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脉篇之玉堂穴

月明星稀

<p class="ql-block">《灵枢根结第五》记载“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武当著名道医祝华英道长以玉堂穴为疏肝解郁的主穴。</p> <p class="ql-block">玉堂穴又名玉英穴,是肝经经脉最上端的穴位,是肺金经气所居之地,可提升肝经之气上达,有疏肝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既然此穴为肺气之所聚,主治肺气不宣。我们都知道肝气郁滞不得疏泄升散,容易导致气机郁滞不畅。由于肺主气,凡与气运行失调的疾病,都可以从肺治疗。</p> <p class="ql-block">临床上,许多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的患者,大多喜欢叹息,叹息的时候,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呼出,目的是缓肝气不舒,呼出胸中不畅的郁气。他们呼气,就是利用肺经的宣发功能来疏肝解气。</p> <p class="ql-block">玉堂穴虽然有疏肝的功效,但是,如果患者由于气滞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瘀,可配伍内关穴,在疏肝的同时,活血化淤。如果患者有明显的惊恐症状,可配内关穴和天突穴,足临泣、丘墟穴使用,在疏肝化淤的同时利胆下气,效果更好。</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此穴具有疏调肝经气机、宽胸理气止痛、宣肺止咳平喘、兼清胃止呕的功效。</p> <p class="ql-block">正如《针灸甲乙经》记载:"胸中满,不得息,胁痛,骨疼,喘逆上气,呕吐烦心,玉堂主之。”,所以此穴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咳嗽、气喘、胸痛、呕吐寒痰、喉痹咽塞等病症。</p> <p class="ql-block">玉堂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3 肋间隙。</p><p class="ql-block">可用食指或中指旋转按揉此穴,每次按揉3至5分钟,每天可按揉数次。</p><p class="ql-block">也可以用拔罐法来刺激玉堂穴,每次留罐10至15分钟,隔天一次,对于治疗咳嗽、胸闷、气短等肺部病症,有不错的疗效。</p><p class="ql-block">还可以艾炷灸3至5壮;或艾条灸5至15分钟。专业人士可平刺0.3至0.5寸。</p> <p class="ql-block">取穴方法:</p> <p class="ql-block">任脉在胸部有一非常重要的穴位——膻中穴,男性非常好找,此穴位于两乳头中点与正中线交叉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性如果用此种方法就无法准确定位,可以采取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取穴,但是,如果从上往下数肋骨,对女性来讲也不是很方便,现推荐如下取穴方法:如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先找到天突穴和鸠尾穴(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鸠尾穴在剑突下半寸),将这两穴想成一条直线,取中间就是玉堂穴(平第3肋间)。</p> <p class="ql-block">玉堂穴与天突穴中点是华盖穴,(平第1肋间)。</p><p class="ql-block">华盖穴与天突穴的中点是璇肌穴,(胸骨上窝中央下1寸)。</p><p class="ql-block">玉堂穴与华盖穴的中点是紫宫穴,(平第2肋间)。</p><p class="ql-block">玉堂穴下1.5寸处有一凹处就是膻中穴(平第4肋间,男性两乳头间)。</p><p class="ql-block">中庭穴在胸剑结合部(平第5肋间)。</p> <p class="ql-block">按以上方法取穴,不仅适用于男性,也适用于女性。方便快捷,还准确,在这些穴位中,膻中穴是非常重要,也是使用率非常高的穴位。</p><p class="ql-block">其它穴位由于功能与膻中穴相似,使用率低,但是,用这些穴位定位胸部其他穴位非常方便。还是需要知道其准确位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