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刘春华文学选录八一11

秦风刘春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九八安塞出行记</p><p class="ql-block"> 一11一</p><p class="ql-block"> 文/刘春华</p><p class="ql-block"> 五孔窑大院的早上是安安静静的,那开阔的场院,时常被打扫的干干净净。而最亮人眼的,还是那口老水井,红沙石条围砌的井台,给人以结实和稳固,井台上矗立着铁架搅水碌碌。那口深井里的水服务着这里的每一个人。与老井陪伴多年的则是一颗弯脖枣树。九、十月份的甜枣,吃上几口,甜甜的、脆脆的。凡是吃过的人总是无法忘记它可口香甜的味道。而站在场院向对面的山谷眺望。晨烟袅袅,当清晨第一抹阳光投射在谷间,那弯弯的山路、缓缓的河流、古老的石桥、和那几处挂着火红灯笼的千年柿树。使这五孔窑的风水极富有灵性。</p><p class="ql-block"> 早上七点四十左右,工程队的员工们早餐结束,教导员陈超风令大伙往车箱里装上当天必用的脚扒、铁包箍、地锚拉线及倒链等工具和器材。清点人数后,让大家上车。司机王广东照例提前发动好汽车,林伟副总坐上副驾驶,各自系好安全带后。车子便沿路向西径直开去,五孔窑此刻也安静了许多。使终保持着它该有的神秘。</p><p class="ql-block"> 沿S206公路由刘寨子沟西与罗居东的衔接处至镰刀湾段,大至10公里左右的路程。是工程队今天拉大线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新的一天开始,刘世平和大伙挤在车箱上。从谭家营村五孔窑驻地沿路向目的地出发,大至需要三十公里的路程,坐在后车厢的大伙们还是情绪高张,疯一般地高唱着民歌。一曲接着一曲。行驶在路上的工程车,`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是公路两旁后移的树木,及一阵一阵拂脸的呼呼凉风。</p><p class="ql-block"> 刘世平一边听着大伙那宏亮的歌声,一边安静地欣赏着沿途的沟壑丘峁,想象力丰富的他,对每一处事物都充满无限地好奇。一片片紫色的高梁地、一条湾湾小河流、一座废弃的土石结构窑洞,甚至是村头的参天古树也能凝思半天。无际的遐想,总是能为他的思想找点乐子。</p><p class="ql-block"> 早上九点左右,工程车停在罗居东边和刘寨子沟钢绞线衔接处。教导员依旧按照昨天人手的安排。各执其事。陈超风、林伟、张栓红、马涛、等继续在放盘圆线。</p><p class="ql-block"> 走在最前面的还是由秘领队带领着张云亭、马宽、白水、长安靳永利、雷鹏、户县李国伟、刘世平、张国栋、长安大个、瘦子、等人到前面拉线。秘嘉宏队长衣领上挂的哨声指令大家,手持对讲机随时听陈超风教导员的传令。两人配合必须密切。</p><p class="ql-block"> 上通迅杆套抱箍、挂线人员继续由岳晓龙、刘世静、杨应宁等人。打地锚钱,由韩城史国宏、史国伟、史国鹏兄弟三人。</p><p class="ql-block"> 首先,由盘圆组原班员工将钢绞线盘圆放置盘架上。并割开外包装将线头让拉线组的张云亭领头先向镰刀湾的方向开路。拉线组的人员也跟着张云亭后面,手拽钢铰线,快速向前大开步。五十米、一百米、三百米……。</p><p class="ql-block"> 后面上杆上铁抱箍的岳晓龙和刘世静等人员也各执其事,都能在沿路的通讯杆上挂抱箍,并且跟据情况将线挂至夹板的铁槽游动缝中。打地锚的史家三兄弟,也在沿路跟据杆的方向,在转弯的地方,并在测定用力点,将备用钢绞线段和石块等锁扣入坑。然后用紧线器等辅助工具,完成一系列实操。史家兄弟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还真用对了地方。</p><p class="ql-block"> 由于拉线道路较平坦,部分障碍早被当地人员配合清除。基本上放线、拉线基本是沿路通畅。一般一盘线一过半时,前面拉线的人员就费力气。但都能坚持下来。晌午时分,大伙就将线头拉至镰刀湾乡。完结此日的拉线任务。由教导员陈超风早先买好的午饭,甜饼、方便面和苹果等分发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家伙的野外就餐习惯,世平也就跟着习惯。有苹果吃也是高兴的。半个小时过后,大伙就餐基本完毕,饭后就地稍休息半个多小时,然后进行下午的紧线任务,轻车熟路。一样照旧操作。