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福堤-河渚街

湖光山色

<h3>河渚街,位于福堤中段西侧,是西溪湿地一个重要的景点和交通要道。<br>河渚街为西溪古地名,也是游客休闲、游览、购物、餐饮的场所。整个街区的建筑风格沿着明朝至现代的历史主线,呈现着不同的风格,犹如一个建筑博览园。街上遍布怀旧情调的酒楼、茶肆、酒吧,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在蒋相公祠堂可瞻仰蒋氏三兄弟的赈济扶贫、乐善好施义举。在龙舟展示馆可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并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龙舟模型制作。而高耸的河渚塔更是观赏西溪美景的好处所,它也是河渚街,乃至西溪湿地的标志性建筑。</h3> <h3>河渚塔,高约15米,内有木梯居中,盘旋而上;梯板上镶嵌着“河渚塔”字样。是一座外观五层、实为三层的塔式建筑。底层塔面有二个出入口,分别挂有二块匾:《汇观》、《揽胜》。《汇观》匾由明庐(金鉴才)书写;二侧楹联:“满座春风留客住;一船明月度人来。”由沈雷生撰,祝遂之书。揽胜匾由李文采书写;二侧楹联:“四时锦簇四时景;八面云开八面风。”由东风老人撰,蒋北耿书。分别描写了游览河渚塔时周边的景观和登塔时的风光。<br>《河渚塔》,旧称“杭公塔”,建于清咸丰年间。当时文人学士对先贤杭世骏(杭世骏,杭州人,生卒于1695-1773年,清代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藏书家。)的才学人品及仕途遭遇,深怀敬佩。于是集资在河渚“厉、杭二公祠”内筑一石塔纪念。现在的“河渚塔”是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实施后,异地重建的。<br>《河渚塔》的复建,无疑为游览西溪湿地的人们增添了一个独特的视角。</h3> <h3>蒋相公祠,位于河渚塔旁,是为了纪念宋代蒋崇仁、蒋崇义、蒋棠信兄弟三人所修建的一座祠堂。<br>南宋建炎年间,金兵南侵。蒋氏兄弟捐粮赈饥,百姓感激蒋氏兄弟常年積谷数千石用于灾年济贫行善之举,终身不辍。蒋公崇仁逝世时,嘱咐弟崇义、崇信仍需保持爱心,力行好事。弟俩继承长兄遗志 ,逢灾年许赊钱贱价粜出,并许籴者持斗自量,人皆美称其为蒋自量。二兄弟相继行善六七十年,美名远播,乡里百姓感恩其功德,建祠以祭。咸淳三年,朝庭赐额"广福";咸淳六年,朝廷追封崇仁为孚顺侯,崇义为孚德侯,崇信为孚佑侯。</h3> <h3>蒋相公祠内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兄弟三人座像。</h3> <h3>蒋相公祠外墙。</h3> <h3>蒋相公牌坊。<br>南向匾额竖:真惇。匾额横:褒义衍福(修缘书)。立柱楹联:"勋烈不随泥马去;溪山长与饩羊存。"钱之江撰,骆恒光书。<br>北向匾额竖:惠和。匾额横:德声永葆(蔡云超书)。立柱楹联:"想图容周旦,仁惠是孚,至德同班天汉秩;对经岁常旂,烝尝勿替,清芬犹颂义兴恩。"钱伟强撰,蒋北耿书。</h3> <h3>这座小桥连接了河渚街和福堤。<br>河渚街的街面和店铺。</h3> <h3>河渚街内的石桥。</h3> <h3>三深大会堂,应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建筑。</h3> <h3>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h3> <h3>这是从河渚街进入深潭口景区必经之路。</h3> <h3>这是从河渚街到"空中揽胜"乘坐氦气球的路口。</h3> <h3>河渚街是一条店铺林立,小桥流水並兼容文化古迹的地方。但大多数店铺都是食品和飲食小店,当然也有工艺品可售,其间包括宝剑,扇子等,而西溪糕点和柿子是这里的特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