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百家姓一一227 索

颜子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索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索姓,中华姓氏之一。源自子姓,得姓于京索之地(今河南荥阳)。京、索是先秦时代两城邑名,春秋时属郑国。秦末刘邦项羽曾大战与此,有京索之战,荥阳有索河。索姓后逐步播迁至山东、河北、甘肃等地。索姓望族出于敦煌、武威。敦煌、武威古时同属凉州,两郡相距不远,两地索氏同出一源,自两汉直至西夏,在河西走廊衰落前一直是凉州世族,累代为官。河南是索姓第一大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索是会意字。本义:是大绳子,后泛指各种绳索。索姓,中华姓氏之一。源自子姓,得姓于京索之地(今河南荥阳)。索姓是汤王的后裔。因制作绳索而得名。绳索制作在夏商时期是高科技。绳索,俗称绳子。绳索至今仍广泛运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绳索主要被用来作为传递载荷,或者固定、连接某些物体的工具。最早的祖先首先使用绳索在他们的工具和武器上绑上把柄。公元前2800年,古代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并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最先用来做绳的材料是细小的树枝或柳枝和蔓草或藤,这是我们先民开始在这个世界站起来用手开拓这个天地时,最初的工具就是用这些东西来捆扎一块石头在一根木棍上,这些最粗笨的材料就是绳的始祖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夏朝末年,夏桀昏庸无比。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商人部落撑握了很多高科技。比如:养马驯马技术,青铜冶炼技术,攻城拔地需要的制作绳索技术等等。在军事家美食家伊尹的辅助下,在殷商七族索姓、徐姓、条姓、萧姓、索姓、长勺姓和尾勺姓帮助下,商汤很快征服了黄河流域的亲夏部落,商汤的势力大增,马肥兵精,武器锋利,夏桀自知抵挡不过,逃跑了。商汤建国后,封殷商七贵族建国。索国分封在今河南荥阳京索之地。京、索是先秦时代两城邑名。荥阳至今有索河。大索城位于荥阳市老城区,小索城在荥阳市张楼村北,二城相距约2公里,均在索河岸边。大索城为索国故城,小索城始建于春秋之世,为索国后裔索氏兄弟所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商朝末年,周武王打败纣王,消灭了商朝,建立周。周武王对殷商七大望族很敬重,但是又害怕他们成为商朝死灰复燃的力量。武庚之乱后,周公旦决定把殷商七大望族迁居到鲁国,并封周公长子伯禽去作鲁国的王,便于监视殷商七大望族。索氏大宗迁至鲁国,索姓在鲁国被封侯。索氏家族后来定居在鲁国,成为两周时期的名门望族,世代相传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汉武帝时太中(西汉官职名,太中大夫)索抚、西汉高陵侯、丞相赵周直谏忤旨,徙边凉州地区。元鼎六年(前111年),从钜鲁南和迁往敦煌。自此,索姓开始聚集敦煌。王莽天凤三年(公元16年),另一枝索姓鸣开都尉索骏迁至敦煌。索氏经过两汉至唐末五代的发展,逐步在敦煌形成名门望族。敦煌索氏在河西走廊衰落前一直是凉州世族,累代为官,于经学、玄学多有建树。宋代以后,在河北、内蒙古、东北以及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目前,河南索姓最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历史名人</p><p class="ql-block">索靖</p><p class="ql-block">(239-303),西晋书法家。字幼安。父亲索湛为北地郡太守,敦煌龙勒(今甘肃敦煌)人。曾任尚书郎、雁门太守、酒泉太守、左卫将军,累官至后将军。靖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泛衷、张甝、索紾、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泛衷等四人都早逝,只有索靖学识广泛,博通经史,又通晓谶纬之学。索靖卓识雅量,有先见之明,是成语荆棘铜驼的主人公。晋惠帝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天下正值八王之乱发生的前夜。当时爵位为关内侯的索靖深感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著有《索子》、《草书势》。擅隶书、行书,对章草用功尤深,无墨迹传世,今流传有《月仪帖》、《出师颂》、《七月廿六日帖》等刻帖。以《月仪帖》最有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索綝</p><p class="ql-block">(?