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家庭是青少年第一课堂,学校是教育主阵地,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土壤。巴林左旗关工委秉持“上下联动、横向协调”的工作思路,并逐步形成了与旗委旗政府挂钩、与教育等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p><p class="ql-block">一、征得当地党委政府在政策、人员和经费方面的支持。</p><p class="ql-block">1、在今年5月召开的创建全区五好关工委会议上,受旗委任书记委托,旗委常委、组织部长(旗关工委名誉主任)李宗明代表四个班子讲话。要求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还特别强调,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基层领导班子的考核体系。年终旗委组织部会同旗关工委联合督察。创建工作结果与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直接挂钩。旗政府为关工委提供了经费保障,副旗长担任旗关工委主任。</p><p class="ql-block">二、教育部门是青少年关爱工作的主阵地,家长学校、困境学生帮扶是两项重点工作。目前,全旗42所学校(幼儿园)已累计召开家长会60多场,参加培训的家长5000多人(次)。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组织和“困境学生关护中心”。利用微信群、QQ群等传媒和家长联系沟通。及时纠正解决学生思想道德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和偏差。</p><p class="ql-block">三、逐步建立以旗关工委为中心,以“主动工作、协调配合”为原则,以“五老”志愿者为主力,分别与教育、司法执法部门、工青妇、文化、科技以及部分规模企业建立协同工作关系机制。在道德教育、帮扶和法律援助等方面有所作为。目前已形成了与检察院、公安局对不予起诉的未成年人违法案件的谈话和权益保护机制,与部分企业的困境学生救助制度。仅以救助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例,全旗A类(贫困程度高)困境学生约459人,总计924人。今年五月,旗关工委协调组织有关企业通过救助公益基金捐资两万元对碧流台镇、林东特殊教育学校的30名学生现场捐赠学费和图书、衣物、行李等学习生活用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