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抗美援朝岁月

静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亲1928年2月出生在河南省修武县,1945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隶属于63军187师560团,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3年4月病逝,享年8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算了一下,父亲参加革命的时间是68年,在党时间是6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直想为父亲写下一点文字以做纪念,却惶惶然不知从何处下笔。因为有些事情不太清楚,有些事情已经无法落实。几经思索,还是从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抗美援朝说起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1948年10月到1949年9月,父亲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解放太原、解放兰州和解放宁夏的战役后,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平的阳光从此照耀在华夏大地,部队也移驻山东邹县地区整训,开启了短暂的岁月静好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向韩国发起进攻。10月17日,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的带领下,跨过三八线,向中朝边界大举进发。美国的轰炸机飞越中朝边界,轰炸了中国辽宁省丹东市,造成大量中国百姓伤亡,战火已经燃烧到东北,燃烧到中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国赤裸裸的侵略行径,把新中国逼入了死角,迫使新中国不得不应战。中国出兵是在美国无视中国严重警告,越过三八线近逼鸭绿江,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刻,不得不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难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2月父亲随部队入朝参战,先后参加了第四次战役末期的防御作战、第五次战役、保卫开城和西海岸防御等战役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场战争有多么残酷,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通过影视和文章有了很多了解,并且,我的笔墨和文字水平,肯定也难以将战争残酷、激烈的场面完整准确的描绘,我想莫不如就从父亲讲给我们听的一些零零碎碎的小故事说起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2月,父亲随部队赴朝作战,在辽宁丹东待命。父亲说,那是他第一次站在东北的土地上。时值二月,丹东还是一片冰天雪地,部队在丹东短暂停留,住的都是帐篷,或是学校的校舍、老百姓家里的仓房、大车店的大通铺等,都是四面透风的,非常寒冷!好在他们都是经过解放战争摔打的年轻人,比起当年的风餐露宿,寒冷对血气方刚的他们来说,真算不得什么,抗抗就是一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回忆起初到丹东,到处都是红色的标语,喇叭里放送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辆辆军车满载着军人和物资穿梭而过,一队队热血沸腾的士兵整齐列装,待命出发。部队那几天的伙食都是白面馒头和饺子,酸菜饺子!丹东的大妈和大嫂们抬着装的满满的大簸箩冻饺子,在营地的大锅里点火烧水煮饺子……这种景象让很多小伙子都看傻眼了:为啥那么多饺子放在一起都不粘?父亲说那是他第一次吃酸菜饺子,那个香味几十年都忘不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铁原阻击战点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铁原是我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攻破,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朝鲜整个战场的形势可能都会逆转。彭德怀总司令命令傅崇碧率领的第63军,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在铁原坚守15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5月的铁原阻击战,是父亲所在的63军187团入朝参加的一场与敌人殊死拼杀的最惨烈的战斗,用全军2万多人的数量,硬生生拖住了敌人在精锐铠甲包裹下的5万多人,是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在敌众我寡的这场战斗中,他们把战术运用到了极致,敢于将自己的力量化整为零,最终成功扭转战局。这场战役让63军一战成名,让世界看到了这就是中国的轻步兵之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场战役中,父亲讲了他们的一次急行军,让我永远也忘不了。部队要在指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位置,战前动员时,团长命令:扔掉一切不必要的物品,只带武器弹药和干粮,连行李都不带了。当时很多战士都保留着几件非常实用的战利品,像鞋子,饭盒,羽绒睡袋等等,虽然不舍,也都坚决的扔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急行军开始了,志愿军所依靠的就是两条腿。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下,父亲说记不清走了多久,就是从夜晚直走到到第二个夜晚,因为白天要躲避敌人的战机轰炸,部队也需要短暂的休息。行进间只有指挥员简短低沉的命令,以及杂踏的脚步声,有些战士走着就睡着了,但是脚步没有停下,直到脚下一绊,人又忽然醒了过来。为了抄近道,志愿军在朝鲜向导的带领下,专走山间的近路,但也是险路。遇到六七米的断崖,指挥员一声跳,没有一个战士犹豫不决。