身影也变得亲切,脸上的笑容变得格外灿烂。</h3> <h3>走进民宿,映入眼帘的是墙角的那一丛开得热烈的黄菊,“秋从绕舍似陶家,边绕篱边日渐斜。”唐元稹看到菊花仿佛到了陶渊明家,不妨暂且把自己当成古人一边赏菊,一边吟诵“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虽然时空不一样,但专注赏花悠闲心态是一样的,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是一样的。</h3> <h3>那边一堆烂树根上种满了多肉植物,有一种枯木逢春的即视感,犹如枯竭死亡与顽强生命的碰撞,让我们对生命的无限敬畏。</h3> <h3>等我们登记完住宿已经快12点了,管家为我们准备了浇头面,饥肠辘辘的我们早就垂涎三尺,一碗面很快就下肚。吃完后才了解到浇头面是当地村民招待尊贵客人的面子菜,选用当地的米面,加上瘦肉、鸡蛋、豆腐皮,时令蔬菜等食材采用当地最地道的做法烧制而成,难怪这么好吃。</h3> <h3>下午,小息片刻之后,我们就在大厅里摆开了茶席,架起古琴,我们一边喝茶,一边弹古琴,一边聊天,一边听音乐。投一把茶叶,感叹岁月如梦犹在,注一线清泉,寻味浮生千滋百味。古琴音药,养生怡情,让人暂时忘却生活中的喧嚣和浮躁,排解郁结于心的烦恼与忧愁。</h3> <h3>下午四点钟后阳光正好,大家都有走进山水的冲动。民宿全面有一条美丽的小溪,溪水碧绿,流水潺潺,对岸的青山叠翠,倒映在水中影影绰绰格外清晰,溪滩上光滑的石头惹人喜爱,刚好有一架竹排搁浅在滩上,不知是谁提议,我们撑竹排玩水吧!于是我们就玩嗨了。</h3> <h3>夕阳西下的时候,小厨房为我们做了一桌子的小菜,还摆上当地特色杨梅酒。据说杨梅酒刚酿好的时候,酒是红色的,杨梅也是红色的,这时候酒的烈性比杨梅大,半年以后酒的颜色变浅,杨梅颜色变成浅棕色,杨梅的烈性比酒大,我们吃的杨梅酒时间有点久,相对来说酒比较好喝,杨梅就很烈了。</h3> <h3>干杯,为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干杯!</h3> <h3>刚刚从小溪里捞上来的小溪鱼,一口咬下去,好吃不长肉,难怪朋友圈里的美食达人对此津津乐道。</h3> <h3>不得不说仙居的山里是很美的,清晨,当太阳还被云雾遮挡得时候,透过玻璃窗看到对面的青山上白雾像丝带一样缠绕,衬得青山更绿,白墙更白,黑瓦更加分明。难怪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有一种“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冲动。</h3> <h3>隔壁村庄的老房子在云雾缭绕的山里显得特别朴实无华,远远的地方不时传来几声公鸡打鸣和小狗的叫声,看着袅袅升起的炊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哪!</h3> <h3>用过早餐之后我们摆起咖啡桌,边喝咖啡边画画,又玩开了。</h3> <h3>我的闺蜜从喜欢画画,她对色彩的感觉特别灵敏,对油画的创作很感兴趣,看她的一招一式是不是很有画家的赶脚,我们在旁边看着也觉得受艺术熏染。重点说一下旁边花瓶里的花,是我一针一针亲手所做,能够摆在此处,心中还是有不少自豪感的。</h3> <h3>当然我们的甜点美食与咖啡也是很不错的哟。</h3> <h3>就在我们回家的路上,解锁了一片艺术稻田,想起来李健老师的风吹麦浪,如果把这首歌用在这里也是很合适的。</h3> <h3>找到一处容易出片的地方,我们闺蜜轮流上去拍拍拍。</h3> <h3>快乐让我们更年轻,友谊让我们更紧密,一群曾经的同学,而今的闺蜜,今日有缘集结在两卷,愉悦欢聚,共度良宵,原时光不老,我们不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