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带妈妈戏马台登高旧居地重游

总李

昨天是妈妈87周岁生日,明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特选择今天(10月22日)我带着妻子、女儿、女婿和小外孙酒酒陪妈妈来一次戏马台登高,户部山旧居地重游、感受古韵回龙窝的小旅游。 崔家大院门前的崔家旗杆,这个门是来姥姥家的必经之道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户部山西坡的崔焘故居。<div>崔焘故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一处规模庞大的古民居群。现存下院和上院的前半部,占地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有12个四合院,150余间房屋。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崔焘故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是徐州古民居的杰出代表。<div>因为我的姥姥户部山改造前就一直住在崔家大院里,从小就对这一片非常熟悉,每次到姥姥家都要从户部山东边经过一所民办学校,大概在现在的民俗博物馆附近,那时的民办学校有句顺口溜“民办民办,破破烂烂”。上到山顶经过戏马台,这儿也是小时玩耍的地方,戏马台是两层,当时破破烂烂,没人管没人问,我们在戏马台上爬上爬下,然后,下山就是一条光滑的石板路,没有台阶,冬天地面结上了冰就成了孩子们的溜冰场,一溜下坡到底就来到了“崔家旗杆”,好像那时都这么叫,只是当时旗杆已经不存在了,就是两个插旗杆的石墩子了。当时的院子一片凌乱落魄的情形,拉起小院、盖着小屋、堆着杂物、一进大门的过道一边还曾放着一口喜棺,我还隐隐地记得红卫兵在院子里抄家的情形。</div><div>今天带着妈妈看看改造后的崔家大院和她的旧居新颜。</div></div> 崔焘故居(崔家大院)导览图,红星标注的那三间屋就是姥姥的家,户部山改造前就一直住在这里。 在旧居门前。以前这房子只有朝北的门,朝南是一面墙,靠墙放着一个条几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旧居现在已经成了陈列室 西屋陈列的藏品 东屋陈列的藏品 旧居门前的这个拱门以前是没有的 <p class="ql-block">妈妈、妻子和女儿</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冬天能滑冰的石板坡道</p> 妈妈逛逛李家大楼。 第二站:重阳登高戏马台。<div>戏马台位于户部山最高处,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建筑,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西楚霸王灭秦之后,定都于彭城,于城南里许的南山上,构筑崇台,以观戏马,得名戏马台。有言道:欲知彭城千古事,不可不上戏马台。</div> 戏马台 遇到一批小画家 秋风戏马 妈妈重阳登高,登上了户部山最高处——戏马台,和儿媳妇合影留念。 无人机为我们合影 <p class="ql-block">这也是我登顶徐州81峰的第68峰——户部山</p> 西楚霸王项羽雕像 赶上第一届戏马台登高节 重阳节陪妈妈戏马台登高 商家在戏马台搞得活动,加微信,发朋友圈,现场送五粮液集团的财务人生52度白酒一瓶,每天20瓶,第一天我们就获赠两瓶。 下山 航拍户部山全景 航拍户部山全景 <p class="ql-block">户部山戏马台航拍视频</p> 第三站:探访回龙窝,感受老徐州的古韵。<div>回龙窝位于青年路以南,彭城路以东,奎河以北,解放路以西,是清代延续至今的居民点,是典型的徐州传统民居旧建筑。<br></div><div>回龙窝的来历据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来源于徐州市志记载,回龙窝因地势低凹,雨水倒流,久积难泄,俗称“回流涡”,后谐其音,美称“回龙窝”。二种说法,说乾隆皇帝五下江南时四次路过徐州,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回龙窝,想穿行而过,没想到这里的胡同太多,穿来穿去也没走出去,只好从原路返回,从此便得名回龙窝。<br></div><div>现在经过改造的回龙窝,不仅保留了清代建筑的风格,更是加入了很多时尚的元素。改造之后,这还是妈妈第一次来到回龙窝,感受一下老徐州的古韵,重拾一下旧时的往事。<br></div><div><br></div> 孙女婿推着奶奶,重孙小酒酒在一旁助力。 回龙窝徐州古城墙 回龙窝 <p class="ql-block">老民居</p> 回龙窝的两眼老井 像极了妈妈当年为我们洗衣服的样子 女儿推着奶奶 计划经济时的商店,买啥都要票,买啥都得排队。 <p class="ql-block">徐州城墙博物馆里(地下)妈妈抚摸600前地下残存的老城墙</p> <p class="ql-block">回龙窝街区</p> 外孙酒酒和太太在徐州地面残存的老城墙旁 重阳晚餐——天馥美食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div>儿时向往诗和远方,如今想常伴您身旁。<div><br></div><div>祝妈妈重阳节快乐!幸福安康每一天!<div><br></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