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的“花园城市” 利马老城

山人

<p class="ql-block">来秘鲁一定要到它的首都利马老城走一走,这里是利马历史中心,由于它的遗存厚重,1988年4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利马坐落于里马克河沿岸,东北依圣克里斯托瓦尔山,西连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卡亚俄。</span>它的名称就来自这条河。利马克是神的名字,相传从前这里有一尊巨大的神像,当人们朝拜时,神像就会说话,其实那是藏在神像里面的僧人在说话,朝拜者不知内情,以为这是神仙显灵,就用利马克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地方,意思就是“会讲话的神”。<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世纪中叶,这个“帝王之城”一直是西班牙在南美洲占领区的首都和重要城市。现在是秘鲁最大经济、文化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广场是利马老城最具代表性的广场之一,这里前身为马尔特广场。独立战争期间,圣马丁将军曾在这里训练骑兵。1878年2月25日,阿根廷人民在圣马丁将军诞生100周年之际,将这个广场命名为圣马丁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2.46万平方米的方形广场上矗立着何塞·德·圣马丁将军的骑马铜像。这位圣马丁就是那位曾率领阿根廷人取得独立的英雄,同时又被誉为“南美洲的解放者”。他是阿根廷西班牙后裔,父亲是阿根廷副都督。他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训练出了一支主要由黑人和混血种人组成的安第斯山解放军。1817年,他率领远征军翻越安第斯山,出其不意地进攻智利,彻底击溃了那里的西班牙守军,使智利获得独立。1821年,他又率军进攻利马,一举成功,秘鲁也宣布独立,圣马丁被秘鲁人推为“护国公”。胜利后他辞去所有身份,最后回到法国郊外度过余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圣马丁在南美解放运动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秘鲁、智利、阿根廷这三个共和国都尊称他为“祖国之父”。</span></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的后方有一幅青铜雕像。画面上两个人物形象生动。一个是圣马丁,另一个是玻利瓦尔,委日内拉人,他也是南美独立战争的重要领导者,在成功之后也是提出全身而退,政府提议给他一笔钱作为报答,他最后接受了建议,但用所有的钱卖下全部黑奴赎身自由。</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没有圣马丁,就没有南美的解放,就没有南美各共和国的独立和自由。</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碑的俩个侧面,各有一幅青铜浮雕,记录了南美革命的胜利场景。</p> <p class="ql-block">广场周围有精致的圣马丁宫殿和以另一位南美解放运动英雄玻利瓦尔名字命名的玻利瓦尔酒店,均呈新古典风格。</p> <p class="ql-block">利马老城最著名的还是武器广场,从圣马丁广场到武器广场由一条600米的步行街连接。街道两旁有林林总总的商店、餐馆和古老的拉默德教堂。</p> <p class="ql-block">拉默塞德教堂又称上帝恩典教堂,它的正立面十分精美,人物雕刻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装潢,精细古典,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条古朴的石板街道上,两旁一栋栋古建筑映入眼帘。这些宗教和民用建筑可追溯到17和18世纪,体现了巴罗克风格,是西班牙与美国独创和统一的建筑艺术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利马的历史中心位于武器广场周围。这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广场又称为阿尔马斯广场。这里有宽阔的草坪、花园和高大的棕榈树,</span>四周布满浅黄色和淡灰色的巴洛克、哥特式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当年常在广场上举办武器展阅,即得名武器广场。以此广场为中心,辐射出纵横20多条道路,通向城区各个角落,各条道路都用大石板铺砌。</span></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是利马的发祥地与核心,也是利马的精神文化中心,它的周围坐落着政府宫、主教座堂、总主教宫、市政宫与协和宫。 </p> <p class="ql-block">最古老的部分是广场中央的铜制喷泉,建于17世纪。喷泉水池周边有8个见证秘鲁历史进程的滴水兽雕塑,正中竖立着一根碟形桅杆,顶端有个号手雕塑。导游介绍:16、17世纪,广场原为斗牛场和执行死刑罪犯之地,中央设有焚尸炉,1651年改建为青铜喷泉。1821年,圣马丁将军在此宣布秘鲁独立,现在这里仍是秘鲁重大节庆活动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东北侧的利马大教堂,是一座始建于1555-1649年间的罗马天主教堂,因1746年地震损坏,1904年重建为巴洛克、哥特式与罗马式混合风格的建筑,成为利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早期利马新殖民建筑的最好的范例。</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门雕有耶稣门徒等许多圣经人物,教堂内有精美的小礼拜堂和银饰祭坛,西班牙殖民者首领皮萨罗的棺椁1891年迁至小礼拜堂内。教堂精致的穹顶、独特的棋盘式地板、精雕的唱诗班坐台,堪称艺术品。大教堂两侧分别为耶稣玛丽亚教堂、艾尔·特诺夫教堂和耶稣会教堂。</p> <p class="ql-block">主教堂所在的位置毗邻利马主教座堂,曾是利马市第一个警察局以及第一个监狱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广场西侧的黄色建筑是重建于1944年的市政厅,呈新古典主义风格,两个巨大木制黑色阳台和气派的拱廊仍保留着西班牙风格;建筑顶部飘着三面旗帜,中间是秘鲁国旗,左右两侧分别是黄色的利马市旗和古印加帝国的国旗。广场南侧有多座商厦,早在殖民地时期,这里就是利马的商业中心。</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坐落在广场北侧,它初建于1535年,原为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式建筑,因大火损坏,于1937年重建,现呈新巴洛克风格。它原是西班牙殖民者的总督府,现为秘鲁总统官邸与办公地。</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朝向广场一面的两端各有一个阳台,每有重要节庆活动,总统会出现在西侧阳台上并向公众发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总统府里有内阁部长宣誓的黄金大厅、有萨尔瓦多与洪都拉斯签订和平条约的和平大厅,有摆着中国瓷花瓶、具东方韵味的椭圆大厅,还有摆满西班牙复兴时期物件的塞维利亚大厅和纪念1780年印加起义军首领的图帕克·阿马鲁大厅,总统府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总统府内,有宽敞的大厅。每个大厅门口都有总统卫队士兵站岗。</p> <p class="ql-block">利马的老城区建筑与绿树繁花相辉映、相得益彰,让这古老的街区焕发了活力。也为这座城市赢来了南美洲风景秀丽的“花园城市”美誉。</p> <p class="ql-block">漫步利马老城,武器广场及周围的建筑群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被殖民的屈辱历史,令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今天国家的独立自主而自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