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纪念两航起义七十四周年</p> <p class="ql-block">作者:林建华</p> <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人员在回归新中国后,有一部分于1951年由民航转至航空工业,他们先后在太原、 沈阳、南昌选厂址,建立飞机制造厂,1955年-1958年还有一部分“两航”工程技术人员,转战陕西关中、四川成都地区。他们参与了包括地形测量、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历史沿革等考察的全过程,为国防工业选择了一批工厂及院校、研究所址。随着132厂兴建、建成、投产,拉开了航空报国的大幕。</p><p class="ql-block">1954年5月,我父亲林伟尧参与了432厂(即132厂 现在的成飞)的选址,那时还没有三机部,只有二机部三局,第一批选址的创厂元老是当时从全国各地抽调的一批精英,其中主要由两航起义回国人员,北京三机局人员,苏联航空制造专家,从北京出发,方向是西北兰州一带,在西安短暂停留时,两航人员提供了成都西部有许多解放前国民党留下的飞机场(抗战期间)信息,如新都机场,曾停留过驼峰航线(中缅公路被日军占领时期,驼峰航线改飞四川)运输机,B29轰炸机(曾起飞轰炸东京),还有原国民党留下的破烂不堪的温江机场等地……最后经过技术人员勘探,研究确定厂址选择在成都西郊的黄田坝修建飞机制造厂,获得中央的批准。该项目是建国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中156个项目之一,由苏联专家援建(后因中苏关系破裂专家撤走),从而有了大西南第一个飞机制造厂。</p><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18日,国营132厂正式破土动工,这批两航起义人员开始筑起他们航空人梦想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132厂基建开工典礼现场</p> <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人员在成都132厂参与建设的有100多人,当时的成都西郊黄田坝一片杂草丛生,荒无人烟。开路先锋的基建者们,手拉肩扛,一块砖、一铲土,拉开了建设黄田坝的序幕,拖拉机枕形路面,用人力将基建材料、设备运到工地,基建工人打桩,建基地、建厂房,修建黄田坝132厂军用物资专用铁路及火车站(至今还在使用),修建第一根烟囱,修建家属生活区宿舍、医院、学校、幼儿园、食堂等……我的父亲林伟尧(两航起义人员),为了解决全厂职工缺水难的问题,设计出国营132厂第一口水井、泵房、水塔等……常常吃住在现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解决了全场职工的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问题(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停止使用)。可1959年我妈在医院生我时,我的父亲却没有时间在医院照顾我妈。</p> <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人员林伟尧(我的父亲)1957年荣获132厂先进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人员参与设计了我国最早研制的歼5甲飞机、歼6飞机、歼7飞机,累计改进改型研制成功了30余种型号,出口飞机10余个国家,在132厂、112厂、320厂等兄弟单位的大力协助下,1964年132厂完成了基本建设,生产的各机种陆续完成了各项可靠性试验,并通过了国家验收,祖国的大西南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飞机生产基地。</p> <p class="ql-block">歼7飞机首飞成功</p> <p class="ql-block">两航起义人员这批黄田坝的开拓者,航空事业的献身者,50年代末从祖国各地汇聚成都,他们把青春献给了这片土地,把一片片荒草地建设成为如今举世闻名的成飞,为了祖国的建设,用他们的智慧、汗水洒遍了这片热土,在这片热土地上他们任劳任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勇于奉献。他们作为航空工业的奠基者践行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使命,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到世界航空强国的跨越不懈奋斗。光影流动,岁月如梭,祖国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让我们回望历史,传承续力,勇毅前行!向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一生贡献给航空事业的两航前辈们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