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照片】毛泽东主席彩色照片大全,值得珍藏!(续六十二)

福全

<p class="ql-block">1919年,毛泽东在长沙</p><p class="ql-block">历史的抉择:1935年以前的毛泽东(上)</p><p class="ql-block">一 萌芽</p><p class="ql-block">1893年12月26日,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在农民毛贻昌家里,妻子文七妹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毛泽东。这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前两个孩子都夭折了,于是母亲按湖南民间风俗,给他拜了个石头干娘,希望他像石头一样活得长久,因此也有个小名叫石三伢子。</p><p class="ql-block">过了两年,文七妹又生下了儿子毛泽民,家里本来就不宽裕,还欠下一堆债务,这下就更困难了。毛贻昌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眼看周围去当兵的人,都挣了不少钱,毛贻昌决定出去当兵。他把妻子和两个儿子都送到了老丈人家。</p><p class="ql-block">所以毛泽东的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湘乡县唐家圫外祖父家度过的。外祖父家生活比较富裕,外祖母非常疼爱他,而且这一大家子的家庭氛围也很好,给了毛泽东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p><p class="ql-block">也正是在唐家圫的这几年,让毛泽东有了喜欢读书的苗头。</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八舅文正莹是位饱读诗书的乡中儒士,在家开了个小私塾,相当于学前班,教族中子弟读书识字。八舅很喜欢毛泽东,经常上课也带着他。也许正是这种旁听的氛围,让毛泽东在课堂上不吵不闹,还学会背些古诗、写些毛笔字。等毛泽东回韶山的时候,八舅把心爱的《康熙字典》送给了他,让他多识字,多读书。</p><p class="ql-block">毛贻昌从军多年,也没混上个一官半职,但还是攒下来不少钱财,也长了不少见识。在退伍还乡后,前后购置了二十二亩田地,没有几年,又做起了贩米和猪牛的生意,逐渐发达起来。</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八岁的时候回到了韶山自己家里,他和父亲之间由于这几年的疏远,已经产生了深深的隔阂。毛贻昌经商赚了钱后,想让儿子毛泽东帮自己记账,就送他去了私塾读书。</p><p class="ql-block">1902年到1906年,毛泽东先后在南岸下屋场、关公桥、桥头湾、钟家湾、井湾里这几处私塾读书。在井湾里私塾读书时,除了读四书五经,还读了老师毛宇居的很多藏书,特别是四大名著,还有一些传记之类的书籍。</p><p class="ql-block">读了这些书后,毛泽东想起自己身边都是农民,就突然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小说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p><p class="ql-block">后来毛泽东自己逐渐明白过来,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统治者,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他开始意识到了世间的不平等。</p><p class="ql-block">1907年到1908年,父亲认为毛泽东学会了识字和算数就够了,再念下去既浪费学费,更浪费劳动力。于是他就把毛泽东从私塾中领回来,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给他记帐。</p><p class="ql-block">在这期间,毛贻昌未经毛泽东同意,就给他指定了一个大他四岁的媳妇罗一姑,是生意伙伴的女儿,这让毛泽东非常反感,从未和她同居,也从未承认过自己的这一桩婚姻。毛贻昌也没有办法,只能将罗氏作为毛泽东的原配妻子写入家谱。</p><p class="ql-block">而在外祖父家一块手拉手长大的表妹王十姑,和毛泽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但就因为算命先生说两人八字不合,家里便不准两人的亲事。多年以后提起此事,毛泽东仍然觉得惋惜。</p><p class="ql-block">罗一姑和王十姑这两件事,应该是毛泽东后来反对包办婚姻的源头。</p><p class="ql-block">这两年毛泽东虽然辍学,但仍在继续读书,读当时能找到的一切书籍。毛泽东抓住干农活的空闲也在看书,他父亲实在看不顺眼,认为他这是偷懒,为此父子俩经常发生冲突。</p><p class="ql-block">他父亲打他,毛泽东要么以跳水塘里相威胁,要么就是不求饶随便你打,这种反抗最终起了作用,毛贻昌再也不对毛泽东动辄打骂了。</p><p class="ql-block">在毛贻昌的计划里,只要毛泽东会识字算数,就不用再上学了,只需要尽快结婚生子,完成传宗接代,自己这一辈子对儿子的责任也就完成了。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坦然接受父亲的这种安排。</p><p class="ql-block">但为什么毛泽东偏不呢?没错,是因为读书!</p><p class="ql-block">正是热爱读书,才让毛泽东有了独立的思考,开始变得和其他农村孩子不一样。正是热爱读书,才让少年毛泽东的心里,有了初步的还说不上远大的志向。所以才使得他没有按照父亲铺的路过完这一生。</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读了从表兄文运昌那里借来的《盛世危言》和《校邠(bīn)庐抗议》这两本改良主义的书,书里提到的诸如“设议院、办商务、讲农学、兴学校”,“主以中学,辅以西学”,“富国强兵”等一连串的概念和观点,给他带来了非常强烈的冲击,激起了他恢复学业的愿望。</p><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的强烈要求下,父亲同意毛泽东复学。从1909年秋起,毛泽东先后在韶山乌龟颈、东茅塘私塾读书。私塾老师毛麓钟教导他读了《史记》和《汉书》。他还经常向一位从外地回来的维新派老师李漱清请教问题,李漱清借给他一本《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在读完之后,毛泽东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人在默默地支持着毛泽东,这就是母亲文七妹。文七妹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她乐善好施,常常接济前来讨饭的穷人。</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读私塾时,发现一位同学因为家里穷,中午只能饿肚子,他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了那位同学吃。回到家后,没吃饱的毛泽东就直奔厨房吃东西。文七妹于是问儿子怎么回事,毛泽东如实给母亲说了。</p><p class="ql-block">文七妹听了以后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说他做得对,并在从此以后,每天都给毛泽东准备两份饭,让他带给同学吃。</p><p class="ql-block">文七妹的这种品质对毛泽东影响深远,我认为这就是毛泽东之所以成就伟大的根源,历史要感谢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给了儿子善良厚道的人生底色。</p><p class="ql-block">1910年4月,湖南长沙、湘潭等地发生旱灾,造成了大范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一时间饿殍千里,饥民成灾。而那些土豪劣绅和投机倒把的商人却乘机发起了国难财,囤积居奇,胡乱涨价。</p><p class="ql-block">有个小商贩实在受不了,带着一家人跳江自杀了。这件事让长沙民众深受震撼,走上街头请愿要求开放米市,限制价格。清廷为了驱赶民众,甚至直接开了枪。这种行为激化了矛盾,演变成了暴动。最终清廷派军队血腥镇压,长沙城内血流成河。</p><p class="ql-block">而在韶山冲,族人毛承文带领毛家贫苦子弟,请求族长毛祖渐开仓卖粮,毛祖渐非但不同意,还把毛承文捆绑起来进行毒打,杀一儆百,拒不放粮。</p><p class="ql-block">十七岁的毛泽东知道后,跑去和毛祖渐引经据典地辩论,这在毛氏家族还是破天荒头一遭。毛祖渐十分生气,虽然最后妥协把粮食以平价卖给毛家贫苦子弟,但毛贻昌却因此受到了牵连责罚。</p><p class="ql-block">毛贻昌气得不行,一想到儿子就是因为读了书才敢这样,坚决不肯再让他读书了。他便想把毛泽东送到湘潭一家米店去当学徒,以后好接自己的生意。</p><p class="ql-block">这次长沙事件对于只有十七岁、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毛泽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觉得长沙的这些人就是像自己家里人那样的老百姓,对他们的遭遇,毛泽东深感不平。</p><p class="ql-block">这次事件仿佛在毛泽东的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种子,让他看到了真正的民间疾苦,他觉得自己应该要为这些苦难的老百姓去做些什么。他隐隐约约感觉到这个国家好像出了什么问题,他开始对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了担忧。</p><p class="ql-block">不要着急,这颗种子才刚开始萌芽,它最终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毛泽东内心带来最坚定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二 、寻找</p><p class="ql-block">1910年秋,毛泽东从表哥文运昌那得知湘乡县东山小学堂在教新学时,便非常向往,不愿去米店当学徒。</p><p class="ql-block">文七妹非常支持毛泽东,她找来毛泽东的八舅、表哥文运昌等娘家亲戚,还有私塾老师毛麓钟等族人,一起劝说毛贻昌。</p><p class="ql-block">毛贻昌一看,这些都是毛、文两族有影响力的亲友,这面子肯定是要给了,最后不得不同意让毛泽东继续上学。</p><p class="ql-block">十七岁的毛泽东终于要离开韶山,去到五十里外的东山小学堂上学。他改写了一首诗赠给自己的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p><p class="ql-block">临行前,毛贻昌、文七妹带着一家人来送行,毛泽东看着父母,让他们都别送了,文七妹含泪却又坚定地说:“我的石三伢子是有出息的,将来是要干大事的!”</p><p class="ql-block">等毛泽东到了东山小学堂,才发现报名考试的时间已过、名额也满了。幸好校长李元甫爱才惜才,给他重新出了入学题目《言志》。毛泽东精心写就的《言志》一文博得了校长李元甫和一些老师的赞赏,称学校取了个救国才。