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会馆的尘封往事

生当如草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矗立于长阳路上的三层小楼,是上亇世纪初(1907年)由俄罗斯犹太人建立的摩西会馆。这里有一段尘封的往事,叙述了在上世纪30年代,这里成了庇护犹太人难民的"诺亚方舟"。</p><p class="ql-block"> 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支脉,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000年左右,建立以色列国。此后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和罗马帝国征服。公元70年被罗马人赶出巴勒斯坦地区,开始长达近2000年的“大流散”,犹太人散落世界各地,信仰与苦难,离散与团聚交织成一个恢宏的犹太民族历史。</p><p class="ql-block"> 早在上世纪初,犹太人就在上海从事商业活动,並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沙逊爵士是最早踏上这块土地的犹太人,一直是沙逊洋行的首脑,是当时犹太人社团的领袖之一。1864年,沙逊同其他洋行代表共同创办了香港汇丰银行,外滩的原上海市政府大楼就是汇丰银行大楼。並于1928年开始兴建了沙逊大厦,即今天的和平饭店。</p><p class="ql-block"> 哈同是上海人熟知的上海地产大王,是上世纪20年代远东最富有的犹太人,他的名字总是和曾经的哈同花园连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嘉道理爵士,犹太人领袖之一,今天的上海少年宫就是原嘉道理的大理石宫。</p><p class="ql-block"> 1933年,法西斯纳粹疯狂地迫害犹太人,至38年前后6o多万犹太人遭到屠杀,並叫嚣"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发现犹太人就必须消灭他们",欧洲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欧洲的犹太人开始了四处漂泊,饱经离散的苦难。正如一位犹太诗人写道:</p><p class="ql-block">请你把我庇护,</p><p class="ql-block">做我的妈妈,做我的姐姐,</p><p class="ql-block">把我的头放在你的膝上,</p><p class="ql-block">把我流放的祈祷放在你的住所。</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民国政府是唯一收留犹太难民的国家,从1938年开始两万五千多名犹太难民乘坐"红色伯爵号"等六艘邮轮开始了海上漂泊,途经了威尼斯、那不勒斯港,穿过苏伊士运河,经孟买、科伦坡、马尼拉等港口,辗转到达了上海。</p><p class="ql-block"> 犹太难民抵达上海后,其中绝大部分居住在虹口舟山路一带,与上海市民同舟共济。上海市民表现出的和平、友善、包容赢得了世界的赞誉。犹太难民也以自已的坚韧丶精明和才智在上海渡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在传播西方的文明,特別是在文化艺术等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交汇。当时有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工部局的乐队里担任首席,有的活跃在上海的歌剧舞台上,有的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培养出像谭抒真,丁善善等著名音乐家。有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开设了咖啡厅,创办了小企业。有的犹太难民上海结婚生子,纪念馆还保存了当时民国政府颁发的结婚证。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这才结束了犹太难民在上海的流亡生活。</p><p class="ql-block"> 直到1948年,以色列国在联合国181号决议的框架下成立了。然而在此后长达20多年的五次中东战争后,以1971年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后战争才得以终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亇地区成了随时爆发战争的火药桶,以色列人仍然以虔诚的信仰和勤勉,把自己的国土建设成流淌着奶和蜜的花园。</p><p class="ql-block"> 以色列犹太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始终没有忘记中国人民在他们最为艰难的时刻给予的无疆之爱。1993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代表以色列政府,感谢上海人民卓越无比的人道主义壮举。上海虹口区人民政府也在当年犹太难民居住区附近的舟山花园勒石以记,並建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们来到摩西会馆,走进犹太难民纪念馆,走过灯光幽暗的长长走廊,仿佛是在穿过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时光隧道。拂去历史的尘埃,我们相信人类的真爱可以跨越民族和国界。多少年后,当年的犹太难民和他们的后代一次次重访故地,感叹"上海是我们的故乡",让多少人动容。</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近日中东地区又一次战火弥漫,不禁想起了《圣经》里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 不喜欢不义,</p><p class="ql-block"> 只喜欢真理。</p> <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开设的白马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犹太难民的孩子和上海的孩子同在一所学校读书</p> <p class="ql-block">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领取的结婚证</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犹太难民在2oo5年携晚辈来到上海,在当年的上海邻居家欢度春节。</p> <p class="ql-block">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拉宾盛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海人民无比卓越的人道主义创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