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3日上午,吉林省教育学院郭伟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新课标背景下科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培训课程分享。</p> 专家简介 <p class="ql-block">郭伟老师是吉林省科学教研员,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读教育博士,吉林STEM 教育入库专家,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物理教育、课程与教学论、STEM 教育、荣获 2018 年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科院第十一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p> <p class="ql-block">在课中郭伟老师阐明了跨学科概念:从知识层面看,是在所有科学领域都有所运用的主要概念,是学科间共通的上位概念性知识;从思维层面看,是一种反映科学本身的上位思维方式或工具。</p><p class="ql-block">在如何设计跨学科概念教学中,提出要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以“概念系统→目标系统→任务系统→问题系统→评价系统”为核心的跨学科概念教学模型,要求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认识跨学科概念到形成跨学科概念,继而学生能够运用跨学科概念。</p><p class="ql-block"> 关于围绕核心概念开展教学,并用《碳循环》的课例进行了详细说明。</p> <p class="ql-block">23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刘中光老师为我们做了题为《面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科学教育——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路径》的培训课程分享。</p> 专家简介 <p class="ql-block">刘中光老师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培训专家,国家级科技辅导员,长春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长春市骨干教师。近年来前往北京、陕西等地做专题培训讲座二十多场,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次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p> <p class="ql-block">刘中光老师和我们分享了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并针对2017版科学课程标准与2022版课程标准有哪些新的变化和我们进行了深度的交流。新版课标主要体现出哪些特点?对教学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刘老师通过多个实际教学案例向我们阐述了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研究这些内容将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实施科学教学。</p> <p class="ql-block">课程结束后,学员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培训课程很充实,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在今天两位专家老师的倾囊相授下,感觉新版课标并不那么难懂,对科学核心素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于如何基于新课标,设计好科学课、上好科学课有了更深的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