</p><p class="ql-block">到东山小学堂求学,是毛泽东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开始接收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知道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已经去世两年了,第一次听到了俄国、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名字,了解了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才逐渐变得强大,也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地图,非常兴奋也非常困惑:疆域如此广大、人口众多的大清国竟然打不过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p><p class="ql-block">以前在韶山知道消息闭塞,但没想到居然这么闭塞。瞬间感觉到外面的世界大了许多。</p><p class="ql-block">而这种新式的教学环境,促使毛泽东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这里读了表哥文运昌借给他的两本书,一本讲康有为变法的《大同书》,一本是梁启超编的《新民丛报》。毛泽东特别喜欢梁启超那些笔端带有感情的文章,他一遍一遍地读到能背诵出来。他说“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因梁启超号任公,他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子任”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还是学堂藏书楼的常客,经常去那里阅读中外历史、地理书刊。他对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非常向往,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籍。</p><p class="ql-block">有一次他看到同学萧三手里拿着一本书《世界英雄豪杰传》,便借来阅读,深深被书中描写的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等人的事迹所感染,还书时他对萧三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究富国强兵之道,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刚来学堂时,因为穿着寒酸加外地口音,常常受到家境富裕同学的歧视和诋毁。而这个萧三,比毛泽东小三岁,他是毛泽东在湘乡为数不多能说得上话的朋友之一。他还有个哥哥萧子升,会在几年后成为青年毛泽东最亲密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因为毛泽东有之前刻苦读书和勤于思考的基础,学习进步很快。他写的文章立意高远、气势如虹,被同学们誉为“文章魁首”,经常被张贴在宣传栏里供同学们阅读学习。他在东山小学堂的学弟、后来的开国大将陈赓曾回忆说,老师经常要他背诵毛泽东写的文章。</p><p class="ql-block">国文教员贺岚岗就非常喜欢毛泽东,看他对历史感兴趣,还买了一部通俗历史书《了凡纲鉴》送给他。</p><p class="ql-block">1911年春,贺岚岗老师应聘到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任教,他对毛泽东说,愿意带他前往读书,而校长李元甫、老师谭咏春也愿意为他写推荐信。三位老师一起讨论了毛泽东的学习和成长,都认为该生“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他应该到省城去深造。</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毛泽东跟着老师走到湘潭,乘船到达长沙,顺利考入湘乡驻省中学。</p><p class="ql-block">来到长沙求学,是毛泽东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在湘乡驻省中学,他平生第一次看到了报纸,报纸和书本最大的区别,是报纸看到的是正在发生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从同盟会办的《民立报》上,知道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这些在毛泽东的思想上引发了很大的震动。看到了黄兴在广州领导反清武装起义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的事迹,心情非常激动。</p><p class="ql-block">在激动之下,他写下一篇文章贴在学校墙壁上,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政治意见,主张由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组织新的政府。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表政见,还不太清楚这几个人之间的差别。</p><p class="ql-block">5月,当时国内掀起反对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出卖铁路权的运动,湘乡驻省中学学生以反对留辫子表达对清政府的不满情绪。毛泽东首先剪去自己的辫子,然后强制另外十几个约好剪辫子又后悔了的同学也剪掉辫子。</p><p class="ql-block">10月,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一位革命党人到湘乡驻省中学发表演讲,讲了起义的情况,号召建立新的民国。听得毛泽东热血沸腾,决心投笔从戎。</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毛泽东从学校退学参加了长沙的起义新军,成为一名列兵。毛泽东跟军队中的大多数士兵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常常帮助他们给家里写信和讲解报纸上的新闻,大家都很尊重这个列兵,认为他有学问。</p><p class="ql-block">在军队里,除了认真接受军事训练,毛泽东仍然热爱阅读,每月的军饷大部分都拿来购买报纸。他从《湘汉新闻》上,第一次看到了“社会主义”这一新名词,还读到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小册子,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写信同东山小学堂的同学讨论。</p><p class="ql-block">1912年初,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毛泽东认为革命已经结束了,在当了半年兵后退出军队,继续求学。</p><p class="ql-block">此时的毛泽东,对自己将来究竟走什么样的路、以什么方式救国救民,尚在寻找阶段,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主见,只是根据报纸上登的招生广告和朋友的介绍选择学校。</p><p class="ql-block">4月,毛泽东连续报考了警察学校、肥皂制造学校、法政学校、商业学堂,但都没有去读。后面考进了湖南公立高级商业学校,但是进去之后才发现,这所学校多数课程都用英文讲授,毛泽东基本上没学过英语,感到吃不消,只读了一个月就退学了。</p> <p class="ql-block">1919年春,毛主席接母亲到省城长沙看病,母亲难得来一趟,恰好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毛泽覃也在长沙,毛主席带着母亲和弟弟在长沙的一家照相馆照了一张母子四人的照片:照片中的母亲端庄大方,似有些许的拘束。这张照片成为毛主席与母亲的唯一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1919年春,毛主席与母亲、弟弟毛泽民、毛泽覃在长沙合影。照片是毛主席接母亲在省城长沙看病期间拍摄的,是毛主席与母亲仅有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1919年11月,毛主席将父亲接到长沙小住,请了与父亲关系最好的伯父毛福生来长沙作陪。毛主席在父亲虚岁生日那天带着弟弟毛泽覃陪父亲、伯父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这也是他们父子留下的唯一一张合影,合影的左二为父亲毛顺生、左三为伯父毛福生。</p> <p class="ql-block">1919年11月,毛主席同父亲毛顺生(左二)、伯父毛福生(左三)、弟弟毛泽覃合影。毛主席将父亲接到长沙,请了与父亲关系亲密的伯父毛福生来长沙作陪;在长沙小住期间,毛主席带着父亲、伯父、弟弟在照相馆拍了一张四人的合影,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和父亲合影,也是唯一一次合影。</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1924年,毛泽东在上海。</p><p class="ql-block">经过这几个学校的折腾,十九岁的毛泽东觉得自己不是要做一个专业人才,而是要博览群书。所以他又报考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并且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p><p class="ql-block">6月,在省立一中进行的作文竞赛中,毛泽东的《商鞅徙木立信论》,获得了第一名。这篇文章,是在国文老师柳潜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下完成的。使毛泽东的写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p><p class="ql-block">柳潜见毛泽东对文学、历史很感兴趣,还主动把自己珍藏的一套《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借给他阅读。毛泽东非常喜欢这部书,用了几个月的课余时间,认真通读了这套巨著。对中国数千年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原委、始末,比过去有了更加完整、明确的认识,他感到收获很大。</p><p class="ql-block">这年秋天,毛泽东觉得省立一中的课程有限、内容浅显又陈旧,自己常感在课堂上“吃不饱”,尤其读了《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以后,认为自己精读一些喜爱的书籍,比在学校里按部就班地学习各科基础知识,更有好处。所以他选择主动退学,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p><p class="ql-block">随后的半年时间里,毛泽东寄居在长沙新安巷的湘乡会馆,每天步行三里路到位于定王台的省立图书馆读书。他订立了一个读书计划,每天馆门一开,毛泽东总是第一个进去,闭馆时他又是最后一个出来。借到书之后,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如饥似渴地阅读,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只是中午才休息片刻,出去买两块米糕当午饭。</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持之以恒,从未间断。他后来回忆这半年时光,形容“就像牛进了菜园子,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p><p class="ql-block">在这半年里,毛泽东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名著。