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足迹89潭柘寺镇 游北京地区最早的寺庙---潭柘寺 探八奇洞

马导

<p class="ql-block">【线路沿线看点、古迹】潭柘寺(潭、柘、殿、洞、塔、大铜锅、石鱼)、八奇洞、潭柘寺镇政府、全程步行约5.0公里。</p> <p class="ql-block">“无上平安福”书法石刻又名“潭柘赐福”,立于北京潭柘寺景区元宝山东南进香古道一侧,采用天然黄岗岩雕刻,高3.2米、宽1.5米,福字由平和安两字组合而成 ,上方盖有“无上平安之宝”大方印,寓意平安至上、鸿运当头,右侧刻“无上平安潭柘赐福”,下方刻有乾隆御笔“潭柘寺”和中国北京。</p> <p class="ql-block">石刻背面刻有观同题写的书法“平安是福”。</p> <p class="ql-block">潭柘古刹石塔群,历经了十多个朝代,规模宏大,曾有难以数计的僧人在这里修行,并终老于此,因而在寺院附近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僧人墓塔。如今在寺前的塔林内完好的保存着形式多样的历代佛塔七十余座。下塔院的塔林埋葬着金、元、明三代的部分高僧,塔形不一,种类较多,有石经幢式塔、方形单层浮层屠式塔、密檐式砖塔和覆钵形藏式石塔。</p> <p class="ql-block">两座斑驳陈旧的覆钵式砖塔。</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p> <p class="ql-block">柘树又名黄桑,奴柘,为雌雄异株的桑科小乔木,夏季开花。红色的果实似桑椹,可以食用,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其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可制作高级家具。富有弹性的树枝在古代还用以做弓背。又因同属桑科,柘树叶还可以养蚕,且蚕丝特别晶亮。就连皇宫所使用的黄色,也是用柘木为原料染色的。潭柘寺明朝时就有“周围柘树千嶂,景色宜人”的记载。柘树多生长在南方,是我国十大稀有珍贵的名木之一,这种南方环境生长的树木在北方能够存活而且枝繁叶茂非常罕见,时人有“南檀北柘”之说法,也使得潭柘寺赖以扬名天下。明朝年间因传说潭柘寺的柘树皮能治妇女不孕,引得众多善男信女纷纷上山剥取柘树皮,以致柘树几乎绝迹。到了明末,寺内仅三圣殿旁存留一株高4尺有余的半枯柘树,寺僧特意盖了一座亭子将其保护起来。清代诗人李恒叹惜曰“犹有镇山枯柘木,山僧不惜弃空廊”。牌楼西侧,这是潭柘寺幸存的唯一一株柘树,使得潭柘寺不至因没有柘树而“徒有虚名”。潭柘寺的柘树是明朝永乐年间,由朱棣军师、少师姚广孝从北京皇宫中移植来的。姚是南方人,其发音“柘树”,当地人听着像是“这福”,民间就用“柘(这)树(福)”的谐音认为少师在寺院周边栽植柘树就是栽植“这福”。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柘树在潭柘寺几乎“全军覆没”。这棵柘树是1978年整修潭柘寺时,从后山移植而来。这棵树的旁边还有几棵幼小的柘树,是通过“压条”的方法而繁殖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柘树生长缓慢,木质坚硬光滑,纹路清晰,色泽金黄,贵如黄金,被世人称为‘帝王木’与寺院的帝王银杏树齐名。古时,只有皇宫贵族才能种植柘树,使用柘木,平民不用说是使用,就是看一看,也是很困难的事。所以,潭柘寺在明朝不但有柘树而且还是‘层峦叠嶂’,这本身就是一种神圣地位的象征。”“目前这几棵小柘树,是潭柘寺仅存的几棵了。”</p> <p class="ql-block">“翠峰丹泉”金字匾额的3楼4柱彩绘木牌坊。</p> <p class="ql-block">这牌楼后额还有“香林净土” 四个金字大字。南北题字均为康熙御笔。牌楼前蹲有一对威武雄健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一左一右两棵浓荫蔽天的古松,其枝叶相互搭拢,犹如巨大的绿色天棚。其中的一棵树干长满虬结、敦实横发,宛如盘曲向上的苍龙者,人称“盘龙松”;另一颗的枝干盘曲横生,纵达数丈的长干下有铁柱支撑,形如“盖偃盘龙”,人称“卧龙松”, 又因其树冠宛如伞盖,也有人称“伞松”。古人曾赞此二松曰:“枝横栖鹤,偃卧盘龙。驻荫蒙密,干枝纵横。”二松的绿冠与绚丽的牌楼交相辉映,把不远处的潭柘寺山门映衬得格外古朴、沉稳。