—316),字巨秀,敦煌人。西晋大臣,后将军索靖之子。公元311年,洛阳被汉赵大军攻破,晋怀帝被俘。索綝联合关中晋室其余残余力量于次年收复长安,并迎晋怀帝之侄司马邺入关中登基为帝,后累功官至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录尚书,承制行事。公元316年,汉赵刘曜围困长安,索綝等不敌,山穷水尽之后随晋愍帝出降,被刘聪杀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索邈</p><p class="ql-block">(?—约424),东晋、南朝宋时将领。索邈早年寓居汉中,屡不得志。后随宋武帝刘裕平定桓玄之乱,任宁远将军,与刘道规、刘怀肃等追剿荆州的桓氏余党。此后又随刘裕北伐南燕、平定卢循,历任刘裕霸府参军、宁朔将军、淮陵内史、辅国将军等职。义熙八年,索邈受命统汉水之军与朱龄石等共灭西蜀。后拜为梁州刺史,统军占据汉中,抚纳故旧,全境悦附。之后索邈的事迹再未见于史册,最晚大约元嘉元年(424年),索邈卒于梁州刺史任上。</p><p class="ql-block">索勋</p><p class="ql-block">(?—894),归义军第四任节度使。唐末五代归义军政权建立者张议潮的女婿。大顺元年(890年)二月廿二,索勋发动政变,杀张义潮的侄子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夫妇及六子,拥立张议潮之子张淮鼎为归义军节度使。两年后,张淮鼎死,索勋自立为归义军节度使。这引起了张议潮第十四女、李明振之妻张氏(索勋的小姨子)的不满,于乾宁元年(894年),派三个儿子杀死索勋,拥立张承奉为归义军节度使。</p><p class="ql-block">索元礼</p><p class="ql-block">(?—691),唐酷吏。胡人,籍贯不详。武则天临朝,拟废除异己,他承旨上书告密,擢为游击将军。在洛州设置机构,审理“谋反者”,施行各种酷刑,还令受刑人广泛牵涉无辜,使被陷害而致死者多达数千人,受武则天之赏赐。后来俊臣、周兴等纷纷仿效,制造极为严重恐怖气氛。后武则天为平除民愤,又将他逮捕治罪。</p><p class="ql-block">索卢恢</p><p class="ql-block">(?—28) 东平人,西汉末年东平一带农民起义军首领,是无盐大捷的组织者、指挥者之一。西汉后期,土地兼并情况日趋严重,贵族、官僚、地主占有大量的良田沃土,而农民却无立锥之地,激化了阶级矛盾。到西汉末年,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18年,琅邪人樊崇领导赤眉起义,山东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当时东平境内连遭水灾,田庐尽毁,饿殍遍野。灾民纷纷推举索卢恢为首领,响应赤眉起义。索卢恢仗义疏财,为人慷慨,在当地很有威望。他聚起三、四百人,攻进无盐邑,杀县宰,开粮仓,打起了起义的大旗。公元22年,王莽派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万大军,从长安出发,直扑山东,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王莽军到东平境内,“列营数百,鼓声闻数十里”,把无盐邑紧紧包围起来。索卢恢派人及时与赤眉军联系,樊崇即率数万人前来支援。赤眉军和索卢恢部内外夹击,相互配合,在无盐大败王莽军,杀死更始将军廉丹,太师王匡狼狈逃窜。此战史称“无盐大捷”。现北京历史博物馆存有“无盐大捷”巨幅油画,真实地描绘当时起义军英勇杀敌的壮烈场面。</p><p class="ql-block">索卢放</p><p class="ql-block">字君阳,东郡人也。以《尚书》教授千余人。初署郡门下掾。更始时,使者督行郡国,太守有事,当就斩刑,放前言曰:“今天下所以苦毒王氏,归心皇汉者,实以圣政宽仁故也。而传车所过,未闻恩泽。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愿以身代太守之命。”遂前就斩。使者义而赦之,由是显名。建武六年,征为洛阳令,政有能名。以病乞身。徙谏议大夫,数纳忠言,后以疾去。建武末,复征不起,光武使人舆之,见于南宫云台,赐谷二千斛,遣归,除子为太子中庶子。卒于家。</p><p class="ql-block">索敞</p><p class="ql-block">后魏中书博士,字巨振,补为扶风太守,在位的时候清贫乐道,京师贵族的子弟,有好多跟从他学习的。</p><p class="ql-block">其他信息</p><p class="ql-block">其他索姓名人有东汉大臣索班,晋大臣索紞、索林;十六国时前凉大臣索泮,史学家索绥,西凉将领索仙,北凉文人索敞;五代后唐大臣索自通;宋大臣索湘等。近当代索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索立波,医学家索敬贤,编辑索鹏飞,书画家索凡,歌手索宝丽等。此外,还有《水浒传》的急先锋索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