不过,他的主要精力还是用于学习和研究十八、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表作,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约翰·穆勒的《穆勒名学》,以及严复译著的《天演论》等。相当集中地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学习启蒙。</p><p class="ql-block">他还在省立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一张大的世界地图,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反复观看,整个人的视野瞬间开阔起来。他的宏大格局、胸中丘壑,已经在这里初步显现。</p><p class="ql-block">从到图书馆自学这件事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他认定的事情,是敢于采取哪怕是所谓惊世骇俗的行动的。</p><p class="ql-block">省立一中那是当时湖南最好的中学,校长符定一都说他是“可堪造就的栋梁之材”,毕业后考大学一点问题都没有,将来找个好工作稳稳当当过一生,是多少人羡慕的事情,而他却主动退学了。</p><p class="ql-block">老师、同学都很不理解,而他爸毛贻昌简直就更受不了了,跟他说,要么进学校读书,要么找份工作,否则就断绝一切经济支持。</p><p class="ql-block">加上寄居的湘乡会馆也被占了,住进了一些被遣散的湘乡籍士兵,经常滋事打架,秩序非常混乱,无法再住下去了。毛泽东决定重回学校,继续求学。</p><p class="ql-block">三 成长</p><p class="ql-block">1913年春,毛泽东看到湖南第四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写道:教育乃立国之本,毕业之后为教育服务。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觉得要开启民智,应该从教育入手。</p><p class="ql-block">加上师范学校不收学费,伙食、住宿等费用也很低,这样父亲同意寄生活费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因此决定报考师范,父亲也同意了他的这次选择。</p><p class="ql-block">于是,二十岁的毛泽东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学制五年,先读半年预科。</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从韶山走出来后,陆续经过了五个半年:东山小学堂半年,湘乡驻省中学半年,长沙当兵半年,省立一中半年,图书馆自学半年。而这一次,毛泽东没有再“见异思迁”,而是静下心来,用五年半时间接受了一次完整的师范教育。</p><p class="ql-block">正是在这五年半时间里,毛泽东在文学、思想、社会经验等各方面,打下了最扎实的基础,成为青年毛泽东成长的最关键时期。</p><p class="ql-block">1914年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并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随即转入一师上学。</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毛泽东遇到了很多好老师。</p><p class="ql-block">断指写下血书反对清政府的徐特立老师,教授教育学、各科教授法和修身等课程,毛泽东十分推崇他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历史和国文教员黎锦熙,是语言文字方面的大家。</p><p class="ql-block">国文教员袁仲谦,严谨的学风对毛泽东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古文方面。</p><p class="ql-block">博物、农业教员兼学监主任方维夏,在学生的管理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治能力。</p><p class="ql-block">数学教员王立庵,推心置腹的和毛泽东沟通自然科学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并主动帮助他补习数学。</p><p class="ql-block">还有既是毛泽东表兄、又是他老师的王季范,时常经济上资助他。</p><p class="ql-block">而对毛泽东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杨昌济。</p><p class="ql-block">杨昌济又名杨怀中,1871年出生,长沙板仓冲人。他接受过维新思想,是谭嗣同的学生,变法失败后当了一段时间私塾老师,之后留学日本和英国,在教育学、哲学和伦理学方面成就不低。</p><p class="ql-block">提到谭嗣同的学生,就不得不讲另一位名人了,那就是蔡锷,他和杨昌济一武一文都对中国历史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蔡锷也有一位学生叫朱德。</p><p class="ql-block">学贯中西、散发着人格魅力的杨昌济绝对是当时的顶流,他鼓励学生要“高尚其理想”,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做学问则应当“贯通今古,融合中西”。杨昌济的治学方法和高尚人格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杨昌济会成为毛泽东生命中的贵人,而且还会成为毛泽东的岳父,他将帮助毛泽东成长,并在后面用自己的圈内地位和人脉关系把毛泽东带到一个顶级的平台,去施展自己的抱负。</p><p class="ql-block">这时的毛泽东,不仅如饥似渴地读书,还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方法。他既善于“静中求学”,可以一个人跑到山林里,静静读书,也能够“闹中求静”,为此有时他特意坐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看书。</p><p class="ql-block">除了学校的课程,他还广泛阅读文学、史地和哲学,并不间断地阅读报纸。在学校,毛泽东几乎每天都是起得最早的一个,洗漱之后,就到教室读书。课余时间他不是到阅报室看报,就是到图书馆找书,大家睡觉了以后,他还常常在走廊看书,因为走廊是通宵不熄灯的。</p><p class="ql-block">1915年,当时一师的老师们在位于长沙浏阳门的芋园创办了图书编译社,编辑各科教材。毛泽东经常来向老师们求教,是来芋园次数最多的一位学生,给杨昌济、黎锦熙等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求教的有读书方法,有如何做学问,也有如何改造社会等问题。他还与同学蔡和森、陈昌、萧子升、熊光楚、萧三等组织哲学研究小组,请杨昌济指导,对哲学和伦理学问题进行定期讨论。</p><p class="ql-block">4月5日,毛泽东向杨昌济谈到自己的家世和经历,杨昌济听后,在日记中首次提到“毛生泽东”,说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余因以农家多出异才,引曾涤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鼓励他要以曾国藩、梁启超为榜样,从农村奋斗出来。</p><p class="ql-block">而我觉得杨昌济日记中随后的一句话“毛生曾务农二年,民国反正时又曾当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历也”,却无意中指出了毛泽东区别于众人的特征:“农民”、“军事”,加上他一直以来热爱的“读书”。</p><p class="ql-block">大家有没有发现,把这三点延伸开来就是他后来领导革命走向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发动了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军事上的务实使革命转危为安,保持独立思考没有盲目的跟风。</p><p class="ql-block">1915年上半年,本来一师是免费上学的,但校长张干为讨好上司提议、由省议会作出新规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学期要收学杂费10元,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致使一些贫寒学生面临失学的危险。</p><p class="ql-block">为此,学生们决定罢课。毛泽东在同学中文章写得最好,大家推举他起草了一份《驱张宣言》,并广为散发,立即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张干大怒,扬言要开除毛泽东等17名学生。幸好杨昌济、徐特立、袁仲谦、王季范、方维夏等教师力保,张干才不得不撤销了开除毛泽东等人的决定。</p><p class="ql-block">这一年,毛泽东成了刚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的热心读者,陈独秀也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成为了他崇拜的人物。</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的毛泽东,有满腔的热情,也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p><p class="ql-block">9月,毛泽东来了一次有名的线上交友。他以“二十八画生”为署名发布征友启事,并且在长沙各学校到处张贴,“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提出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捐躯的青年,共同寻求救国之道。“征友启事”发出后,随即在各校师生中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神经质的人,有的猜测这是在找女朋友。</p><p class="ql-block">这次征友,毛泽东得到了“三个半朋友”,就是罗章龙,和“半个朋友”李立三,另外两个青年毛泽东没说出名字,具体是谁无从得知了。</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李立三算“半个朋友”,因为他刚从小县城来到长沙,年纪小,见识少,一下子答不上毛泽东的提问。所以既没点头,也没摇头,没有说什么,坐了片刻便走了。</p><p class="ql-block">罗章龙和毛泽东在省立图书馆相见,两人谈了三小时,谈治学、处世、人生、宇宙观和社会改造问题,谈得很好,“愿结管鲍之谊”。</p><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的周围逐渐云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的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谈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他们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他们认为时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不允许他们去谈论女人或私人问题。”