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欣赏自我,期待未来” 》——山东省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参会感悟

宁阳县初中地理核心团队·颜丙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金秋十月,我们宁阳县地理核心团队和青年骨干教师7人小组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后,在县教研员韩燕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不断回味和反刍这次研讨会的内容,进行的充分的教研讨论,现将收获汇总如下: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宏观理念的革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 课标的指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这一部分讲到:“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成就为目标,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过程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引导、改进、激励功能,终结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学生地理课程学业成就的作用。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让学生在自评、互评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和自我改进,使评价真正成为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标准在“评价方式、评价方法、作用”等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研讨会上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次研讨会上,济南教研院的李晓云老师讲到:“理念的转变是最难的,但是课堂改变的逻辑起点恰恰是理念的转变。理念变了,则格局就大了,站位就高了,就能同频于国家对教育的要求。”这句话很是振聋发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淄博高新区教研室的王雪艳老师在报告结束时提出:“引导教师关注学的过程,引导教师关注学的质量,引导教师关注学的发展,创建素养导向下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这段话,为我们对教学评价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和更多维度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 中观路径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研讨会给我们的启发——基于solo理论的评价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淄博高新区教研室的王雪艳老师关于solo理论的报告让我们有了直观的案例体验和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读刘徽教授《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对solo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SOLO意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王雪艳老师的报告中,淄博高新区在“基于solo理论的评价策略”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学习的路径、措施、方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在会后研讨中提出了很多问题,激发了彼此的热烈讨论:如何将评价细化、深化?如何让评价科学化?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的层次划分?如何从量的评价引导到定性的评价?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改进自己?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清晰地明确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会后,通过研讨,我们认为我县的教学评价,应该从以下路径上多点突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课堂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作业设计与评价(包含单元作业、真实情境下的作业设计与评价、实践作业设计与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学情了解与前测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试题命制与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 学习层次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我个人的一点思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受到王雪燕老师solo理论这篇报告的启发,我在听会时突发一个感悟,我们八年级三个轮次的复习应该也是有“层次的进阶”的:我们可以在一轮复习时,力求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浅层学习层次中的“前结构”或“单点结构”层次向“多点结构”层次的发展,同时引导优秀学生能够实现从浅层学习到深层学习的层次跃迁;在二轮复习时,我们力求促进大部分学生从浅层学习中的第三层次“多点结构层次”,能够实现跨越式的进阶,发展到“关联结构层次”这一深层学习层次;然后在三轮复习中促进相当多的学生发展到“关联结构层次”这一深层学习层次,力求更多的同学能够跨越式的进阶,发展到“”抽象拓展结构“”层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 微观操作的反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 研讨会上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节现场课,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教学评价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节课就受益良多,首先,刘冰老师的这节课是一种大概念的设计思路,非常有示范作用,以黄土高原为案例,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大概念,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对大单元教学在的教学样态有了更深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处收益良多的就是学生展示和评价。学生小组展示的覆盖面、师生互动的融洽程度、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体现、探究活动的设计细致程度等等方面,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尤其是课上展现出来的自评量表。这一评价量表有两处亮点,第一是分成了“优势段、发展段、潜力段”三大段位,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路,同时也给每个段的学生都有得A的机会,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第二大亮点是从“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三个维度进行自我评价。这其实是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一种设计。自我决定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有自主、胜任、归属这三项基本的、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这个理论为我们描绘了服务于人类学习的心理动力支持系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点深受触动的体会是学生展示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可见日常功夫之深,也让我们明白了,只要平时放手训练学生,学生是可以不断提高的,是可以让老师放心放手,甚至能够给我们惊喜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节是淄博高新实验中学的满建利老师的试题讲评课,给我们的最大启发是试题讲评不能仅仅停留在做题层面,满老师引导学生在试题解决之后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将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思维层面,尤其是加深了学生对“综合思维”的锻炼,真正找到了“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尹力群校长的“校长视角+前沿探索”让我们耳目一新。尹校长从校长的视角去展现他们学校对教学评价的思考,以校长推动和践行教学评价的案例经验向我们展现了走在前方的探索深度和目前成果。尤其是他们学校运用大数据赋能教学评价,给我们大开了眼界,也为这些在前沿不断探索的学校和校长点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会后,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我县地理教学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教师在“课堂即时评价能力”方面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评价工具,如调查问卷、观察表、评价量表等的设计、使用、经验积累、内容迭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评价标准的细化,有效性、可操作性上的改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反馈结果的有效运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雪艳老师展示出的评价量表中有一句“欣赏自我,期待未来”,很让我感触。跟淄博教科院的夏侯泼老师讲座中提到的,“以适合学生的标准为期待,以自评唤醒学生个体发展的意识”不谋而合,让我们对评价的核心价值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也更让我们坚定了实施“评价”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这三天的研讨学习,我们认识到评价的真正价值是让学生充分的学会反思,有自我改进的抓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核心素养下的评价,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欣赏自我”的一种评价,是“能够唤醒学生对其自我的期待”的一种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能让学生变得更好、让师生关系变得更好”的评价,才是好的评价。</p>

评价

学生

层次

我们

教学

学习

自我

老师

结构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