大家用绳子捆紧枪支弹药和干粮,一个接着一个跳了下去……到了阻击地点,放下一身的疲惫,第一时间修筑战壕,做好战前必要的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阻击战开始了,层层包围上来的联合国军和美军不仅在人数上是志愿军的数倍,还有英国派出的王牌部队,火炮1500多门、300余辆坦克,还有空军的火力支援。而我军只有一个军部直属的炮兵团和一个总部加强的火箭炮营,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天差地别。父亲曾形容“鬼子的炮弹像下饺子一样掉下来,阵地上的土都能烧起来!”当阵地失守时,有战士宁死不降,他们或是跳崖,或是拉动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屡见不鲜,63军的将士们硬是靠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怕死的精神,顽强地顶住了敌人近百次的进攻,并反败为胜,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扭转了战局!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增添了光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场战役结束后,父亲失去了很多熟悉的战友,整个师减员过半,有一个排到最后只剩下了三个人,但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和联合国军也在满山遍野留下了数不清的尸体,失败让他们开始怀疑人生。因此在铁原阻击战之后,联合国军看见进攻无望便停止了进攻,三八线以北也恢复了暂时的稳定,敌我双方都进入了休整状态。</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面两图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受伤的战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兰州上小学时,借了同学的一本小人书,说的是一个志愿军战士在作战时身负重伤,和部队失去了联络。他靠着吃野果,喝沟水,顽强的爬行了七个昼夜,终于看到了部队的营地,他折断了一根树枝,把自己的衣服挂在上面,不停的摇晃。战友看到后,怕是敌人有诈,出动了几十个人,分了几路包抄过去……当战友们看清楚他就是那个失去联络的战友时,大家都惊呆了:只见他满身血迹斑斑,身下的军衣几乎都磨没了,身上的伤口已经布满了蛆虫……父亲看到这本书不禁失声大叫起来:这是我的战友,随即父亲的眼眶就湿润了。那时我年纪小,少不更事,小人书老老实实的还给了同学。若放在现在,不管用什么代价,我也要留下那本小人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十年代,父亲和我聊天时,又回忆起了这段往事,那时父亲还记得战友的名字,只是我粗心,将他的名字忘却了。父亲说,战友当年受了那么重的伤,不知道有没有截肢,不知道成家了没有,不知道还在不在。父亲用了好几个“不知道”,道出了他对战友的牵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的受伤和脱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朝鲜时,部队发了一套新军装,父亲很珍视,一直没舍得穿,他是想着要留在回国时穿呢,就用一个包袱皮包着,睡觉时当枕头用。之后的一次作战,父亲的同班战友光荣牺牲了,而他的新军装和父亲的一样还静静的躺在包袱里。父亲想不定哪一天我也会牺牲,第二天他就穿上了新军装。就在部队阵地转移时,一颗敌军子弹击中了父亲左大腿的后面,万幸的是没有伤到骨头,是个穿透伤,鲜血哗哗的流淌出来。战友们将父亲拖到隐蔽处,卫生员也立刻跟了过来。只见他拿着一把剪子,呼啦一剪子下去,就从裤脚剪到了大腿,接着卫生员用一个棉纱条蘸了盐水,从伤口的一端塞进去,另一端抽出来,来回几次清理,然后再上药包扎。这是因为没有消炎药,迫不得已采用的办法。父亲说中弹的那一刹那,他只是觉得腿上像是被人用棒子打了一下,木木的,腿一软,人就倒下了。卫生员用棉纱条给他消毒的时候,那才是钻心的疼!要不是几个战友摁住他,他一定能蹦起来。包扎好了伤口,父亲由四个朝鲜大叔抬着担架,一路颠簸,终于在晚上到了伤员集中的村子(轻伤员是留在朝鲜治疗和养伤的)。可是,在进村时,却听到了不远处有很奇怪的对话声音,四人立刻停下了脚步,再听,终于反应过来:这里已经被美国鬼子占领了!四人立刻掉头,抬着父亲玩命的飞跑,也不知跑了有多远,感觉应该安全了,四人也瘫倒在地了……父亲常说,多亏了那几个大叔,要不是他们,我说不定就“光荣”在朝鲜了。我说,你不一定就“光荣”了,没准儿是成了战俘呢,父亲立刻正色道“那还不如光荣了”!我理解他,“光荣”了是荣耀,做战俘是不光彩的。那次虎口脱险,一是美国鬼子大意轻敌,村口居然没有布置哨兵;二是四位朝鲜大叔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志愿军的兄弟情谊,这才让父亲平安脱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朝鲜的两年多时间里,父亲究竟参加了多少次战斗,他自己也记不清了。那时父亲也就二十多岁,又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的洗礼,无论岁数还是战场经验,都是当打之年。每当他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冲进枪林弹雨的时候,他们并不确定自己会不会牺牲,这些战斗是否能让祖国不再遭受欺凌, 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向死而生。因为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胜利,就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主席的指挥下,从胜利走向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于抗美援朝这一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毛泽东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中国军队在世界上站起来了,也就是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站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彭德怀说:不打则已,一打就必须要打到底!几百年来,西方侵略者在东方的海岸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征服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正如毛主席所说,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顽强品格。