</p><p class="ql-block">所以看得出那时的毛泽东还比较理想化,他和朋友们连日常生活的普通事情也拒绝谈论,有次一个青年当着他的面和佣人谈论买肉的事,他就决定不再同别人见面了。</p><p class="ql-block">这听起来就有些不接地气和偏执了,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路。说明哪怕是伟人也不是天生的,也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但我还想说的是,能够成为伟人,一定是从理想主义开始的,只有理想主义才能真正改变世界。</p><p class="ql-block">1916年,23岁的毛泽东已经开始用自己的视角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观点分析世界。通过读书看报的思考,以及和老师同学的探讨,他逐渐展现出对于时局异于常人的精准判断。他在给萧子升的信中提出要认真对待日本的侵略,“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看到这句话我非常震惊,后面日本的大举侵华,不正是在二十年后吗。</p><p class="ql-block">12月,毛泽东写信给已经到北京任职的老师黎锦熙,不赞成他主张把小学国文从文言文改为白话文。从这也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毛泽东还是不够接地气。他此时写的文章,如今大学毕业的我读起来都吃力,更别说当时没读过书的广大老百姓了。</p><p class="ql-block">1917年6月,一师进行了一次考察学生德、智、体优秀的“人物互选”活动。全校四百多人参加,选出三十四名。毛泽东得票最多,按考察内容独得六项优秀,分别是敦品(品德)、自治、胆识、文学、才具、言语。其中,言语、敦品两项得票数第一,胆识项得票为他所独有。此时的毛泽东已经成了妥妥的校园风云人物。</p><p class="ql-block">这年暑假,毛泽东和已经毕业两年的萧子升开展了一次著名的徒步游学,两人不带一分钱,走遍了湖南长沙、宁乡、安化、益阳、阮江五县,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九百余里。两人原本准备用帮人写对联的方式来解决食宿,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比较骨感,萧子升晚年回忆,他们其实就是一路要饭过来的。</p><p class="ql-block">游学结束后,两人还一起跑到照相馆留影,被其他同学戏称:“身无半文,心忧天下。”</p><p class="ql-block">这次游学,对于青年毛泽东的成长帮助,是全方位的。他们走访了乡绅、农民、商人、船工等形形色色的人,深入了解中国农村的面貌,对普通民众尤其是社会底层的真实生活有了深切体会。毛泽东一路走,一路思考,他开始知道接地气的重要性了,这才有了几年后那句著名的口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继续着对于时局的思考、对救国之道的探索,8月,他在写给老师黎锦熙的信中提到,维新派康有为的变法,“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他已经认识到维新派的变法只是说得好听,治标不治本。对救国之道,仍未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毛泽东看问题已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能抓到事物的本质。</p><p class="ql-block">11月护法战争期间,长沙城内秩序混乱。北洋溃军一部3000余人撤退到一师附近徘徊。校内气氛非常紧张,校方准备将学生疏散暂避。毛泽东反对撤离,他建议由学生保卫学校,校长同意了他的建议。</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把学生军组织起来,并带几个同学去打探敌情,了解到北洋溃兵疲劳、饥饿,没有多少战斗力。于是指挥学生军与维持秩序的警察配合,利用他们的真枪射击,学生军放鞭炮助威,高喊“缴枪没事”。溃军不知虚实,惊慌失措,纷纷缴械,由商会出钱遣散。事后全校师生议论说:“毛泽东浑身都是胆。”</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19年4月,毛主席在长沙的单人照。照片中的青年毛主席身着一身白色长裳,眉清目秀,俊俏的脸庞,让人心生羡慕;</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19年,毛主席在长沙。照片中的青年毛主席依然一身素气的白色长裳,多了一份坚毅。</p> <p class="ql-block">1918年4月,酝酿已久的“新民学会”在蔡和森的家中正式成立,萧子升是总干事,毛泽东是干事。“新民学会”的宗旨,一开始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的道德要求,到1920年,改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政治要求。这个组织存在的时间并不久,但对后来中国的走向影响却相当大,里面很多会员成了写进历史书的人物。</p><p class="ql-block">两个月后,25岁的毛泽东从一师毕业,正式从学生走向社会。几乎与此同时,他的老师杨昌济应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前往北大哲学系任伦理学教授。</p><p class="ql-block">杨昌济将在北京开始转动毛泽东命运新一轮的齿轮。</p><p class="ql-block">四 抉择</p><p class="ql-block">1918年,在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后正面临职业上的重要选择之际,正好蔡元培在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的运动。这个消息通过已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的杨昌济传到了湖南。</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蔡和森、萧子升等人都认为,可以借此机会发动新民学会成员赴法留学。</p><p class="ql-block">他们派出蔡和森打前站,不久后蔡和森从北京传回消息,催促毛泽东等愿意赴法留学的学生迅速北上,并转达了杨昌济希望毛泽东能借此北上的机会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可见杨昌济对毛泽东真是喜爱啊。</p><p class="ql-block">8月19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罗学瓒、罗章龙、陈赞周等二十多名准备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来到北京,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p><p class="ql-block">北京,是继东山小学堂、长沙之后,毛泽东人生中的第三个转折。从此之后,他的认知、格局和平台,都将迎来质的飞跃。</p><p class="ql-block">刚来时无处落脚,毛泽东住在了老师杨昌济家,其他会员则分住在湖南会馆。为了方便联络,不久后,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罗章龙等八人搬到距北京大学不远的三眼井一间狭小的房子里。晚上休息所有人只能挤在一张炕上,每次要翻身,都得先同两旁的人打个招呼。</p><p class="ql-block">来北京后,毛泽东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他来北京的路费都是借的,北京的生活成本又高。所以不工作是不行了。</p><p class="ql-block">于是在10月,杨昌济帮忙找到校长蔡元培,希望为毛泽东找一份打扫教室的工作。不过蔡元培给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写了张条,安排毛泽东在图书馆当助理员,负责新到报刊和阅览人姓名的登记工作,月薪八块银元。</p><p class="ql-block">这份工作使得毛泽东能够更方便地读到各类进步的书刊、报纸,还旁听了陈独秀等北大知名教授的讲座。他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开始明白了说话接地气的重要性,这也为他后来发动更多的人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北大认识了很多牛人,但这个时候的毛泽东明显还有些够不着他们。</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曾向美国记者斯诺回忆,“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土话。但是我并不灰心。”</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旁听时第一次向胡适请教问题,胡适问他是不是北大正式学生,毛泽东说不是,胡适便拒绝回答。后来慢慢有了往来,不很亲密那种,胡适从不主动,但还是搭理毛泽东,估计主要是给杨昌济面子。</p><p class="ql-block">这些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李大钊。</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李大钊论十月革命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正陆续发表,由于工作关系,毛泽东时常向李大钊请教。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毛泽东开始向着马克思主义者转变。</p><p class="ql-block">也是在北大图书馆,张国焘和毛泽东首次相遇。</p><p class="ql-block">当时的张国焘已经是北大学生领袖了,在北京学生群体中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当时的毛泽东还是小小的图书馆助理员。李大钊介绍两人认识之后,张国焘点点头,便转头跟李大钊交谈起来,将毛泽东晾在了一边。</p><p class="ql-block">在这段时间,毛泽东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从熟悉到恋爱。因此北京的时光给毛泽东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让他回忆起在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眼里就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p><p class="ql-block">1919年3月,因母亲病重,毛泽东辞去了北大图书馆助理员的工作返回湖南。中间绕道上海为留法的萧子升等同学送行。</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是湖南赴法留学运动最重要的组织者,但他本人却没有选择这条路。也没有按照老师杨昌济的期许考入北京大学,而和他一起来北京的同学罗章龙经过考试,成为北大哲学系的正式学生。</p><p class="ql-block">究其原因,个人认为一方面就是缺钱。