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纽约圣约翰大教堂</b></p><p class="ql-block">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John the Divine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纽约曼哈顿晨边高地第110 街和第113 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1047号。</span></p><p class="ql-block">美国主教制教会(圣公会)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以其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而享誉全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号称</span>世界最大的圣公会教堂、世界第三大基督教堂。</p> <p class="ql-block">沿着W112St向东可以远望圣约翰大教堂正面。👇</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教堂,取名自《启示录》的作者—圣约翰。</p><p class="ql-block">在耶稣教所有名字前面带“圣”字的人,统称为圣徒,他们都是为宗教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的人。</p><p class="ql-block">圣约翰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是《约翰福音》、《约翰三书》和《启示录》的作者。</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出生在一个渔民家庭,年轻时他就加入了耶稣的门徒团队,他和耶稣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被称为耶稣所爱的门徒。他在耶稣的教导下学习了很多东西,并成为了一位重要的传教士和教会领袖。</p><p class="ql-block">圣约翰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写的四福音书,这本书记录了耶稣的生平和教导,对基督教信仰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圣约翰的福音书中强调了爱和仁慈的重要性,这也成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价值观之一。</p><p class="ql-block">圣约翰在传教和教会领导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在亚洲和欧洲,建立了许多教堂和信徒团体,他帮助教会解决了许多争议和问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p class="ql-block">圣约翰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神秘。他的节日在基督教教会中有多个日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圣约翰洗者的诞辰和圣约翰的纪念日12月27日。</p> <p class="ql-block">此座堂于1888年设计完成,1892年开工建设。</p><p class="ql-block">建造工作分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1)1892~1911年,由海因斯和拉法格设计,建筑风格为拜占庭·罗马式;</p><p class="ql-block">(2)1916~1941 年,主设计为克拉姆,加入了哥特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3)1945年至现在,仍未完工,教堂只建成了三分之二,剩余部分有南中厅旁的小教堂、西部塔楼、中厅和唱诗楼的屋顶等。</p><p class="ql-block">建设过程中,经历风格的彻底改变和两次世界大战的中断,至今仍在续建中。由于修建资金筹集问题,工程进展很慢。</p><p class="ql-block">教堂占地面积为一万余平方米,全长182米,相当于两个美式足球场的长度,规模宏大,几乎所有的砖石砌墙和彩色玻璃窗都是由德国、英国和爱尔兰过来的工匠修建。</p><p class="ql-block">主建筑全部为石结构,包括大门、门廊、主厅、中厅、小教堂、唱诗楼、主祭坛、施洗室、展览厅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使用中世纪建筑技术修建。</span></p> <p class="ql-block">教堂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教堂以繁复精美的石雕艺术所闻名。</p><p class="ql-block">西立面是主要大门入口,装饰最繁华。</p> <p class="ql-block">左门</p> <p class="ql-block">左二门</p> <p class="ql-block">中间门—天堂之门</p><p class="ql-block">为两扇青铜大门,每扇门高5.5米、宽1.8米、重3吨,是设计自由女神雕塑的法国雕塑家巴托尔迪的作品,由铸造自由女神的巴黎Barbedienne工坊精心制作。</p><p class="ql-block">该门由60面浮雕镶板构成,门外侧是圣经故事浮雕,描绘圣经旧约和新约中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门内侧是花、鸟和自然图像浮雕。</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方为圣约翰被七盏烛火围绕着的雕像。“七”这个数字在《启示录》中多次出现且格外重要,有着神圣、完满、祝福之意,教堂的建筑格局也大量使用到“七”这个元素:七座礼拜堂,分别代表早期移民纽约的七个族群。</p> <p class="ql-block">根据《启示录》预言,世界末日纽约市的境况,这些预言隐藏在大门两边预言柱的雕刻之中:布鲁克林大桥断裂、巴士掉入波涛之中、纽约证交所外人们惊恐奔走、蛇蝎毒虫涌出、大地开裂、世贸中心双子座以及帝国大厦等摩天大楼倒塌、大西洋海水涌入纽约市内……</p> <p class="ql-block">右二门是教堂入口</p> <p class="ql-block">右门</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上方的“玫瑰之窗”外观。