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滨江风光带

张二豆豆

<p class="ql-block">幕燕滨江公园位于南京城北的长江之滨,全长约6公里,总面积1300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开车路过发现有人至此露营⛺️</p> <p class="ql-block">一群正在上美术课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三台洞基地</p> <p class="ql-block">哦~有不少露营⛺️的小伙伴</p> <p class="ql-block">三台洞基地门口写着:工作重地闲人莫入</p> <p class="ql-block">在滨江风貌区的江边发现了一块碑文</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简介碑文</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321年-379年或303年-361年),字逸少,世称王右军。琅邪(今山东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淮南太守王旷之子。东晋书法家、文学家。</p><p class="ql-block">出身琅琊王氏,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学卫铄,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等诸名家书迹,又在洛阳看到蔡邕书写的石经三体书及张昶的《华岳碑》,开始意识到不足。于是其遍学众碑,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王羲之23岁出仕,始任秘书郎,继为长史、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并曾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永和十一年(355年),其称病辞去会稽郡职务。后放情于山水之间,弋钓娱乐。晋穆帝升平五年(361年),年仅58岁的王羲之病逝。其小儿子王献之于后代中书法成就最大,与其父王羲之齐名,号称“二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一生最突出的成就即书法艺术,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受到人们的尊崇,有“书圣”之誉。王羲之不仅能精通书法各体,集当时书法之大成,更在于其能自成一家,开创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王派书法。王羲之所写的书法,楷书以《黄庭经》《乐毅论》等最有名,行书以《快雪时晴帖》《丧乱帖》最出色,草书则以《十七帖》最传神,代表作《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是有名的书法作品,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