赴法留学的路费就超过100块大洋,还有其它费用,而毛泽东的月薪才8块,这些费用对毛泽东来说是笔巨款。北大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也不低。但我觉得费用应该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次年即便有了章士钊的捐款,他仍然没有选择去留学。</p><p class="ql-block">正如他去送赴法留学的同学时说:“你们负责学习国外先进知识,而我负责研究中国实际情况。”他觉得自己对中国还不够了解,时间花在中国更有益处。他把中国看作是一部大书,他要一页一页地去解读,在中国大地上寻找中国问题的答案。这才是他不去留学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他不想再进学校被束缚,想自学,所以也不愿再考北大。</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如果选择了留学或北大,中国的近代史可能会就此改变。但历史没有如果,结合毛泽东个人的性情和成长的路径来看,这种选择也许就是历史的必然。</p><p class="ql-block">4月6日,毛泽东回到长沙,住在修业小学。他的同学周世钊在这里任教,毛泽东被周世钊推荐担任历史教员,每周上6节课。网上“教员”这一称呼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把病重的母亲接到身边照顾了一段时间,陪同母亲在长沙看病,还拍了张照片留念,但母亲身体一直不见好转,弟弟毛泽民又将母亲接回韶山休养。最终母亲文七妹于10月5日在韶山病逝。</p><p class="ql-block">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为了声援北京学生,也为了发表自己的政见,湖南省学联刊物《湘江评论》创刊,毛泽东成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长文《民众的大联合》,连载于第二、三、四期,第一次公开赞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他说“军阀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p><p class="ql-block">第一期两千份迅速卖光,还加印了两千份,后面每期都是卖五千份,成为当时的爆款。由于观点冲击力太强,影响太大,惹怒了当时的湖南督军张敬尧。8月中旬,《湘江评论》第五期刚刚印出,便遭到张敬尧的查封,湖南省学联也同时被强行解散。</p><p class="ql-block">《湘江评论》被封后,毛泽东又应邀主编一个学校学生会出的周刊《新湖南》。不久,《新湖南》也被张敬尧查封了。</p><p class="ql-block">这下毛泽东彻底爆发了,一次我忍你,还来一次,这明摆着欺负我啊。于是从1919年9月一直到1920年6月,这大半年毛泽东主要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要推翻驱逐张敬尧。毛泽东认定一个目标,就必须要坚定地去实现。</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此时已经在湖南教育界、新闻界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是实实在在的大V,他开始和张敬尧死磕。</p><p class="ql-block">先是12月6日,湖南省学联组织长沙各校学生罢课,明确提出驱张。然后毛泽东各种写文章揭露张敬尧的恶行。最后直接率湖南驱张请愿团于12月18日达到北京,并前后进行了七次请愿活动,使北京成为当时湖南驱张运动的大本营。</p><p class="ql-block">这是毛泽东第二次来北京。此时杨昌济病重,毛泽东到医院探望。病重在床的杨昌济特地写信给时任广州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代表的章士钊,推荐毛泽东和蔡和森,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p><p class="ql-block">杨昌济在生命的最后还要推毛泽东一把,人这辈子能遇到这样一个贵人足矣!</p><p class="ql-block">没有杨昌济,农家子弟毛泽东是绝不可能接触上当时民国这些一个又一个大牛的。作为青年毛泽东的精神导师,杨昌济倾其全力将毛泽东推向了中国最顶级的圈层,因为他相信,他这个最优秀的学生,一定可以改变中国的命运。</p><p class="ql-block">从另一个角度看,杨昌济之所以会喜爱毛泽东,会全力帮助他,也和毛泽东自身展现出来的能力、追求和胸怀是息息相关的。一路走来很多老师都是愿意帮助他的,而杨昌济则是其中最有能力也最有意愿帮他的。贵人和机遇不会是毫无缘由的。</p><p class="ql-block">1920年1月17日,49岁杨昌济在北京病逝。毛泽东与杨开慧兄妹一起守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天后的1月23日,父亲毛贻昌在韶山去世。毛泽东在北京忙于驱张运动,未能回湘奔丧。短短几个月,父母和恩师都离他而去,接下来的路,要靠他自己走了。</p><p class="ql-block">在北京组织驱张活动期间,毛泽东同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密切联系,用心阅读他们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书刊,热心地搜寻那时能够找到为数不多的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这时,毛泽东较多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逐渐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p><p class="ql-block">4月,毛泽东离开北京,5月5日到达上海,为新民学会萧三和陈赞周等六人赴法勤工俭学送别。但是,由于未筹措到足够的经费,这批赴法者一时滞留在上海滩,不能成行。</p><p class="ql-block">为了筹到这一笔数额较大的款项,毛泽东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着杨昌济生前的手信前去拜会章士钊。章士钊很给杨昌济面子,当即热情相助,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发动社会各界名流捐款,共筹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毛泽东。这一批新民学会成员能够赴法留学,湖南农民运动早期工作得以开展,都源于这笔资金的支持。</p><p class="ql-block">章士钊的这笔救命钱,让毛泽东一辈子记在心里,也奠定了他自己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在上海期间,毛泽东多次拜访陈独秀,陈独秀同他谈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内容,陈独秀炽热的革命情怀感染了毛泽东。从这时起,毛泽东转变成了一位信念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后来回忆:“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那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苦苦探寻良久之后,终于找到了拯救中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5月,毛泽东还与一师同学张文亮等一起试验工读生活,在上海民厚南里租几间房子,“共同做工,共同读书,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过着一种简朴的生活。</p><p class="ql-block">6月11日,直皖战争即将爆发,作为皖系军阀骨干的张敬尧被逐出长沙,湖南驱张运动取得胜利。</p><p class="ql-block">7月初,毛泽东返回长沙。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兼一师校长易培基是他的老师,聘请毛泽东担任了一师附小主事,也就是附属小学校长。</p><p class="ql-block">二十七岁的毛泽东对时局的超强洞察和战略预判,已经展现出一个未来领袖的风范。9月,他在长沙《大公报》发文,文中说道:“全中国无政府,全中国大乱而特乱。我料定这种现象至少尚要延长七八年。以后中国当大分裂,大糜烂,武人更横行,政治更腐败。”“在这当中必定要发生一种新现象,这是必至之势。如此者十年乃至二十年后,再有异军苍头特起,乃是彻底的总革命。”</p><p class="ql-block">这不就是1926-1928年的北伐战争和随后的国民党政权,以及北伐二十年后的解放战争,这种精准判断,再次深深地震撼了我。</p><p class="ql-block">这次回到长沙,毛泽东最后尝试了一次温和方式的变革,就是作为草根阶层的代表推动湖南的自治运动,这场自治运动最终因为军阀的阻挠而宣告失败。这也让毛泽东终于清醒地认识到,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p><p class="ql-block">从一师毕业两年多,驱张运动和自治运动,动辄上千人一起行动,极大地提升了毛泽东的组织动员能力。</p><p class="ql-block">11月,毛泽东收到陈独秀的来信邀约,接受其关于在长沙建立党组织的正式委托。毛泽东与何叔衡、彭璜等六人创建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后来将自己的入党时间填写为1920年。</p><p class="ql-block">这年冬天,在长沙望麓园附近的船山书院内,杨开慧和毛泽东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仅仅花了六元大洋请至亲好友吃了一顿饭。</p><p class="ql-block">1921年2月,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过春节。一天晚上,同弟弟毛泽民、毛泽覃、继妹毛泽建、弟媳王淑兰等,谈论家庭及国难当头民生多艰等情形。动员家人舍家为国,参加革命。几天后,毛泽民随毛泽东到了长沙,被安排在一师附小任校务。毛泽覃、毛泽建于1918年、1921年先后到长沙读书。</p><p class="ql-block">这些毛泽东的亲人,后来都牺牲在了革命的道路上。</p><p class="ql-block">3月,萧子升从巴黎回国。就在几个月前,新民学会旅法会员在法国蒙达尔尼举行会议,对用什么方法达到“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目的,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蔡和森主张创建党,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萧子升则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手段一点一滴的改造社会,进行“温和的革命”。</p><p class="ql-block">萧子升在国外和蔡和森吵完,回国又接着和毛泽东继续争吵。从3月到7月,一个要改良,一个要革命,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曾经著名的“湘江三友”,开始渐行渐远。杨昌济临终前所说“救国必先重二子”,唯独不提萧子升,看来这位老师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判断。