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督促孩子们完成周末作业,带上生我的和我生的,出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罗店镇,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我知道我没走错路。罗店镇往前开个两三百来米就到双龙洞景区的停车场了。你可以把车停在这里,坐景交车上山,也可以直接把车开到二仙洞停车场,这里是山上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停车场,不管停多久,停车费都是10元。</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买了票。成人80元,儿童(1.2-1.5米)和60-70周岁的老人只需半票。景交车大人40元,儿童20元。</p> <p class="ql-block">具体景点名字可以看门票说明。</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以为双龙洞只有一个洞,实际上是一个溶洞群。全程有8个景点,景点比较分散,所以换景点得坐景交车。</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仙瀑洞</p><p class="ql-block"> 这个洞最大的特点是狭长,洞顶很低,好多地方高个子的人容易撞头。不知是地理位置太过偏僻还是时间不凑巧,洞里的人很少,几乎看不到其他人,连个工作人员都没有。如果不是一家人一起来,我估计不敢独自进去。与我们同行的还有一位男士,他始终跟在我们后面,我们走他也走,我们停他也停。我妈让他先走,他只是摇头,也不往前走,估计也是心里害怕吧!后来等车时听说这里有蝙蝠,难怪我的手摸过栏杆后,有一股难闻的尿骚味。</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朝真洞</p><p class="ql-block"> 这里真没什么好玩的。我和妈妈在半山腰的亭子里休息,爸爸带着两个孩子上去的。他们回来说那里就一个很浅的洞,里面放着三座菩萨。</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双龙洞</p><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课文中的地方了。我不禁与叶圣陶老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进行了一番比较。</p> <p class="ql-block"> 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与叶老说的“盘曲而上”一致。由于我们是秋天去的,而叶老是春天去的,所以看不到叶老所说的杜鹃和油桐的盛景。至于叶老说的沙土呈粉红色,我们怎么找都看不到,看来看去,这些土壤的颜色都与我们杭州富阳的差不多。难道是我们对粉红色的定义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叶老说“一路迎着溪流而上”,可我并未看到连续的溪流啊!水是有不少,但有些地方断了,有些地方是池子,难道这就是叶老所说的“时而宽,时而窄”?不过,这里的环境很清幽,适合修心养性。池子里的水不知是本身就是绿的还是树影倒映的缘故,整个池子如翡翠般碧绿,偶有几条红色的鲤鱼浮现,使得画面清新又灵动。虽然主色调是绿的,但红色的鱼,黄色的叶,把这块绿玉打扮得清新脱俗,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期待中的画面终于呈现在眼前了。一个超级大的洞口像一个罩子般趴在地面上,上面写着“双龙洞”三个大字。这就是外洞,我还以为只是个洞口呢?对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我很疑惑。叶老说是因内洞的洞顶有两条蜿蜒的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由此而得名;而我按叶老说的一直在内洞找,直到来到冰壶洞,我都没找到那两条龙,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是洞口那两块凸起的石头,看起来像龙头,才取名双龙洞。到底哪种说法才是正确的?我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 再说说孔隙吧!叶老说孔隙容得下一只两人并排仰卧,再也容不下第三个人的小船进出,进出都是由工人拉住一头的绳子。但我们看到的是可以躺六七个人的船,同时可以进出三艘船。而船并非是人工拉的,而是装上了电动设备,一按按钮就可以几秒钟到达内洞。躺在船上进洞的感觉倒是跟叶老说的一致:躺在小船上,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若是抬头或是缩脚,真有可能会撞伤自己。大石头就近在眼前一两寸的地方,压抑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 来到内洞,这里虽比外洞昏暗,但有灯光的照射,洞内倒也明亮。如今的各方面条件好了,科技感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洞内不再像叶老先生说的那样一团漆黑,得提着煤油灯照明。但凡溶洞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些奇形怪状的石钟乳和石笋,只是这里的灯光不像桐庐瑶琳仙境和富阳富春桃源通天飞瀑、碧云洞里那样五颜六色。这里的灯光基本上是为了照明,只有少数地方有彩灯效果。洞内的卫生不错,虽是洞内,却还是感觉宽敞白净,让人看了很舒服。</p> <p class="ql-block"> 沿着内洞一直走,可以到达冰壶洞,这里的范围不大,几乎一眼看到底。我们合影留念后就出了洞。</p> <p class="ql-block">章晨烨</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去了金华双龙洞。妈妈开着车,经过山路十八弯,来到了景区停车场。