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这是罗曼·罗兰说的,的确,随着读书的深入,我看到了自己。由清晰变得模糊,又从模糊,变得清晰。</p><p class="ql-block"> 从别人那里,我找到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不少老师上课用‘小蜜蜂’扩音器,一方面说明老师‘讲’泛滥成灾,讲得中气不足了;另一方面,老师的话,要用扩音器才能保证全体学生听到,临时起来回答的学生,伙伴们怎么能听得清楚?”</p><p class="ql-block"> 班上的一些老师,也带“小蜜蜂”,声音是大,听课的时候,却觉得有些刺耳。如若节节都如此,该是多么难过?</p><p class="ql-block"> 想到三年前,刚双班的时候,三班,也成了我的责任田。这份田地,可是出了名的不好耕种。我是有严重咽炎的,又不能大声说话。对于这样的班级,不大声说话,哪能镇得住?我想过用“小蜜蜂”,但很快,这个想法就消失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尽量调整课堂节奏,使劲浑身解数,让自己的课堂活泼生动,且发挥我极大的赞扬功能,慢慢地,我的声音渐渐小了下来,且固定在一定的高度上。有老师诧异,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莞尔一笑。我发现,当我声音大的时候,周边的声音也大,声音小时,周边的声音,也小。再次想到,如若声音大能够掌控一切的话,驴应该能够统治世界!</p><p class="ql-block"> 但愿,你我都懂得!</p><p class="ql-block"> “没有了‘专心听讲’,课堂效益几乎无从谈起。所以,家长告诫孩子‘上课要专心听讲,老师们告诫学生‘上课专心听讲’。不能不遗憾地说,不要拿‘专心听讲’为难孩子了。”</p><p class="ql-block"> 读这些文字,内心变得柔软,甚至是惭愧。因为我也常常告诫孩子们要“专心听讲”,当他们开小差时,我也曾火冒三丈!但从来没有想过,为何会开小差,仅仅是他们自律性差吗?</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不仅于此。就像春节晚会,无论多精彩,总有喜欢的节目,总有不喜欢的节目。犹如语文这个学科,有些孩子本身不够喜欢,加上老师讲得无趣,凭什么要求孩子40分钟正襟危坐?同理,作为成人的我们,面对各种会议,各种培训,就一定保证从开始到结束,大脑不走火?</p><p class="ql-block"> 不穿同样的鞋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当懂得这些,对别人,就会少一些苛责,对自己,则多了一份反思与践行!</p><p class="ql-block"> 当然,习课堂,很好地避免了这些。心里更加憧憬。愿所学,皆化为习得,以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