</p><p class="ql-block">7月的一天晚上,在出发去上海的船上,两人再次激烈争吵,毛泽东说要改造中国,仅靠办书店、办教育是不行的。但萧子升仍然坚持自己的说法,不希望牺牲,只希望通过文化和教育的逐步改良,来获得后代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13年,20岁的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时的照片,这张目光坚毅、沉着冷静的青年照是他最早的照片之一。</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14年2月26日,毛主席和湖南第四师范学校教职员及预科生合影,照片中的青年毛主席身穿校服,站在第5排左2位置。这张照片是毛主席“最青春”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勤奋读书,是学校中品学兼优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不得不讥讽他:“你这种理想,一千年也不可能实现。”而萧则回答,他愿意等一千年。后来萧子升回忆:“那是最后一个夜晚,我们同床而睡,一直谈到黎明,毛泽东一直劝说我加入这个党,他说,如果我们全力以赴,不要一千年,只要30年至40年的时间,这个党就能够改变中国。”</p><p class="ql-block">萧子升始终不相信,在中途下了船。毛泽东则只身前往上海,去参加那件开天辟地的大事。</p><p class="ql-block">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友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抉择,从此分道扬镳,此生再也没有见过面。</p><p class="ql-block">萧子升留法归来后一直在国民党那边做事,杨开慧1930年在长沙被抓后,萧子升曾经想过办法营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救下这位曾经挚友的妻子。</p><p class="ql-block">1949年,萧子升先是随国民党逃到台湾,后面李石曾在法国办了个中国国际图书馆,请萧子升去当馆长。这个图书馆1951年搬到乌拉圭,萧子升也跟着去了。余生就这样,飘摇在海外了。</p><p class="ql-block">1976年11月21日,萧子升在乌拉圭去世。</p><p class="ql-block">7月23日到8月初,毛泽东与何叔衡一道,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了党的一大。参加会议的代表十三人,代表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两名代表出席了会议。</p><p class="ql-block">最有影响力的南陈北李没有参加一大。陈独秀因刚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不久,事务繁忙,无暇赴会。李大钊当时要领导反对北洋政府拖欠教育经费的斗争,也分身乏术。会议先是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三号。</p><p class="ql-block">七月三十日晚,突遭暗探侦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游船上开了最后一次的会议。</p><p class="ql-block">中国甚至世界上最牛的创业团队诞生了!</p><p class="ql-block">没有人能预知未来,不会知道这个创业团队能达到何种高度,不会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难以想象的艰辛、痛苦和牺牲。我们回过头来看这13位一大代表,脱党的、被开除的7位,牺牲了4位,最后幸存仅毛泽东、董必武二人。</p><p class="ql-block">当年很多人加入进来,都是靠最初的那种激情,可当热情消退,面对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坎坷道路,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只剩下寥寥几人。</p><p class="ql-block">8月中旬,毛泽东回到长沙,被聘为湖南第一师范第二十二班国文教员,推荐何叔衡接任一师附小主事职务。</p><p class="ql-block">10月,毛泽东在长沙建立湖南支部,任支部书记,成员有何叔衡、易礼容等。他在长沙城北清水塘22号租了一所房子,作为湖南支部的秘密办公场所,并与杨开慧搬到这里居住。</p><p class="ql-block">杨开慧辞去了岳云中学的教师工作,负责机要和交通联络工作,并为工人夜校讲课。此外,杨开慧还经常帮助毛泽东草拟签发文件,整理材料。</p><p class="ql-block">1921年冬至1923年4月、1923年9月至12月,毛泽东和杨开慧在清水塘度过了一段岁月静好的日子。新婚燕尔,两个孩子呱呱坠地、茁壮成长。毛泽东离开清水塘赴上海后,杨开慧带孩子在这里继续居住至1924年5月。这里是他们所组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p><p class="ql-block">1922年,毛泽东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工人和学生,创办工人俱乐部和工人补习学校,组织各种工人罢工,争取工人权益。规模最大的要属9月安源路矿大罢工,有一万七千名工人举行罢工,并取得胜利。毛泽东在工人中威信很高,“工人都以毛之意见为从违,毛之所可,工人亦从而可之”。</p><p class="ql-block">而就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没有做农民的工作。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可是漫山遍野都是农民,农民应该是最重要的。毛泽东随着创业团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次觉醒,意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是毛泽东最早也是最关键的觉醒。</p><p class="ql-block">10月6日,湖南军阀赵恒惕通令查禁党组织的印刷品。</p><p class="ql-block">这年冬天,二十九岁的毛泽东辞去第一师范教职,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p><p class="ql-block">而等待他的,将是血与火的淬炼。他将失去亲人、失去同志、多次患重病、多次遭打击,甚至自己几次命悬一线。</p><p class="ql-block">他将经历一个比凤凰涅槃还要痛苦无数倍的过程,最终走向成熟、走向成功。</p><p class="ql-block">他将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彻底改变这个国家正在急速跌落的国运,成为一个横亘在历史长河上的不朽传奇!</p><p class="ql-block">照片为1920年1月18日,毛主席与罗章龙、邓中夏及部分湖南辅仁学社成员在北平陶然亭慈悲庵商讨“驱张运动”有关事宜,会后在慈悲庵山门外大槐树前合影留念,照片中气宇轩昂的左四为青年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1925年,主席在广州。当时的广州是中国革命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1927年,主席在武汉。1927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同年,主席领导了秋收起义。</p> <p class="ql-block">1931年,主席在中央苏区的瑞金。当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主席,瑞金成为红色首都。</p> <p class="ql-block">1933年,主席在中央苏区八县贫农团代表会议上讲话。这一年,第五次反“围剿”开始。</p> <p class="ql-block">身穿红军军装的主席照片,英气逼人。这张照片拍摄于1936年的陕北,红军三大主力于是年完成长征,会师大西北。</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36年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陕北保安的合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在延安的珍贵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一:1937年,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延安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二:1937年8月,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朱德总司在毛主席居住的窑洞前合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的洗礼中成长为领袖,相互支持,形成了最伟大的三人小组,带领红军胜利走到延安,带领人民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这张照片可真接地气,旧棉袄,旧毡帽,抄手取暖。那个叼烟的同志好有范儿,不知是谁?</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不认识照片上的这些人,还以为他们是五六十年代的村干部在开会呢。可实际上,他们全是我党我军精英中的精英。</p><p class="ql-block">如此接地气,如此贴近老百姓,如此艰苦朴素,焉有不胜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主席拍摄于延安机场,这一年,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37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38年,拍摄于延安,主席在向抗大学员做报告。</p> <p class="ql-block">1938年,延安的窑洞里,主席在聚精会神写作《论持久战》,这部著作精辟分析抗日战争的前景,十分有预见性地指出战争将分为三个阶段,指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是指导民族抗战的纲领性文件。</p> <p class="ql-block">1939年,拍摄于延安,主席在纪念抗大成立三周年庆典上的讲话。</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1939年的延安,主席在杨家岭和当地农民亲切谈话。</p> <p class="ql-block">1939年,主席在延安抗大校务部门口,路遇两个小八路,就停下来和他们交谈。多年之后,这两个小八路的身份得以确定,他们一个叫安定保,一个叫刘长贵。安定保后来在战斗中牺牲,刘长贵一直活到解放后,他曾经是东野的一名干部,还参加过抗美援朝。</p> <p class="ql-block">1940年,主席和李富春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1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2年,主席在延安给干部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1943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3年,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讲话。