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悟心经观自在(五)

雅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学悟心经观自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文/祥云</i></p> 聆听音频(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五)揭秘般若波罗蜜多</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经文六】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学悟六】“故知”的意思,就是因为受到《心经》法义的启发,此刻感悟到了、认识到了、觉知到了。觉知到了什么?觉知到菩萨所传妙法“般若波罗蜜多”的功德妙用确实很不一般,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一是大神咒,此法有无限的妙用,毫无障碍的妙用。二是大明咒,此法让我们佛性显现如光明万丈。三是无上咒,此法为最上乘者说,至高无上,无可超越。四是无等等咒,此法平等,无有高下,所有的众生都本自具得。总之,此法能“度一切苦厄”,除一切苦,能让我们永无烦恼,回归彼岸。对此,我们不要有任何疑问。为什么?因为“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为什么?因为“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p><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知道,《心经》妙法即是“般若波罗蜜多”,所以《心经》本身就是咒。只要你能够信解受持,通达法义,每读诵一次《心经》,你的自性功德与“波若波罗蜜多”的能量相应,你心与菩萨心相应,单从口中发出来的《心经》的声波,都具有自利利他的功德,不但对我们自身有无量的功德,而且对往生者的超度也有无量功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心经之法有如此殊胜,既然能除一切“苦”,那么能消一切“业”吗?其实,“业”本身就是“苦”,“苦”里面包含“业”。“苦”是妄心产生的错觉,“业”是妄心产生的障碍。但是,“业”又是自身因果的存在。所以说,万法虽空,因果不空。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境界有多高,所造之业不会消失,业果早晚会来,旧债必须偿还。那怕是诸佛菩萨也难逃因果。唐代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写到:“不见一法即如来,此则名为观自在;了则业障本是空,不了还需还旧债。”意思是说:生命中的一切皆是佛法,佛法的本质是空性,所以一切法都干扰不了我。而通达无我之法者,便如同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了知到业障本质也是空的,所以业障对他来说还是一个虚幻的存在,该受则受,才是心无所受,心无挂碍,便是度了一切业障之苦。反之,不能了知到业障的本质是空,就会被所造之业所干扰,要么内心会因为业果现前而产生障碍,要么身体会因为因果旧债而遭受痛苦。无论怎样,只有偿还旧债,因果才能算圆满。关键在于你的觉知,觉知到了心甘情愿,觉知不到痛苦难堪。所以,学佛修道的目的一定不要搞错,不是为了消业免罪的。古时候那些圣贤大德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因此,当我们知道一切苦难业障虽然是空,但面对苦难业障能够坦然接受,无瞋无怨,无忧无惧,才是一个真正的“远离颠倒梦想”的观自在,“度一切苦厄”的菩萨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六)般若波罗蜜多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经文七】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学悟七】姑妄认为,此咒不同于前面说到的咒。前咒指经文法义,此咒指“般若波罗蜜多”中的特定的咒语,即“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所谓咒语,是宇宙中的一种原始语言,是一种特殊能量,一般咒语是不解释的。但是,我们每当诵读到此,应该把此咒深深契入我们的菩提之心,“即说咒曰”的当下即刻想到:入本心,入本心,入了本心到彼岸,大家一起到彼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心经》的流传</p><p class="ql-block"> 菩萨讲完了《心经》,最后还要有所嘱咐,以作为这次“发言”的一个结尾。就拿现实社会来说,我们如果在开会中发言,是不是最后还要作一个简短总结或是重点强调呢?这样才能让发言更圆满,使结尾不唐突。于是,菩萨讲到最后,再一次告诉我们:开悟之法就是这样,舍利弗!每一位大菩萨和学佛之人,要深信不疑、持之以恒地去修“般若波罗蜜多”之法,学佛之要就在于此啊!菩萨发言完毕以后,宇宙中的大领导是不是要有所表态呢?当然如是。此时,释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出定进入常态,非常满意,非常高兴,对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发言给予了高度肯定:好,讲得很好!菩萨啊!你就是三世诸佛,悟道之法正如你刚才所讲,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跟我讲的一模一样。“般若波罗蜜多”之法就是要这么深入地去领会和实修。大家要有信心,严格按菩萨所讲之法去修菩萨乘,行菩萨道。我等诸佛如来,在这里为你们加油,给你们祝福啊!同时,释尊嘱咐舍利弗把这部经广传普传,以后会功德无量,照耀所有宇宙,造福一切众生,让其永具光明。</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心经》的核心是在讲心。心者,空性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告诉我们,自他不二,心相一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告诉我们,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世界即我,我即世界。“诸法空相”告诉我们,万法归心,万法归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告诉我们,心本是佛,心本是道。“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告诉我们,诸相本是非相,当下即见如来。“无无明”、“无苦集灭道”告诉我们,“生老病死”是一个骗局,世界及一切皆是假相。若能常悟常空,常能清醒,那么梦中一切幻境岂能迷惑了一个清醒的梦中之人呢?所以,从梦中醒来,便能“度一切苦厄”,此可谓“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就竟涅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编者:祥云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2023年10月15日</p>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