</p> <p class="ql-block">教堂左侧面</p> <p class="ql-block">教堂右侧面</p> <p class="ql-block">哥德式建筑的尖塔特色</p> <p class="ql-block">后面的主厅外观</p><p class="ql-block">顶上为眺望天使Gabriel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自从路过圣约翰大教堂,看到几扇精致的石雕门、巨型廊柱刻有多尊圣像、墙上还有天使、神兽、动植物等繁复浮雕,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心心念念地想到里面,一窥这座精美建筑内部的神秘和惊艳,在那里小坐一会儿,感受教堂空间的肃默和宁静。</p><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5日下午请女儿帮忙买了一张12美元的票,我得以如愿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步入教堂内,眼前矗立着高高的巨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教堂主厅最高点53米,内拱顶高近38米,宽44米,相当于12层楼的高度,令站在地面的我深感渺小而心生敬畏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玫瑰花窗</p><p class="ql-block">位于教堂正门上方,呈放射状,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哥特式建筑特色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阳光穿透玻璃变成幽微的蓝光,弥漫在静悄悄的教堂里,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美国最大的玫瑰花窗就是圣约翰大教堂的玫瑰窗,巨大且华美,直径12米,由一万多片彩色玻璃拼接而成,其中心的基督像高1.7米。</p> <p class="ql-block">玫瑰花窗也是圣约翰大教堂Logo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巨型彩绘玻璃描述着许多圣经里的故事及人物。</p> <p class="ql-block">53根巨型圆柱分四排列,把中殿两侧分为14 个不同主题的壁凹间,布置成历史区、主教区、律师区、教育区、布道区、艺术区、出版区、医疗区、教会生活区等14个区,以纪念不同职业和人类之伟大。</p><p class="ql-block">每个隔间都有彩色玻璃窗带有各种宗教及世俗形象的场景,其中包括一台1925年原形电视机、一副人类骨架、圣乔治与龙,以及正在雕刻大卫的米开朗基罗,挂在壁凹间的“使徒行传”壁毯是根据拉斐尔16世纪的绘画制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南廊及隔间</p> <p class="ql-block">北廊及隔间</p> <p class="ql-block">诗人之角</p><p class="ql-block">是纪念美国的文学大师,他们的名字镌刻在地板上的石制铭牌之上,得享荣耀的作家包括:马克·吐温、华盛顿·欧文、埃德加·爱伦·坡、艾米莉·狄金森、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F·斯科特·菲茲杰拉德、纳撒尼尔·霍桑、赫小曼·梅尔维尔及格特鲁德·斯坦……</p> <p class="ql-block">巴贝里尼挂毯</p><p class="ql-block">1644年至1656年间,在罗马<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皇御用织布机上织成的,与《圣经》故事有关的,出自名家之手的</span>挂毯,是这座大教堂收藏的最珍贵的藏品之一,它们以崇高的风格表达政治和精神信息,是罗马巴洛克风格的“编制纪念碑”。</p><p class="ql-block">2017年,大教堂为庆祝纺织保护实验室长达数十年的工作完成,举办了两次展览,旨在加深对其图像和历史背景的理解,从那以后,大教堂重新安装了这两块挂毯。</p><p class="ql-block">《基督的一生》</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展示了基督教信仰的中心主题,从耶稣诞生到复活。</p> <p class="ql-block">《圣彼德钥匙托运》</p><p class="ql-block">在这一幕中,耶稣向圣彼得赠送了两把钥匙:一把象征着地上的权威,另一把则象征着天上的权威。与此同时,耶稣告诉他:“你是彼得,我将在这块岩石上建造我的教堂。”彼得将成为第一位教皇,从而成为教皇乌尔班·维尔的前任,他在这幅挂毯系列制作时掌权。挂毯强调的过去和现在的联系,右边是圣彼得大教堂,左边是摇摇欲坠杂草丛生的罗马废墟。</p><p class="ql-block">边界上的卡通图案代表着信仰(左)、希望(右)和慈善(下),上面的卡通画展示了蜜蜂驾驶犁车,这是巴贝里尼家族最受欢迎的图案,以表明这个家族为改善罗马而付出的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四角有三只蜜蜂象征基督徒的勤奋团结,是巴贝里尼家族的家徽。</p> <p class="ql-block">十字中区的穹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覆盖十字中区的漂亮浅色圆顶,最初是由美籍西班牙建筑大师拉斐尔·瓜斯塔维诺在1909年设计和建造的,它由重叠的、自承重的赤土陶瓦构成,作为临时穹顶而建立,仅用15周即告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该圆顶的直径接近40.5米,横跨了十字口四个花岗岩拱门,并界定了教堂的十字翼交叉处,在竖立塔楼后,它将被拆除。</span></p><p class="ql-block">十字中区的穹顶设计留下了一个让后期建筑设计师制作方案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1916年,在建成仅7年后,这座规模宏大的圆顶(同类建筑中最大的)被逐步夷平,并相继实施了多次修缮工作。</p><p class="ql-block">拉尔夫·亚当斯·克拉姆提出一种激进的不同风格来完成大教堂,并以法国哥特式建筑为基础进行设计。