</p> <p class="ql-block">1943年,主席行走在宝塔山下延河之畔。</p> <p class="ql-block">1944年,主席拍摄于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4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4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延安,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拍摄于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5年延安,主席和朱总司令研究对日大反攻作战方案。</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中共七大上作政治报告。</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中共七大上,发表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接见到延安参观访问的爱国人士。</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延安机场</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周恩来、王若飞等人陪同下飞赴重庆谈判,方纪的报告文学《挥手之间》就是根据这一瞬间写就的名篇。</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延安机场</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5年,主席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1946年,主席在延安枣园的窑洞中工作。</p> <p class="ql-block">1946年,主席在延安室外打乒乓球。</p> <p class="ql-block">1947年,主席在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图为主席在看军事地图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1947年,主席离开延安,率部转战陕北。</p> <p class="ql-block">1947年,主席转战陕北。</p> <p class="ql-block">1948年,主席在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1948年,主席在西柏坡指挥解放战争。</p> <p class="ql-block">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和北京第一任市长叶剑英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京郊西苑检阅解放军部队</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京郊西苑检阅解放军部队。</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阅读报纸上攻克南京的捷报</p> <p class="ql-block">1955年,主席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1949年,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做报告。</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开国大典上。</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1944年,伟人请邻居马海德一家吃午饭时,毛泽东主席带着李讷,马海德的妻子苏菲带着儿子周幼马在王家坪居住前的一张留影。</p> <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25日,北京中南海,毛主席会见从湖南来北京的乡亲毛月秋、文东仙,了解韶山家乡的情况,照片右一为毛主席的表兄王季范。</p><p class="ql-block">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毛主席挺拔的身高在一众家乡人中还是很突出的,也更能衬托他的伟岸。</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1893年12月26日出生,字润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毛主席的影响力被广泛认可,连美国《时代》杂志也把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从留下的老照片可以看出,毛主席身材高大,额头宽广,眼神睿智,笑容亲切和蔼。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今天这组老照片,是1954年拍摄的毛主席单人照。这些老照片,经过后期上色处理后,更能显出主席的伟人风采。</p><p class="ql-block">1954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的盛大庆典上,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群众挥手致意。这一场景象征着主席与广大人民群众心心相印、紧密团结在一起的美好时刻。</p><p class="ql-block">主席的手势流露出对人民的深深关怀和亲切感,彰显了他作为国家领袖的亲民形象。这一历史瞬间也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度假时展现出了非常亲切和开心的一面,他的笑容如孩子般灿烂。这一时刻展示了主席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与人民相处的一面,彰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豁达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笑容融化了人们的心,也展示了他坚实而谦逊的领导风采。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更加亲近主席,感受到他与人民的紧密联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北戴河度过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时刻。站在海边,微风轻拂着他的衣角,如同大自然与主席之间的轻柔对话。这一场景将主席与大海、大自然相融合,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p><p class="ql-block">海风轻拂衣角的瞬间凸显了主席坚毅的品质和坚守的决心,他的衣角犹如国家命运的象征,随风飘扬却始终保持着稳定与坚定。这一景象象征着主席与时代的契合,展现出他作为领导者的气度和胸怀。</p> <p class="ql-block">1954年,主席在北京,笑得像个小孩。他真的是伟人风采。</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身处北京,展现着他独特的风采。他一手夹着香烟,一手轻轻扶着竹椅扶手,微笑着瞥向镜头。面对摄影师的镜头,他目光炯炯有神,笑容盈盈,透露出自信和智慧。他的姿态表达出主席对时代的期许和信心,展示出他作为国家领导者的从容和魅力。</p><p class="ql-block">这个画面不仅见证了主席在历史中的重要时刻,也凝聚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主席的微笑传递着乐观和正能量,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1954年,北京那年的主席,对于香烟,简直是一种特殊的钟爱。无论何时何地,香烟都紧紧握在手中,似乎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在那个时刻,他坐在竹椅上,笑容满面,显得特别开心。这种开心不仅来自他对抽烟的喜爱,更来源于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人民的无尽关怀。</p><p class="ql-block">他的笑容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心和充实的喜悦,仿佛预示着国家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一刻的主席,既是国家领袖的象征,也是人民群众的亲切朋友。他的笑容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灵,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共同努力。</p> <p class="ql-block">1954年,北京。主席的身影在这座城市中熠熠生辉。他的手中,永远少不了一支香烟,似乎抽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仪式,一种对时光流转的见证。在那个时刻,他坐在竹椅上,微笑着,香烟缓缓升起的烟雾融入了他的笑容中。</p><p class="ql-block">这支香烟似乎是主席思考的伴侣,它陪伴着他思考国家大计、人民幸福。尽管生活中的压力重重,主席依旧带着微笑,展现出他的从容和自信。这个画面透露着主席对于国家前景的期许和对人民福祉的关心,也激励着全国人民为了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行。香烟的缕缕烟雾似乎象征着主席的智慧和坚定,它们在主席的眼神中交相辉映,散发出慰藉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1954年,北京郊区农村。主席来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用他独特的方式展现着对农民和农田的深深关爱。他站在农田里,双手插在裤兜里,头戴八角帽,满脸笑意。这个场景充满着亲和力和温暖,彰显着主席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与真挚关怀。他的笑容洋溢着幸福和快乐,仿佛与土地和农民融为一体。这是一个时刻,见证了主席与农民心灵的契合,也凝聚了对丰收和农业发展的期待。主席的存在,给予了农民无尽的力量和希望,激励着他们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奋斗。</p><p class="ql-block">主席的八角帽像征着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尊重,也象征着他与农民的紧密联系。他的姿态以及手插在裤兜里展示了他的朴实本色和与农民平等相处的态度。主席的微笑代表着他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赏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时刻,主席与农民们一同分享着喜悦与希望,共同开创了美好未来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1954年,毛主席接见凯旋归来的志愿军战斗英雄代表。