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6岁下乡到浏阳,三年后参军去武汉,一眨眼如今已是76岁老人。几十年间几回回梦返张坊,这一次回湖南,承老朋友安尚奉陪,终于了此夙愿。</p> <p class="ql-block">【张坊镇】</p><p class="ql-block">10月21日,星期六。</p><p class="ql-block">清早7时20分从湘潭出发,经株洲到浏阳,一路汽车颠簸,到张坊镇已是下午3点。</p><p class="ql-block">除横贯全镇的洞溪河依稀有一点印象,如今的张坊,完全找不到过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张坊镇政府</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宿在镇政府一侧的蓝都宾馆</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看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李侠以李白烈士为原型,今天才知道这个李白是张坊镇白石村人,如今张坊镇的主道便以李白路命名。</p> <p class="ql-block">沿李白路,过知青桥,是小镇的老街福临路,街道整洁,屋宇轩昂,但有点冷清。</p> <p class="ql-block">知青桥是洞溪河上一座石板桥,原来很窄,后来由知青募捐加宽加固。</p> <p class="ql-block">桥头有功德碑,一一列出捐款者姓名。</p> <p class="ql-block">福临路另一头,跨洞溪河连接李白路有一座木桥,这里绿树婆娑,水波清洌,最是清静。</p> <p class="ql-block">总想找到记忆最深的当时的张坊区公所,但早己拆除。安尚带我到一个地方,是张坊区卫生所,对面一块空地,是原来的区公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彭坊村】</p><p class="ql-block">10月22日,星期日。</p><p class="ql-block">1964年11月,我们下乡到张坊公社彭坊大队,我在板岗,当时叫高峰生产队,安尚在相邻的梅园生产队,住的地方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桃树窝”。</p><p class="ql-block">张坊公社现在已成了张坊村,村委会就在镇政府的旁边。地图上还能找到的“彭坊”现在都划入了陈桥,村委会就在原来的陈家桥。</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宾馆老板蓝女士开车送我们去彭坊,还是原来的小路,如今加宽了,村村通公路,全都铺上了水泥。</p> <p class="ql-block">多少次梦回张坊,山青水秀,綠满田畴。</p><p class="ql-block">眼前的板岗却如此蓬头垢面!</p><p class="ql-block">远山依然青翠,但近处草木疯长,田间的小路不见了,横贯全村的小溪也隐没在横七竖八的茅草灌木丛中。</p> <p class="ql-block">当年村口最美的地方。小桥流水,花红草绿,一边是“一亩坵”水田,一边是水碓房。如今乱草蓬生,水田没了,水碓房只剩一堆零乱不堪的木架。</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人都不在了,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也悉数推倒重建,依稀判定原来的位置,只能面对陌生的房屋默默凭吊。</p> <p class="ql-block">下乡第一年的住地,当年是生产队的晒谷坪和仓库,如今不知道是哪一个盖的新楼。大门锁着,没看到有人。</p> <p class="ql-block">沿小路上坡,是岗上我们后来的住地。原来的房子不见了,现在一幢新房,左边拐角处应是当年我们的住地,两边邻居一边是张声林大伯,一边是张声柏、张声如两兄弟,如今都不在了。新房门户紧闭,也看不到人。</p> <p class="ql-block">小溪横贯全村,中流有一深潭,我们常在这里洗冷水澡。</p> <p class="ql-block">小溪一边是全村最大的一块稻田“大王塅”,现在小了很多,靠近山坡的一面都填土盖房了。</p> <p class="ql-block">走遍全村,没看到一个小孩,只遇到四五个老人,其中有一人认识我,一人知道我,两人当时都只是七、八岁小孩,有时到我们青年组玩。</p> <p class="ql-block">沿板岗坳往回走,约三里地到彭坊,和安尚一起去梅园队。当年彭坊小学的陈学陶老师还在,和我们同年,和安尚很熟。</p> <p class="ql-block">陈老师儿子在家,正好开车送我们到梅言冲。</p> <p class="ql-block">坍塌的土屋、荒废的稻田、茅草疯长的小路,去桃树窝的路已走不通,只能就近看几个熟人。</p> <p class="ql-block">车到陈桥,街市喧闹,问起原来的“张坊公社”,都指着路旁的陈家桥村委会,说这就是原来的“公社”,而且还就是原来那幢老屋。</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找到50年前的旧屋,我们喜出望外,但房子几经改造,早已不是原来的面貌,更要命的是周围环境已大不同。那时的“公社”是一幢孤零零的大楼,粉墙黛瓦,平地突起,妙相庄严,现在却被周围的高楼挤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和路旁一位开摩托的男子交谈,正好她女儿从家里出门,要开车回湘潭,又热情地送我们回张坊。一路交谈,才知道她长沙一师毕业,现在茶恩寺中学教英语,昨天回家,今天赶回去上班。</p> <p class="ql-block">夜晚,宾馆外传来阵阵鼓声,镇政府前正在排练鼓乐。二十面直径达一米的喜庆大鼓齐刷刷排开,二十位姑娘擂鼓呐喊,英姿飒爽。</p><p class="ql-block">鼓声穿过暗夜,越过山岗,帶着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板岗的青葱岁月……</p> <p class="ql-block">城镇化是好事,但无秩序无节制的城镇化其实是以大量农村的空心化为代价的。过去开荒造田,现在却是大片上好的农田荒芜,村民的房子漂亮了,但房子以外的大环境却少人料理,荒秽不堪。年轻人进城谋生活,村子里几乎清一色老人。山川依旧,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浏阳城】</p><p class="ql-block">10月23日,星期一。</p><p class="ql-block">不再坐浏阳公交,山道弯弯,转来转去要三、四个小时。打听到有铜鼓到长沙的班车,8点20上高速,从张坊到浏阳也就一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浏阳城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中午有约,安尚一位朋友特地从长沙赶到浏阳,假浏阳友谊大酒店与原志耘组知青相聚,饭后同车回长沙,下午3点40城铁S6955到湘潭。</p><p class="ql-block">还是对老地方情有独钟,在浏阳几个钟头,只到了两个地方,一个是谭嗣同故居。不巧今天周一,例行闭馆,不得而入。</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浏阳小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五十年代,永和、七宝山等地先后发现磷矿和硫铁矿。为运输矿石,全长105公里的醴浏铁路于1965年底开建,66年7月1日通车。</p> <p class="ql-block">沿浏阳河到古港上车,小火车一路悠悠,载我们回湘潭,留下一路青春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想起当年在板岗煤油灯下读过的一首小诗:“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p> <p class="ql-block">(2023-10-2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