克拉姆最初计划包括两个向外突出的大臂,这样整个建筑就会形成十字形。当所有的工作都完成时,圆顶将被一座巨大的中央塔楼取代。但到1936年绘制图纸时,他意识到可能没有巨大的尖顶可以直达天堂。</p><p class="ql-block">后续的几次设计旨在用不同大小的塔楼或尖顶来补完这一交叉空间,包括一些拆除临时圆顶的方案。</p><p class="ql-block">拉尔夫·亚当斯·克拉姆于1942年去世,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与各种合作伙伴的合作仍在继续。他们于1967年提交的计划比克拉姆1936年的计划更经济,它将现有的圆顶完美的融入了设计中,而不是隐藏它,并促成了克拉姆的法国哥特式风格和海因斯、拉法格的拜占庭罗马式风格之间的折衷。</p><p class="ql-block">但60年代的社会动荡,要求将资金分配到其他地方。1967年就在这幅建筑图纸被确定日期的几个月后,多尼根主教宣布,用于完成大教堂的资金,将用于哈莱姆区的住房和社区项目。</p><p class="ql-block">至此,圆顶一直没有被中央塔楼所取代。</p><p class="ql-block">作为在这里的匆匆过客,我希望建筑师们早日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现,在女儿就读哥大期间,能亲眼目睹这幢美丽的建筑完美呈现。</p> <p class="ql-block">修复的穹顶外观</p><p class="ql-block">教堂自1892年起建造,建筑工程时断时续,百年来,“临时”穹顶在历经四季与气候变化,已经出现退化和渗水问题,更在2001年因火灾而遭到毁坏。</p><p class="ql-block">近期,经过耗资1700万美元,历时三年的艰苦作业,大教堂穹顶的赤陶土瓷砖已然修复,并添加了一个铜质圆顶,为历史悠久的旧穹顶提供了永久性的防水和隔热性能,并改善了结构的完整性。</p><p class="ql-block">新的穹顶可以维持百年,直至尖塔的建造完成。</p> <p class="ql-block">中厅有一精心雕刻的大理石布道坛。</p> <p class="ql-block">两个镀金柚木祈祷柜是暹罗国王1930年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两侧唱诗班区的阶梯座椅原为德国15世纪教堂唱诗班所用,由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捐献,是美国罗马式建筑最佳范例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共有七部管风琴,其中主厅上方的巨型管风琴是美国的国宝,共有151个音栓,8514根音管以及四个手键盘和脚键盘,七分区,电动气动操作仪表系统,规模之大世界罕见。</p> <p class="ql-block">主建筑最东端大厅</p> <p class="ql-block">祭坛四周有八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其石材是在缅因州的Vinalhaven岛开采,每根直径约1.8米,近17米高,重130吨。</p><p class="ql-block">两尊3.7米的大烛台,由Manning主教于1930年奉献,是由纽约时报创建者及发行人Adolph Ochs捐赠。</p> <p class="ql-block">两只彩釉珐琅花瓶是1926年日本天皇Hirohito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主建筑的中心竖立一座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耶稣像。</p> <p class="ql-block">祭坛两侧和后面环形排列着七个以圣徒命名的小教堂,里面<span style="font-size: 18px;">供奉着有关圣徒、十字架、布道台…</span>是纪念19世纪末20世纪初定居美国的七个移民团体,其建筑风格包括诺曼底式和文艺复兴盛期式等各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施洗室有一雕刻精美的大理石受洗池。</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的音乐好听且有感染力,歌声回荡在整个教堂。</p> <p class="ql-block">位于圣约翰大教堂旁边的小花园,<span style="font-size: 18px;">修建于1908年,</span>天气晴朗的时候特别美。</p><p class="ql-block">花园中央为和平喷泉(Peace fountain),1985年由格雷格·怀亚特D亚特设计。</p><p class="ql-block">基座为生命DNA的双螺旋结构,螃蟹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太阳面向东方,暗示阳光与生命;喷泉运转时,四道水流顺着自由基座降落,形成漩涡,象征地球原始的混乱。通过大天使圣米歇尔斩首恶魔撒旦后,拥抱代表和平的动物九角长颈鹿,<span style="font-size: 18px;">描绘“善与恶”的斗争</span>。</p> <p class="ql-block">《自由之环》</p><p class="ql-block">喷泉四周围栏由青铜的绳索和动物组成。</p> <p class="ql-block">花园一圈由纽约市中学生创作的雕塑,这些雕塑描绘了各种主题:从名人偶像到动物以及神话野兽等,所以花园又称为“儿童雕塑花园”。</p> <p class="ql-block">《无家可归的耶稣》</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真人大小的青铜雕塑,耶稣躺在长椅上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宗教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教区住宅</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大教堂真的是艺术与历史的瑰宝,对于热爱建筑和崇拜历史的人,对于喜欢欣赏纯美风景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必游之地。</p><p class="ql-block">“海纳百川,有容乃大。”</p><p class="ql-block">尊重他人的信仰,包容他人的观点,欣赏不一样的人生,感受心灵的洗涤,愿世界和平稳定!人民安居乐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