</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楼就跨上了一座不长的单孔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石桥正对前面的山门,桥下有一道两丈深的深沟,沟内原有泉水奔腾而过,现今已干涸。这座宽7米、长约9米的石拱桥两侧有四柱石栏,桥前列古石狮一对。虽然望柱历经数百年风雨已经严重风化,但造型优美而又雄浑的桥梁构架看上去仍然坚固如初,其名“怀远桥”,又称“界凡桥”,寓意桥为天地之界,桥外是凡界人间,过此桥便进入了西天佛国。</p> <p class="ql-block">这三开间的山门因未用一根梁柱,全部为砖石结构而称“无梁殿”。山门檐下正中悬一汉白玉蓝字雕龙金框横匾,上书康熙御笔“敕建岫云禅 寺”六个楷体字。山门虽不高大但极有气势。门洞一侧竖向黑底金字“潭柘寺”牌匾为赵朴初先生题写。</p> <p class="ql-block">过山门就到了天王殿。同所有的汉地佛寺规制一样,此天王殿为寺院的入门大殿。院内有绿叶簇拥的玉兰、墨绿的古松,生机盎然的绿树同蓝天白云下的雕梁画栋、厚重的红墙交相辉映,在园内氤氲的缭绕香烟的包围里,显得一派神圣而又肃穆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中的珍品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观音殿西侧,挂在龙宫前面的一条石鱼。它垂在龙王殿的廊檐下,敲打起来,发出清脆的响声。石鱼长度一米五,重量一百五十公斤,由于石头中有金属成分,所以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传说石鱼是南海龙宫的镇国之宝,龙王将其献给玉帝。每年都会发生一场大干旱,一场瘟疫爆发,玉帝陛下降下一条石鱼,僧人将其悬挂在龙王殿内,石鱼有十三处,分别代表着一个省份的旱情,哪个省份发生干旱,就会有一个地方下雨。传言生病的人,头疼的时候,敲鱼的肚子,都能治好。</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的另一件极品大铜锅。在天王殿的东边,有一间屋子,厨房里有一口直径1.85米,深1.1米的青铜大锅。这是僧人做饭用的“小锅”,而另外两口大锅,则是三米多宽,两米多深。这口锅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在烹饪的时候,将沙子与米饭分离,所有的沙子,都会落入锅内的一个凹槽中,这就是所谓的“不漏米”。传说潭柘寺曾经有过“三千僧,无名僧”的说法,“来而不拒,去而不留”的说法,可见这口锅的容量之大。</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面阔5间的大雄宝殿坐落在宽大的月台上,周围有镂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栏环绕,一条汉白玉垂带路可通行。殿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油松。大殿月台中央有一座烟云缭绕的大焚香炉,为“潭柘十景”中的“殿阁南蒸”。庄严的大殿为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边建筑,上下檐皆以斗拱装饰。上檐为康熙御笔“清净庄严”金字大匾,下檐为乾隆御笔“福海珠轮” 金字匾。</p> <p class="ql-block">屋脊上是规格极高的九兽,正脊两端各有一巨型琉璃鸱吻,釉彩碧绿斑斓,造型生动,为元代遗物。这鸱吻高达2.9米,仅比紫禁城太和殿上的正吻小0.5米,尺寸在北京古建筑中位列第二!非常有气势!再看银牙凌翘的鸱吻海口大张,其前后两侧各盘曲有一条“S”形金龙,鲜亮的金黄色镶嵌在绿色的琉璃巨吻上十分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后殿悬有一块 “龙天衡寿” 红底金字匾额。</p> <p class="ql-block">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毗卢阁</p> <p class="ql-block">戒坛是和尚们受戒之处,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像前有三把椅子,两侧各有一长凳,是三师七证的坐处。