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安边做过贡献的五位同志

党满义

<p class="ql-block">冯殿英,男,(1923~1968) 吴起县人,中共党员,多枚军功章获得者。</p><p class="ql-block">冯殿英早年在榆林中学上学时参加了革命,后被组织派到吴起县骑兵大队当战士,先后随军参加了解放三边、陇东、兰州战役。冯殿英当年在安边侦查敌情时遭遇危险,差点丧命,是安边群众保护了他。</p><p class="ql-block">1949年,冯殿英随西北野战军到达兰州,被组织分配到甘肃省玉门石油管理局工作。1957年调银川石油勘探处马家滩石油战区工作,担任油建大队调度室主任,他曾为祖国的石油建设做出了贡献。他任职时,没有忘记当年安边人民的恩情,1967年,他与定边县协调,将安边城市户青年吕占贵,党满义,王明德,雷长安,李生富等20多人招到马家滩油建大队当工人。</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 文革中造反派将冯殿英打成走资派,给他强加了许多不实之词,1968年初夏,冯殿英同志含冤自尽。</p><p class="ql-block">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冯殿英同志被平反昭雪。</p> <p class="ql-block">王三学,男,1940年生,定边县安边镇人,陕北及宁夏秦腔剧教练、导师。</p><p class="ql-block">王三学自幼酷爱秦腔演艺工作,14岁投师岳建明,卓登云学艺,经过努力,后成为优秀的武生演员。他先后在吴起、志丹、定边、盐池、阿左旗、贺兰等地的剧团工作,为宁夏,内蒙,陕北的秦腔剧传承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王三学同志品行端正,待人和蔼,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他将老祖先留下的秦腔技艺无私地传给了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王三学的弟子,银川秦腔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张卫东,在银川举办了为王三学老师拜师会,张卫东为王老师三拜三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夲次参会者有: 西安,延安,银川等地的艺术名家及王三学的弟子五十多人。</p> <p class="ql-block">王玉梅,女,(1922~1984) 堆子梁寨子村人,安边地区第一代优秀接生员。</p><p class="ql-block">王玉梅七岁时被父母送到安边城李氏家做童养媳,之后,王玉梅与李怀义结为夫妻。解放前,王玉梅积极支持丈夫李怀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p><p class="ql-block">解放后,王玉梅参加了新法接生学习班,成为安边地区第一代新法接生员。</p><p class="ql-block"> 王玉梅心底善良,态度和蔼,吃苦耐劳,收费低廉,技术高超,救了许多难产婴儿的生命,在安边及周边地区享有崇高的威望。当地50后,60后,70后的娃娃,多数都是她老人家接生的,大家一致尊她为“李妈妈”。</p><p class="ql-block">王玉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曾当选为定边县人大代表,安边法庭人民陪审员。</p> <p class="ql-block">马玉莲,女,(1932~2020年),安边镇水口村人,是任清元的老伴。马玉莲擅长剪窗花,刺绣布图案,做荷包及枕头顶子,喜欢唱红火歌曲,还有一套闹洞房的四六句子,她是典型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过去闹红火,八里河两岸两支红火队对唱比赛,马玉莲以嗓门宏亮,歌词滑稽,随机应变的方式,多次战胜了对方。</p><p class="ql-block">解放前夕,解放军三大队号召安边妇女每人给部队做一双军鞋,马玉莲心灵手巧,积极协作,她一个人给解放军赶做三双鞋,得到原安边县委和部队领导的表扬,称之为“拥军模范”。</p> <p class="ql-block">张泰,男,1942年生,安边镇西园子村人。小学文化,曾在马家滩油矿,安边机械厂工作,早期拖拉机发明者。</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小型拖拉机这种交通运输工具。那时张泰脑子萌发出自己制造小型拖拉机的念头。1966年,张泰利用铁匠、小炉匠的原始技术,认真钻研,克服困难,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晚上回家偷着研制,他与同伴高玉堂用了五十多个夜晚,制造出了有方向盘,有空转皮带结合变速器的小型拖拉机,经过调试、驾驶,自认为合格。1967年春节,张泰驾驶着自造的拖拉机,在安边街道、安边北大操场转了几圈儿,周边上千群众赶来观看,无不兴奋,大家拍手称快!</p><p class="ql-block">但是,当时有人认为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张泰遭到批判,并勒令强行拆毁。</p><p class="ql-block">1980年农村体制发生了变化,张泰自己办起了农机修造厂,他先后又造出了三台小型拖拉机。</p><p class="ql-block">现将张泰制造拖拉机的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p><p class="ql-block">第一台,1967年正月造,文革中被勒令拆毁。</p><p class="ql-block">第二台,1980年3月造,本人自用直至报废,(上图拖拉机照片就是党满义1980拍的)</p><p class="ql-block">第三台,1986年6月造,自用,1988年卖给废品收购站。</p><p class="ql-block">第四台1989年2月造,1990年以2000元的价格卖给郝滩村康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