这是毛主席应接不暇,与志愿军战斗英雄们握手、签字留念!充分体现毛主席对英雄们的关心及英雄们对伟人的无比崇敬和爱戴!</p> <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25日上午,山东济南,毛主席在专列上会见由巴西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普列斯特斯率领的巴西共产党代表团,并共进午餐。</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对普列斯特斯这样说:拉丁美洲的同志们很热情,亚洲、非洲的同志们也很热情。</p><p class="ql-block">这张珍贵的照片正如毛主席所说,东方礼仪之邦的中国同志更加热情。</p><p class="ql-block">看到毛主席的爽朗笑容,内心倍感温暖。</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的这张照片,气势如虹。瞧他那神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瞧他那眼神,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瞧他那动作,自由随意,潇洒霸气。</p> <p class="ql-block">50年代初,邓颖超和毛主席在妇女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留影,两人边走边谈,目光中透露着彼此之间深厚的革命情谊。</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罕见旧照,他的伟大不言而喻,身居高位的他,没有一点官架子,经常坐在田间地里,与老百姓互诉衷肠。对待他们像朋友一下,把老百姓当亲人,艰苦朴素,一生都在为人民谋幸福。</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那名军人,坐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中间,绝非等闲之辈,他是谁?</p><p class="ql-block">此人叫郑律成,韩裔中国人。他与聂耳、冼星海齐名,被誉为“军歌之父”。</p><p class="ql-block">1939年,他创作《延安颂》,一举成名天下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更是他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许世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刘亚楼同框,双手背在身后的是开国上将,曾组建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还指挥击落了美军王牌战斗机。</p><p class="ql-block">这位传奇人物就是空军创建者之一——刘亚楼。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传奇色彩。1935年,刘亚楼进入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在苏联秘密训练了一年。</p><p class="ql-block">回国后,他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这所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最早的航空兵部队。在学校里,刘亚楼还训练出了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他们的飞行技术水平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标准。</p><p class="ql-block">此后,他便担任新组建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不仅是空军的建设者之一,还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他在朝鲜战争期间指挥空军队,与美国王牌战斗机进行激烈的空战。在他的指挥下,中国空军多次重创美军,并成功击落了多架美军战斗机和侦察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生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坚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贯穿于他的一生。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他也从不退缩犹豫。他总是第一时间倾听并采纳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毛主席侧身握着老百姓的手,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关注。毛主席深知倾听人民的心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他没有架子,没有高高在上的“领袖气派”,而是一位平民领袖,是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真正领袖。</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亲切坦率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崇敬和信任,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领袖人物。</p> <p class="ql-block">1951年,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接见纺织行业劳动模范郝建秀同志!</p> <p class="ql-block">这种照片拍摄于1958年5月25日下午,当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乘坐公交车,去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义务劳动。</p><p class="ql-block">十三陵水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侧,坐落在温榆河支流东沙河上,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等功能的中型水库。</p><p class="ql-block">1957年下半年,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p><p class="ql-block">北京市决定,以“民办公助”的方式,提前兴建十三陵水库,于1958年1月21日开工。</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杨尚奎夫妇</p><p class="ql-block">1959年,杨尚奎和水静夫妇,与曾希圣以及余叔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情。</p><p class="ql-block">这一年,庐山会议召开。</p><p class="ql-block">杨尚奎作为江西省委的领导,负责这次庐山会议的工作,负责接待毛主席等人,而水静作为书记夫人,也承担许多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毛主席视察一处建筑工地,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p><p class="ql-block">可以看出,当时的物质条件还很匮乏,建筑工地上搭的架子都是竹竿,连一根钢管都没有。</p><p class="ql-block">另外,那时候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强,出入建筑工地不需要佩戴安全帽,连在工地上施工的工人都没有戴。</p><p class="ql-block">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最开心的一张照片,照片中,老人家发自内心的微笑,感动着亿万国民。那是1961年,当毛主席在人民日报上看到全国国民经济转入正轨的好消息时,笑得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生忧国忧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怎不让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周总理在机场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与周总理紧握着双手,毛主席十分开心地问候出访回京的周总理,二人在一起的画面让人感到无比温暖。</p> <p class="ql-block">1965年,毛主席和王光美在中南海门口送别友人,看他们的动作,多像老师和学生。</p><p class="ql-block">王光美是一个心胸非常宽广的女人。她虽历经磨难,却从未想过打击报复谁。</p><p class="ql-block">多年之后,在毛主席故居,王光美动情地说道:永远深切缅怀毛主席,您的学生王光美!</p> <p class="ql-block">1970年,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外宾结束后与工作人员单独拍下这张珍贵合影。</p><p class="ql-block">要知道毛主席最反感的就是拍摄新闻照片,但是毛主席却很喜欢和人民群众合影,因此在他人提出合影请去的时候,毛主席通常都会答应,这种亲和力,让合影的群众感到幸福。</p> <p class="ql-block">1976年4月30日,毛主席与华国锋谈话。</p><p class="ql-block">老人家听了华国锋同志的工作汇报后,他亲笔写了批示:照过去方针办;慢慢来,不要招(着)急;你办事,我放心。</p> <p class="ql-block">1973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法国总统蓬皮杜。</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与蓬皮杜正在交谈。</p> <p class="ql-block">1973年11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书房会见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p> <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25日,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了英国前首相希思与随行人员。</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珍贵影像</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重上井冈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回韶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