买好票,我们就排队坐景交车来到了双龙洞。 </p><p class="ql-block"> 双龙洞是一个溶洞。它为什么要叫双龙洞呢?因为洞口有两块凸起的石头,像两个龙头,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双龙洞分为外洞、孔隙和内洞。外洞大而宽敞,在这里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也绰绰有余了。检好票,我们来到了孔隙处。经过孔隙,需要坐船。 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需要坐船进去的溶洞。我们躺在船上,真的像叶圣陶老先生说的那样,从后脑勺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躺好了之后,工作人员按下按钮,船就开动了。我看到了一块大大的石头,好像就要压到我脸上了一样,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我更不敢抬头,就怕万一一抬头就会把鼻子给撞伤了。没过几秒钟,我们就来到了内洞。内洞很大,大约能容下五千个人。里面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钟乳和石笋,什么千奇百怪的样子都有,有海龟探海,有小龙宫殿,还有倒挂蝙蝠等。沿着内洞,我们来到了冰壶洞,在那里合影留念后,就走出洞了。</p><p class="ql-block"> 你们觉得双龙洞好玩吗?</p> <p class="ql-block">章晨依</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炎热的天气,依然阻挡不了我们出去游玩的脚步。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来到了金华的双龙洞。</p><p class="ql-block"> 过了罗店,我们上了山。沙土虽然不像叶圣陶老爷爷说的那样是粉红色的,但是,我觉得依然美丽。公路像蛇型一般紧贴着山弯弯曲曲的,上山时我们都晕车了,真可谓是山路十八弯呀!随着盘曲而上的公路,我们来到了景区停车场。妈妈买好票,我们乘上了景交车,前往双龙洞。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们沿着小路,走过溪流,上楼梯,来到了双龙洞口。哇!洞口好气派呀!洞口的左壁上刻着“双龙洞”三大个字,正中间刻着“三十六洞天”。洞口就有这么气派了,那里面是不是更让人惊讶呢?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走进了外洞,去一探究竟。外洞果然不负众望,真的像叶圣陶老爷爷说的那样: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全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p><p class="ql-block"> 欣赏完外洞,就要到内洞里去瞧一瞧。怎么才能进入内洞呢?原来,我们是要乘坐小船,穿过孔隙,才能进入。我怀着兴奋的心情,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了一声“行了”。工作人员按下按钮,就慢慢移动。我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这真像叶圣陶老爷爷说的那样,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p><p class="ql-block"> 没过一会儿,我们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内洞非常宽敞,比外洞大多了。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和石笋,特别美丽。他们可都是有名字的哟!有的叫海龟探海,有的叫小龙宫殿,有的叫将军腿……各式各样的名字,数也数不清。往内洞深处走去,我们通达了冰壶洞。刚走进去“哗哗哗”的水声,穿入了我的耳朵。那是什么?我登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母子瀑。它真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觉。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出口。</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去了仙瀑洞、朝真洞、鹿女湖、桃源洞、二仙洞……各式各样的溶洞,让我体验到了梦一般的美感。</p><p class="ql-block"> 落日的余晖,拂过山头,我们踏上了返程。翻看着手机上的照片,我的心中充满了怀念与感动。双龙洞的美景,如同画卷一般在我心中展开,我会想念这个地方,想念这里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金华观和桃源洞。桃源洞还好,其他的也就这样吧!</p> <p class="ql-block"> 出了洞,回到进来时经过的小广场,我们与叶圣陶老先生的铜像合了影,欣赏了朱元璋的题词,参观了非遗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返回停车场时,顺带游了二仙洞。洞里有个酒窖,对酒有兴趣的人可以买一壶回去尝尝。</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游玩,感受最大的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果我们不亲身游历,怎么能发现现实与课文的距离?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要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己体验过的才是离真相最近的地方。日头渐渐西斜,我们也踏上了返程的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