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团社团的前世今生

叢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年前,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来到了太平洋彼岸的陌生国度一一美国。在老移民的家安顿后,便到处找工作。新移民一般都要靠近唐人街生活和找工作的,原因是聚居在唐人街附近的中国人比较多,大家同声同气,一出街都可以见到老乡面,找工作和生活比较方便。并且都是江门五邑人,所见到的大多是中国人面孔,商铺中文招牌。很多商铺的二楼面街上都刻有啊,什么“龙冈公所”“林西河堂”什么总堂啊,甚至是国内各地名称的同乡会,应有尽有,真是有临家门口一样的感觉。后来,老移民房东带我去参加美国三藩市赵家公所的活动,赵家公所多数是以古井慈溪人和台山浮石人为主体,也有少数湾区赵氏人士。笔者后来成为了赵家公所一份子,每参加一次活动,都感受到一份殷切的亲情和纯朴的乡情,然后慢慢从老前辈口述中,对各地社团侨团的今生前世略知一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从美国西部大开发后,特别在发现金矿和修建太平洋铁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广东沿海各地农村大多数人都过着“薯六米四”的艰辛生活,何谓“薯六米四”呢?就是煮一锅饭,有60%是番薯,40%才是米,粮食赚收时还要挨饥歹饿。年轻人出路谋生,到金山挖金,有十分的吸引力。那时,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后,曾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洋人伙同当地的买办通过一番鼓吹,好多年轻人都怀着美好的金山梦,纷纷上当受骗,签名当了“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老前辈讲,卖猪仔就是打死犸骝不能回族,什么意思呢?因为在契约里,包括了船位费、伙食费。从祖国漂洋过海,经历了九生一死,近两个月的船上颠簸才到美国。在矿山或铁路工地的吃渴拉撒,如果身体生病有晕身热不能开工的,左扣右扣就算满了合约期,很多年也不能让你变为自由的劳动力。这样在美国经历了千辛万苦,能自由自在的生存下去,实在不容易,回祖国的希望变成遥遥无期,这是第一代移民朝的生活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批先遣移民通过辛勤双手生存下去,又碰上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大地震引起了大火灾。旧金山移民局第一代移民身份的档案全部烧毁。后来,政府移民局要求移民自报身份资料,在档案里将在家乡的亲人子女都入档,那些没有子女的都报别人的子女,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名额卖出去,收了很多钱。俗称买“出世纸”,这样就形成了第二次移民潮。在乡下的有钱人,就算无亲属关系,都可以买到“出世纸”,移民局要录入申请人的口供,这个口供五花八门,从家庭人口结构到家居状况都要对上,细到打水的井在村哪里,灶头的位置等等。入境时必须对上口供,还要坐移民监,到旧金山的新移民扣押在魔鬼岛上,经过几次的盘问甄别后才能离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买到“出世纸”的新移民。面对陌生的国度,很多举目无亲,人地生疏,都要靠家乡人的帮助才能谋生,面对雇主的压榨剥削和洋人的欺凌,同声同气的中国人是唯一靠山,逐渐发展成为各地团体,所称的“堂口”带有地方性,同一姓氏的民间组织。象世界各地凡中国人聚居的地方都有龙冈公所,是刘关张赵四姓的结合体,是桃园结义的色彩,生死之交,伸张正义,江湖争拗,两肋插刀?过年过节组织聚会,所有经费都是靠热心人士或商家赞助或收参与者的份子钱。日子久了,总得有个聚会的落脚点,不能总是在茶楼酒馆进行,于是就想方设法筹钱置业,好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家,有个随时聚会的场所,这种形式的组织纷纷成立,成为唐人街一大特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美关系缓和,特别是祖国开放改革,大批留学生赴美,移民人士众多。经统计,当前就有540多万中国人移民到美国。有很多团体组织涌现,如校友会、同学会,同乡会都有出现,组织聚会活动,增进友情乡情,希望这样的组织越多越好,健康发展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三藩市旧吕宋巷的赵家公所(三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在三藩市中华文化中心摄影四围的景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整座大楼为希尔顿酒店,天桥正对首层是 “中华文化中心”,是华人搞大型活动的会展厅,里面有多个场室,经常展出各种字画和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等艺术品,里面还有一座容纳千人以上会议,经常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和文艺演出等,笔者适逢参观纪念抗战胜日活动,听到了女中声歌唱《在淞花江上》这首悲壮的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上图:中华文化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题字的“顺德行安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梁氏慈孝总公所(拍摄太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祖籍台山四九镇伍氏为主体的伍胥山总公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屋伦唐人街龙冈亲义公所历史悠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屋伦唐人街的龙冈亲义公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