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文章】 | 杨玉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科普医学知识是我的责任。

仁心◇妙术

<p class="ql-block">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科普医学知识也是医生的责任。虽说书海浩瀚,读书有益。然而当今社会下,能够坐下来静静的读读书却不是一件易事,我想是要有足够的信念,有明确的目标,有时也需要社会引导,或者说读书也应该是一种社会责任。</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工作了17年的内科医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读了不少的书,职业中又会重新拿起很多的书来读。医学是专业的,也很抽象,但没有谁比它很贴近我们生活,因为医学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从网上淘到一本九十年代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翻译自<span style="font-size:18px;">工藤翔二的著作,</span>书名为《图解血气分析》。我读后觉得很不错很基础接地气。就想向大众科普一下有关呼吸系统的医学知识,我想这也是作为医生的使命吧。</p><p class="ql-block">我们生存必须呼吸,我们人类没有氧气根本不能生存,归根到底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的生存离不开能量,这些能量就是利用氧气进行物质代谢产生出来的。那么我们成人安静时每分钟需要消耗多少氧气呢?250ml。全身细胞每分钟至少要消耗250ml氧气才能完成新陈代谢,同时会产生200ml的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一天会消耗多少氧气呢?一年呢?运动状态下氧气的消耗量会是安静状态的几倍甚至10倍。我们全世界的人类会消耗多少氧气呢?会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排到空气呢?我们的氧气是源源不断的吗?试想如果没了氧气我们怎么生存,二氧化碳异常增多,会降酸雨,气温会异常增高,我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想想我们的要求是什么,高不高?是要好的生存环境还是腰部要金山银山。当然在拥有绿水青山般的生存环境的同时能拥有更多的财富是人们奋斗的目标。但归根结底我们首先能够生存才能够想其他的一切。我们把环境保护好才是生存的关键。</p><p class="ql-block">我们能够呼吸是肺的功劳。大家了解肺吗?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肺有很奇妙的结构,肺是有像小袋子一样的肺泡聚集而成。我们长到15岁以后,肺泡会长到至少3亿个,肺泡有大约50-100平方米的表面积,如同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有平均约75平方米的表面积同空气接触。相比之下我们的皮肤在我们的眼里够大了吧,它的平均面积仅仅约1.5平方米而已,如果有人问你人体当中与外界接触最大的器官不会说是皮肤了吧。肺泡的周围密密麻麻的覆盖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的表面积比肺泡表面积还大,约300平方米,所以进入到肺泡的气体才可以充分的进行交换。</p><p class="ql-block">大家在生活中看有人吐痰,尤其随地吐痰很是反感对吧?但是不是有不不咳嗽不吐痰的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每个人都会咳嗽吐痰,它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的肺以人体最大的表面积直面日益恶劣的环境。我们的呼吸道清除脏物的方式有很多种,大颗粒的物质在鼻腔中会被过滤掉,小颗粒则沉积在气道中,我们的气道壁有分泌粘液的细胞会分泌粘液把这些脏物包裹起来,这些细胞也长有上百万个的纤毛,这些纤毛会把裹着脏物的粘液有规律地送出去,最终我们通过咳嗽把它们排到体外。而还有一些狡猾的脏东西会跑到我们肺的最里面,也就是肺泡中,我们的肺泡可没有纤毛啊,沉积在这里的小颗粒物质会被我们体内叫做巨噬细胞的细胞吞掉,然后通过淋巴管或者血液循环清除掉。神奇不神奇?但是恶劣环境,不干净的空气同样会让我们的肺受到伤害,吸烟自然也不例外,我们身边的老慢支,肺气肿,慢阻肺,肺肿瘤不少吧?儿童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在医院里治疗的有很多,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呼吸系统受到伤害出问题了。所以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只是一味的搞发展,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大气和环境的污染对我们的伤害是慢性的,更是巨大的。所以预防疾病更有意义,预防始终要大于治疗。</p><p class="ql-block">呼吁大家平时读点书,多了解一些医学科普知识,相信会有收获,就会有快乐,就会有分享,要把读医学科普当成一种态度,要把学习变成一种责任。了解呼吸系统结构,保护好我们的肺;我们呼吸顺畅了,生活才会更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