非常顺利,下午5点刚过,就完成了当日的任务。工程车早早地停在了镰刀湾段的公路边。司机王广东也老早地调转好回往谭家营方向的车头。</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二十分,陈超风清点完人数,大伙上车后,便启程回往谭家营。沿S206公路,由镰刀湾至谭家营的路程近乎三十八公里。不甪说,一个多小时车程,大伙在后车厢尽情地闲谝着闲传。只见张栓红,二十几岁,圆脸,说话时嘴角上扬,吐字清晰流畅,眉浓睛大,给人外感善言,一副乐观豁达之相,侧看额头饱满、下额宽阔。鼻梁嘴型侧看的向突出,开谝时是津津有味,只见他随机而谈:“</p><p class="ql-block"> 3月份,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鹏分别出任国家主席及军委主席、国家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等。“</p><p class="ql-block"> 世平随口说道:“七、八月份发生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城洪水大爆发,人民军队救人民于洪险之中,为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做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世平也曾听过洪水的重灾区在江西九江和湖北的公安县、簰洲湾。通过电视报导的重大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不完全统计,约四千多人丧生于洪水之中。江泽民主席也亲自到访抗洪救灾一线慰问了受灾的人民群众和抢险的武警官兵。动人的画面让人民群众倍感国家带给人民群众的温暖和信任。也使人们真真正正体会到了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最先伸援手的是我们背后的国家。</p><p class="ql-block"> 张栓红又道:“《军事播报》节目开始在中央CCTV一7台播放。关注国家大事的人民群众也能通过电视了解自己的强大军事力量。"</p><p class="ql-block"> 世平又一句:"还有发生在外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的海啸和地震,致1500多人罹难。"自然的摧毁力不容忽视。</p><p class="ql-block"> 两人越谝越上劲,侃谈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旁边的工友听的连连叹气。</p><p class="ql-block"> "是啊!今年多灾之年,你看近期发生在瑞士航空的坠机事件,至少二百余人丧失生命。"张栓红抢道。</p><p class="ql-block"> 世平接着说: “5•13印尼发生全民反华运动,至1200名华人死亡的血腥暴力事件,印尼那些人是太可恶了。"说明一个国家在国际一定是要树有声威的,不然国外华人随时都可能遭遇生命危险。</p><p class="ql-block"> “听国际新闻上说法国百年珍藏馆在5月初卢浮宫的世界著明油画再次被盗。"张栓红叹气道。</p><p class="ql-block"> 原来事情如此,卢浮宫名画再次被盗于 1998年5月3日,是个星期天,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照例向外免费开放。前来参观的人群早早就在入口处排起长队,经过安检后才陆续进入馆内参观。绘画厅画廊很长约四百余米。下午2时左右,被一名警卫突然发现,一幅价值3000多万美金的名画被盗。大至是法国19世纪初期画家柯洛的名画《塞夫勒的道路》被盗。他立即向警察局报警。下午3时,卢浮宫的所有出口全部被关闭,每个参观者都必须接受搜身检查后方可离开。由于当天来参观的人很多,所以检查工作进展得很慢,直到下午五、六点,检查工作才结束,但失窃油画是仍未找到。据卢浮宫管理人员介绍,被盗的是一幅长49厘米、宽34厘米,画的是风景画。从现场观察结果看,盗贼使用了切割器将存画的玻璃柜划开了一个洞,然后用刀将画布割下取走的,仅留了个画框。一块小画布藏在衣服内是很难被发现的。其实卢浮宫的艺术品被盗不止这一次了。而是被盗过多次。其中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名画被盗案发生在1911年。