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翔随笔

路飞

<h1> “水煮沉浮”说水饺</h1> 如果问我中国食物中最喜欢吃什么,那一定是水饺。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小时候过年最盼一放鞭炮,二吃水饺,不吃水饺就不算过年。莫言在诺奖领奖时讲小时候吃饺子的事,我感同身受。长大后,我对吃水饺有了更深的体味:一家老小围坐一起,擀的擀,包的包,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年的滋味就在其中。<br> 据说味蕾是后天培养的,小时候喜欢吃什么,长大后还喜欢吃什么。比如烤地瓜、烤棒子,还有爆玉米花,等等,那里面有多少童年的记忆呀!但是,它们比起吃水饺就逊色多了——可以没有烤地瓜、烤棒子,但不能没有水饺。 <br> 我不仅喜欢吃自家包的水饺,还喜欢吃水饺店的水饺。每到一个地方我总要打听哪家水饺店出名,想去尝一尝。手工水饺当然好,速冻水饺也接受;品牌水饺固然好,无名水饺也能吃。比如上海的“龙凤”、沈阳的“老边”、郑州的“思念”,还有成都的“钟水饺”、香港的“湾仔码头”等都值得一吃,就是那些自己命名的什么“王大娘”“李大嫂”都吸引我。<br> 然而这些年吃水饺颇令我心生感慨。有一次我到一个城市开会,当地朋友请我吃饭,问我喜欢兔肉还驴肉。我属兔,当然不选兔肉;至于驴肉,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应该很好吃的,但我也没选。我问有好的水饺店吗,他说有,于是去了一家水饺店。你别说,真不错!我蘸着醋吃了两大碗。两年后,我再去那个城市,还想吃,朋友说那家水饺店关门了,去吃驴肉吧。我不禁有些感慨。<br> 在北京生活多年,我常在双休日出去转转,一出就是一天。午饭在哪儿吃?多半是水饺店。有一次,在故宫旁,看见一家小小水饺店,进去吃了,很香,念念不忘,半年后再去吃,关门了。长安街电报大楼对过也有一家水饺店,我们一家和郑晓龙老师一家吃过几次,后来也关门了。北京的朋友知道我喜欢吃水饺,有时约我撮一顿,我逢请必去。有一次,朋友电话说海淀新开一家水饺店,很棒,我放下手中的写作坐上公交车就去了:好家伙,个大,肉多,味美!半年后又去吃,个小了,肉少了,味道也没原先好了;一年后再去吃,水饺店关门了。北京西客站有一家水饺店,分干湿两种,味道都好,我每次去乘车故意不在家吃饭,为的是吃一顿干湿水饺;这次吃干的,下次吃湿的,轮着来。疫情结束后我再去西客站找我的最爱,竟然关门了。我感慨良多。<br> 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水饺店都不长久。有人告诉我,这些水饺店创业时兢兢业业,后来就偷工减料,只顾赚钱;效益好一点七大姑八大姨都进来,利益均沾,水饺店成了家族店。最要命的是水饺质量不能持久,甚至让客人吃出了抹布、头发、虫子等异物,大坏胃口。“大娘水饺”原是一个著名手工水饺品牌,鼎盛时在全国有450多家店、7000多员工,年收入高达15亿元,但是说倒就倒了。创始人吴国强很后悔自己一根筋,管理跟不上,无合适接班人,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最后连保安都不让他进公司大门。把挣钱当成唯一、信誉置之脑后、缺乏远见卓识,离关门歇菜就不远了,能不让人感慨吗?<br> 水饺是地道中国货,至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山东滕州出土的青铜簠中就有饺子,那可是春秋时薛国人包的。咱们的国花是牡丹、国戏是京剧、国球是乒乓,如果要评选“国食”,我首推水饺。<br> 有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也喜欢水饺。记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和帕穆克来北大附中访问时,就在学校食堂包水饺吃。大江先生很感兴趣,帕穆克就不同了。只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或者对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才对水饺有独特的情感与认识。巴菲特对中国饮食文化有隔膜,收购亨氏时卖掉了“龙凤”,被“三全”以两亿价格接收。遗憾的是“三全”因猪瘟事件受到很大影响。<br> 我去台湾时慕名到101大楼吃了一顿鼎泰丰包子,真好吃!当时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将来我退休后去经营一家水饺店,要办成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水饺店。我计划高薪聘请水饺大师来掌舵,让中国水饺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红遍全球;我还计划采用最先进的管理制度,确保水饺店长盛不衰。<br> 让我欣慰的是终于有了一家顶呱呱的水饺店——喜家德。我第一次知道喜家德是八年前,儿子说海淀新开了一家水饺店,挺不错。我们马上去了。“大虾仁!”一进喜家德店门口就听见广告的声音。服务员端上漂亮的水饺,我咬一口,一个大虾仁,“好吃!好吃!”我连声称赞。从那以后,我就成了喜家德的常客,隔三差五去吃一顿。有一年我接老母亲来京,请老人家吃了一顿。母亲说好吃并问我价格,我说了价格,母亲算了算,说:“一个水饺三块钱。”其实并不贵,一家人吃下来二百元左右就够了。水饺在中国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价廉物美。可以说,水饺是最平民化的食品。<br> 北京南站有一家喜家德店,我每去必吃。有一次,我吃着水饺,仔细观察它的造型:长扁形状,裙边整齐。突然,我发现群边上有很多指纹,心中闪过一丝不快。但我立刻想到这是为了证明纯手工制作。我抬头看看他们的工作人员,在明厨亮灶内一个个忙得连头都不抬,擀皮,填馅,捏好,是一条完整的流水线,指纹就是这样捏出来的。很多人爱吃喜家德,我不知道他们对指纹是否在乎。我可以不在乎,但心里有了不快就很难抹去。我想给喜家德的老板提点建议:戴上手套。<br> 想经营好水饺店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任何一个单位都不要任人唯亲,不要搞家族制。那些流星般的水饺店之所以各领风骚没几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光短浅,心胸狭窄。事业需要千秋万代。煮水饺有个规律:饺子下到开水锅会沉入底部,煮熟后才漂浮上来,这就是“水煮沉浮”现象,包含了深刻道理。企业会有沉浮,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研究管理中的学问,明达透彻;要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严格健全。喜家德的历史并不长,也就20年吧。我希望喜家德越办越好,不要重蹈某些水饺店的覆辙。<br> 我不认识喜家德的老板,但我希望他能看到我这篇文章。我不希望“受上赏”,连“下赏”也不期待,但我希望他能考虑我的建议。<br><br> 2023年10月22日于高铁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