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班上有个叫元的男孩,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非常好。他几乎从不与同学交流,与老师交流也仅限于请假或者请教题目。我有时候想跟他聊聊天,试了几次也仅限于我说、他听。在学校里,这孩子内向、勤奋,因为成绩好,所以在世俗意义上属于优秀学生吧。</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发现他丝毫没有为自己的“优秀”而感到开心。相反,他对自己产生了严重的怀疑,整天陷入在深深的焦虑状态里。举个例子吧,他的数学成绩已经很好了,但是难免有难题不会做。一般像他这个级别的学霸,要么兴趣盎然地与难题死磕到底,要么请教老师或学神去了。可是他却每次都把责任推给自己,在家里狂躁不已,甚至会发脾气做出折断铅笔之类的极端行为,边哭边说自己是废物、自己肯定考不上好高中了……老师在班上日常鞭策全班学生要好好学习的话,在他看来也成了自我捆绑的一把枷锁,对学习上的每一点失误他都惶惶不可终日。</p><p class="ql-block">更有甚者,他的敏感蔓延到了生活的角角落落。比如,他还在意老师点他回答问题的难度,以及在他的前后还点了什么人,以此来推断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是“好学生”还是“差生”;同桌的每一点优秀都会成为引起他焦虑的源泉,即使同桌在成绩上远远不如他…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总劝他的父母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多跟孩子聊天,假期带孩子出去散散心。可是他父亲说他连楼都不肯下,更何况是外出旅游了。暑假里他的生活作息仍然跟在校时差不多,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连下楼都被他认为是浪费时间。</p><p class="ql-block">这还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少、本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少年吗?恐怕连迟暮之年的老人都比他生活丰富吧。</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才发现,他活得如此“紧绷”全是拜他父母所赐。他的父母只要发现孩子有任何学习方面的问题(比如某一题型的做题方法没有掌握、或者是刚刚结束的考试的分数还不知道)不管什么时间,不分周末还是工作日,也不考虑老师家是否有事,就不由分说地追问老师,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复,则会通过各种途径“迫使”老师迅速回复。理由是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回复,他儿子就会怀疑老师是不喜欢他了,故意不理他,在家焦虑万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家长!即使是家庭教师,也不可能这样24小时“待命”啊!如此种种的事情发生了几次,我真的是一次次刷新了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知。有时候甚至会被家长的态度激怒,或者是感到沮丧和悲哀。</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内心又深知那其实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不是别人眼里人人羡慕的光鲜的学霸。他的内心一定充满了无助,即使是在他狂怒的时候,内心也一定是无助的。</p><p class="ql-block">周五班会的时候,我跟孩子们分享了一篇文章,是一个中年人通过对她的十几位“成功”的中学同学的人生进行总结,得出的几点规律。总之,并不是中学时代成绩最好的学生,长大后一定会成功。决定成功与否的几点重要因素是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共情能力等。当然,我给学生们读这样的文章并不是为了表达中学时代的学习不重要的意思。确切地说,我是读给元听的。所幸他接收到了我的信号,我看见他的眼睛里有亮晶晶的东西,平时紧绷着的脸上显现出一丝难得的松弛。</p><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这种松弛的感觉在他心里会持续多久,我希望它能在这个可怜的孩子身上呆得久一点。</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不容易,我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去温暖一下这个敏感的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