</p> <p class="ql-block">从大雄宝殿转到后面,是一片开阔空间。这里原为斋堂院,是和尚们吃饭的地方,堂后另有三圣殿。现在二殿均已拆除,仅剩两株巨大的娑罗树和两株千年银杏。这四颗巨树的树冠几乎盖满了这片空地的天空,感觉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毗卢阁内这棵高大茂盛的“帝王树”,是树龄超过1300年的古银杏,因乾隆皇帝钦赐命名为“帝王树”,所以其为中国封号最高的古树。地位远远超过泰山的“五大夫松”、北海的“遮荫侯”、“探海侯”。在中国,此树才是真正的树木中的“皇帝”。“帝王树”高约30米有余,直径超过4米,遮阴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自古传说“帝王树”每逢新帝登基,便生出一枝粗壮的枝干,每当皇帝驾崩就会折断一根枝干,堪称千古传奇。</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东侧的行宫有一处著名的流杯亭,亭内悬挂着乾隆亲笔写的“猗亭”横匾。引泉水入沟内,经曲折的水槽流出,流杯亭内水槽宽约10厘米,相传古人将酒杯放入水槽之中,酒杯随水漂流,坐在不同位置可取杯饮酒,不得不说古人真的很会玩儿。 最著名的浙江绍兴兰渚(zhu)竹林内的兰亭。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在兰亭饮酒赋诗,并结诗成集,由王羲之作序,有了著名的书帖《兰亭序》</p><p class="ql-block">据说这种流杯亭在北京共有五处,分别在故宫,中南海,圆明园(遗址)潭柘寺和恭王府。其中以潭柘寺的流杯亭和中南海的流水音最为有名。</p> <p class="ql-block">流杯亭的北侧上方种有两丛金镶玉竹,是清康熙三十七年(1696)康熙皇帝御赐给潭柘寺的。金镶玉竹为竹中珍品,其珍奇处在那嫩黄色的竹竿上,于每节生枝叶处都天生成一道碧绿色的浅沟,位置节节交错。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条上镶嵌着块块碧玉,清雅可爱,故古海州志中称其为“金镶碧嵌竹”。 杆高4-10m,径2-5cm.新竹新竿为嫩黄色,后渐为金黄色,各节间有绿色纵纹,有的竹鞭也有绿色条纹,叶绿,少数叶有黄白色彩条。该竹竹竿鲜艳,黄绿相间故称为金镶玉,非常引人注目。有的竹竿下部之字型弯曲。</p> <p class="ql-block">金刚延寿塔高约16.8米,由塔基、须弥座、覆钵式塔身、相轮和塔刹等组成。塔两边是庙宇山墙,塔前左右各有一棵古松树,松树直干云状树冠,形成一塔二树的潭柘寺一景,又名曰:“双凤舞塔”,整座白塔被松枝笼罩着,呼应拜塔延寿之意。</p> <p class="ql-block">金镶玉竹上方为乾隆宝座展室。</p> <p class="ql-block">展室内供奉的是乾隆七年(1742)乾隆在潭柘寺拜佛进香的塑像,两侧墙壁挂有皇帝御临潭柘寺的盛况壁画。</p> <p class="ql-block">刻有“潭柘寺”三个金字的大缸。</p> <p class="ql-block">潭柘寺楞严坛,位于大雄宝殿西侧戒坛院内,是潭柘寺最著名景点之一,也是寺内最重要的佛事法坛,是过去僧众专门宣说楞严经以及观世音菩萨圣号的场所。楞严坛创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因年久失修于1971年被迫拆除,仅存遗址。2013年5月,在门头沟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公司、僧团、功德主共同出资,楞严坛得以复建,完善了潭柘寺整体布局,成为目前国内仅存完整的楞严坛。看到这个建筑我不由自主会想到天坛。</p> <p class="ql-block">大悲坛大门紧闭,未能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龙潭位于潭柘寺后方,是潭柘寺赖以成名的主要因素。历史上的龙潭水量充沛,是潭柘寺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水。</p> <p class="ql-block">穿过流杯亭向东出小门,只见右侧有观音洞。为了同潭柘寺西边的观音洞相区别,俗称“东观音洞”。洞内供奉一尊汉白玉观音大士未出山坐像。东观音洞西侧山崖下还有一处人工开凿的“U”字形“观音洞”。