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展风采,赛教促成长—咸阳市高新一中初中部政史地教研组赛教活动

Slience

<p class="ql-block">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教育是渡人之船,交流是乘风的帆,赛课是清风几许,推我们走的更深更远。为进一步践行新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教学研讨水平。咸阳市高新一中初中部政史地教研组在第8周开展了组内赛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有特点,有亮点。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等方面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今天让我们一睹赛教教师的风采吧!</p>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赵雨涵老师用图片与故事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知道“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从而了解战国的形成与开始的标志;通过研读课本是学生知道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和特点。从秦国为什么能成为最大的诸侯国引出商鞅变法,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商鞅变法的内容,通过内容讲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商鞅变法在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都达成了什么样的目的;通过合作探究,使学生领悟商鞅变法的影响及商鞅的精神。通过课本阅读,使学生识记都江堰的修筑时间、谁修筑的、两大系统和三大主体工程;利用都江堰航拍图讲解每个工程的作用以及都江堰对成都平原的影响,使学生看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探寻新航路》一课,赵洁老师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经过和影响这三方面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以郑和作为导入,联系旧知识,接着展示史料引导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在讲述新航路开辟过程时,展示世界地图并将学生分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小组,让他们根据课本内容小组合作,找到四位航海家路线,并让学生上来描绘航海路线,讲述他们的航海故事,了解航行历程的困难,感悟航海家们坚持不懈的航海精神,最后学生根据史料结合课本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小结部分将探寻新航路和郑和下西洋进行对比,结合近代四次侵略战争让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国家提出发展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并以此激发学生长大后积极投身于海洋事业,为实现海洋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  《网上交往新时空》一课,吴卓老师以热门影片《孤注一掷》为教学背景,贯彻“一案到底”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网上交友的特点及影响,学习如何慎重结交网友。在课堂中运用人物档案分析、小型辩论赛的环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人物档案分析环节锻炼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在辩论赛的环节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得到能力的提升。另外,通过课外拓展环节增强学生的反诈意识和法治意识,充分发挥道法课堂的教书育人作用。</p> <p class="ql-block">  姚超颖老师上的《法治政府》,这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乱停车现象为主线,贯穿整堂课,采用议题式教学法,以“析一起冲突,看法治政府”为总议题,子议题一为“从治理乱停车现象,感受为人民服务”;子议题二为“从教科书式执法,思法治政府建设,围绕议题多维度的设置具有思辨性的问题,课堂环节紧凑,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学生参与度高,在思考与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感受政府的为人民服务和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做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增强学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并积极为政府建言献策。</p> <p class="ql-block">  冯雪老师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气候的要素之一降水,首先以福建和甘肃的房屋特点导入,接下来讲了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我国降水的极值,其次介绍了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理解我国降水在时空分布方面极其不均匀。最后根据我国的干湿状况划分了我国的四大干湿区,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四大干湿区的年降水量、植被类型、农业类型、分界线。本节课课堂完成度较好,能较好把握好重难点,学生互动较好,能运用好小组加分进行学生的评价,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  《诚实守信》这节课白博老师围绕诚信的定义与内涵、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践行诚信展开,过程中引入相当的视频和文字材料,采取正反论证的方式辅助学生更深地理解诚信对于个人、企业乃至社会国家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诚信问题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授予践行诚信的方法,教育孩子们诚信问题不只在于说更在于行,启发学生认识说老实话不吃亏,做真实人才可敬!</p> <p class="ql-block">  《早期殖民掠夺》一课,李薇老师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早期殖民掠夺,首先以格雷岛的历史为导入,向同学们介绍了血腥的西方殖民掠夺缩影,接下来通过联系旧知以及史料讲了殖民掠夺的背景,其次通过地图以及浏览课本让学生了解了早期殖民的五个国家以及它们的殖民方式和地点,并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了三角贸易路线图的绘制。最后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了早期殖民给不同地区人民所带来的不同影响。</p> <p class="ql-block">  敖丽荣老师的《东西干湿差异显著》从我国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内容分三个知识板块进行学习。第一个板块是巜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从学生描画5条重要等降水量线的活动中,探究“降水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规律 、降水多和少的地区,以及形成原因”,问题串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读图、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将任务分给小组,组内合作交流后派代表进行展示。第二个板块是《降水的时间分布》,通过大量的图文资料和视频、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季节和年际两个方面进行学习交流。第三个板块是《四大干湿区》,通过表格的引导,提升学生整理和归纳的能力。每个板块都配有一个《巩固和应用》卡片,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这节课讲述的是袁世凯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复辟行径,以及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斗争。在教学中,胡雪瑞老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主题演讲、合作学习等,以北洋军阀的专制梦和革命党人的共和梦为两条主线展开,重点围绕袁世凯的复辟进行讲解新授。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通过对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明白中国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潮流不可逆性与中华民族对独立民主的不懈追求。</p> <p class="ql-block">  焦静静老师讲的是《中华民国的创建》,这一课是《辛亥革命》的延续,本课共三个子目的内容,其中“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则是辛亥革命的最终结果。本节课主要通过史料研读,让学生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使学生知道评价历史事件,要辩证地去看待。</p> <p class="ql-block">  《板块的运动》一课,侯美娟老师以汶川地震导入,引发疑问,进而进入主题;首先展示预习的四个问题,学生结合问题,完成自主预习;其次,引导学生认识六大板块以及板块运动对地貌产生的影响,并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两大山系形成、地中海红海变化等主题活动;最后结合火山地震分布图引导学生认识两大火山地震带以及火山地震的成因,并结合思维导图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p> <p class="ql-block">  赛教是一次灵魂的洗涤,赛教是一次诗意的修行,赛教是一次璞玉雕琢,赛课是一次化茧成蝶。本次赛课活动,既为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又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平台,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政史地组所有老师都能在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养的高效课堂中潜心学习,砥砺前行!</p>

学生

老师

教学

课堂

通过

赛教

降水

这节

诚信

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