这一战,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这一战,再次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终于这盛世如他们所愿,七十多年和平的阳光照耀在华夏大地上,我们每一个享受这盛世的人,应该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建设好她,保护好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4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总政治部确认抗美援朝烈士共有197653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在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里,经受住了战争的洗礼,光荣的荣立三等功一次,由入朝前的班长成长为连指导员。在烽火硝烟的间歇里,父亲学了一些简单的语文和算数,由一个文盲到能粗略的看懂战地简报。战争的熔炉,让他由一个因天灾人祸而失去家园、失去母亲和亲人的流浪儿,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军人,一个严于律己的共产党员,一个掌握了一定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下图左边是195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颁发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右边的是朝鲜颁发的三等功银质奖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2011年7月堂侄来陇西时拍的照片。父亲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共获得八枚奖章和纪念章,不知何时丢失了一枚(好像是带有和平鸽的那一枚),还有一枚那时在东北小弟手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在小弟手里的那一枚</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小时候在发小丽华家里看到过这样的搪瓷缸子,就问父亲我家为啥没有,是没有给你发吗?父亲说回国时都发了,而且不止一个,咱家的早就被你们废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说在朝鲜从第二年开始,就能经常收到国内的慰问品,有信,小工艺品,袜子,鞋垫,红领巾,还有香烟和烟丝,父亲就是在那时学会了吸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读慰问信是最快乐的时光,那时连队里文盲很多,能读信的战士有时会趁势拿糖,在大家伙的“武力”攻击下又不得不乖乖就范。大家自觉的围拢在一起,倾听着每一封信件,来自祖国的亲切的关怀和热情的赞颂让每一个人都倍感温暖。承载着慰勉与牵挂的信件,将志愿军战士与祖国人民紧密相连,既给他们增添了必胜的决心,也让他们更清晰了身系祖国安危的责任重大!战士们都将慰问信视若珍宝,贴身珍藏着,不会想看不看得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下面两图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3年9月,父亲随部队回国,驻防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由以前的野战军转为工程兵,参加热火朝天的祖国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一名军人,父亲恪守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战争年代他做到了不怕流血牺牲,杀敌奋勇当先;和平年代,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名利不争不抢。他说,一想起在朝鲜牺牲的战友,他就觉得自己很幸运,应该知足,没有什么可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父亲转业之前,风华正茂。</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耄耋之年的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的一生虽然平凡,但也有闪光的时刻。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他毫不退缩,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里,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为我的父亲而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写到这里,又想起一件往事,2002年,我的侄子要写一份参军入伍申请书,他正琢磨该怎么写呢,我建议他就从你爷爷和你父亲都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写起吧,他说写我父亲我还能写写,可怎么写我爷爷,我哪里知道啊。我脱口就就来了:你爷爷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度过江,抗美援朝复过伤……侄子却笑起来:姑姑你也太能吹了。看来,小的一辈对爷爷的了解远不如我们,这也是我这下此篇的缘由之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73周年纪念日,用我所知道的有限内容做成此篇,纪念父亲这段难忘的时光,也想告诉他,在世界和平遭遇挑战和破坏的当今,我们的祖国是世人都羡慕的安宁和谐之国家。谁要想破坏我们的和平,挑战我们的底线,那迎接他们的,不仅有猎枪,还有东风“快递”等大杀器,更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钢铁长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父亲在天堂安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谢发小建红的资料助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