这个人工观音洞的洞高只有1.5米至2米,宽约1.5 米至4米,全长不过20米,有两个洞口,洞内相连。走在这里的时候H不幸碰到了头。此人工洞内供有三尊汉白玉观音坐像。分别是送子、保子、求子观音。通常西观音洞观音保的是平安,这里的观音保子孙的福报。</p> <p class="ql-block">八奇洞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距著名的潭柘寺仅500米。八奇洞古洞幽深,全长1350米,以独特的褶皱“8”字以及八大奇观而著名,因此被誉为“天造地设,神洞奇观”。历史上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佛教在我国晋朝刚传入燕城时,许多高僧就是在潭柘寺这一带传经布道,因此,洞中有很多神似的佛祖像,和众僧修行图。</p> <p class="ql-block">八奇洞口</p> <p class="ql-block">进入洞口</p> <p class="ql-block">八奇洞内最深处</p> <p class="ql-block">一个水泥起来的池子。</p> <p class="ql-block">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地处京郊潭柘山簏。因京城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的潭柘寺而得名。镇区总面积八十一平方公里,总人口一万一千七百多人。辖十二个村委会。其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人文积淀深厚,全镇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被国家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小城镇。</p> <p class="ql-block">S1石厂站</p> <p class="ql-block">没有轮子的有轨列车。</p> <p class="ql-block">小知识:</p><p class="ql-block">1、磁悬浮列车 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公里以上,中低速磁悬浮则多数在100-200公里/小时。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Hermann Kemper)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20 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和民生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展了磁悬浮运输系统的研发。</p><p class="ql-block">2、北京地铁S1线,又称北京磁浮线,是北京首条、中国国内第二条中低速磁悬浮示范线,是中国国内立项和开工建设最早的中低速磁浮线路,是京西地区与北京中心城之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于2017年12月30日开通石厂站至金安桥站,2021年12月31日开通剩余段(金安桥站至苹果园站),并全线贯通,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代表色是棕色。截至2021年9月,北京地铁S1线西起门头沟区石厂站,东至石景山区苹果园枢纽,线路全长约10.236公里,其中区间高架段9953米、隧道段283米,共设置8座车站,[4]均为高架站;采用2辆车头、4辆车厢组成6辆编组磁悬浮列车,最高运行时速100公里,通车后会有10组列车用于日常运营。该线路首创A型车、长编组、中大运量中低速磁浮交通制式,填补了国际空白。其票价实行计程限时票制,起步6公里(含)以内3元,全程为4元。</p> <p class="ql-block">实用信息:</p><p class="ql-block">1、潭柘寺门票50元,北京老年卡免费;</p><p class="ql-block">2、八奇洞门票34元,凭身份证60岁~65岁半价17元,65岁以上免票(需要签订免责协议书,并有年轻人陪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