当时是一名意大利的油漆工把达·芬奇所画的名作《蒙娜丽莎》偷走后带回了意大利,他声称是为了物归原主。这幅世界名画两年后被找到,并送回巴黎。鉴于卢浮宫艺术品屡屡被盗,法国文化部1998年秋天批准了加强展厅的保安计划。约有1000名人员分三班昼夜看守着。</p><p class="ql-block"> 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据说,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参观者平时每天8000人,免费开放的星期日高达3万人,艺术品被盗事件仍防不胜防,让法国政府头疼。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失而复得后,它被嵌在双层防弹玻璃保护起来。以防再次被盗。</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张栓红和刘世平二人你说一段,他说一段。彼此大谝的兴致。二人也很欣赏对方的知识渊博。为加深认识,张栓红伸出右手至世平面前做握手状,世平见对方伸手过来是要正式认识自己,下意识地也伸出自己的右手,两人有力地握住对方手。各自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p><p class="ql-block"> 首先张栓红自我介绍道; 本人张栓红,西安灞桥人,初九一届毕业。爱好文学,对天文、地理、历史、社会政治、军事等感兴趣。爱谝闲传,热闹人。以后常谝。"说着抽回右手,在自己上衣兜取出半盒绿色金丝猴牌香烟。倒出一支递给世平。并将盒内剩余的几根烟分别递给身边的其他工友。然后随身掏出一款防风电子打火机打着为他们一一点着,</p><p class="ql-block"> 世平也没推辞,忙拿在右手中,一看还是过滤嘴,窄板硬盒,有些档次。赶忙连声道:"谢谢!谢谢!本人刘世平,长安靠西北的地方,沣河以西离车马坑两里路。在家男娃中属老大,上有一姐,下有一弟,日后就叫大刘。我平时闲了喜欢看书,历史、地理文学方面的,也看当代武侠小说,喜欢健身,言情方面也常翻。听广播看电视新闻,影视方面的比较专注,毕业于长安十二中初八八级。能大你几岁"简述完,顺势将烟叼在双唇中,借着栓红递过来的火,猛吸两口,一股清凉薄荷味入喉。真过瘾!</p><p class="ql-block"> 说话投机了,世平也畅快地向对方细说一通。因才初到几天,世平不过多于同大伙交谈。因没有完全了解大伙脾性,保持沉默也是最好的方式。啥类型人喜欢寻啥类型人,人以类群分吧。</p><p class="ql-block"> 再说后厢在坐的大伙们被他俩开谝。听得都入了神,一时间大家的情绪被他们的话题拉动,时而叹气,时而应和。 </p><p class="ql-block"> 此刻,蹲在车尾部的杨应宁、张云亭默默地关注着世平和张栓红二人,从谈吐中,觉得二人也是正能量满满之人,文人气息浓。有爱国爱民、仁义、善良,富有同情心。见他俩握手认识后,心中也蒙生出想结交他二人,日后也能开怀地畅谈各自的喜闻乐见。只是见刘世平有些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p><p class="ql-block"> 原来张、杨二人也是甘肃某乡高才生,二人家离的不远,由于家境贫寒,不想拖累家庭,身下弟妹多。尚在学校,所以高中毕业后二人就经熟人介绍到西安聚兴电子有限公司上班,97年在青海、甘肃的交界处,海石湾安装有线工程时,与世平的唐弟刘世静、亲弟刘世庆二人在一起干过活。相互认识,只是这次陕北安塞有线电视安装工程,没见世庆过来。原来是刘世庆被公司安排去了关山机械厂,与倪旭东等人进行安装有线电视入户,搞终端扫尾工程。之所以张云亭和杨应宁觉得刘世平眼熟,正是因为世平是世庆亲哥,兄弟二人肯定是相貌上有些相似。加之世庆也是善交之人,只是以前交往过程中世庆话不太多。工闲时大伙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诈金花、部分地区也称‘飘三页'。相聚之多,世庆虽年小世平几岁,但也喜诚交朋友,而且是真诚用心交往,从不马虎。所以张、杨与世庆也就十分熟悉,今日听世平的大至介绍,猜也猜出八九分,二人必是亲兄弟。看到此,张云亭向杨应宁努了努嘴,眉眼上抬向世平看了一眼。意思是告知,这是世庆他哥,杨应宁心神领会,二人露出了微微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待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