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千佛山历史悠久,古称历山,是济南著名的游览风景区,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济南三大名胜。千佛山海拔285米,是泰山山脉的余脉,东与佛慧山相连,西与马鞍山相接,翠峰连绵,层峦叠嶂,是济南市的天然屏嶂。隋开皇年间(581年一600年),山东佛教盛行,虔诚的佛教徒依山沿壁雕刻了数千佛像,故称千佛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千佛山公园正门进入景区,今天恰逢第40届千佛山“九月九”重阳山会开幕,公园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沿上山主道拾阶而上,过“卧佛”继续前行,出现东、西两条盘山路,右转进入西盘山路,路旁一座飞檐四脊的凉亭映入眼帘,这就是唐槐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唐槐亭又称四面亭,由亭旁的唐槐而得名。此亭四面十六柱,宝顶飞檐,造型精美,玲珑剔透。这里原是纪念曾巩的曾公祠,明正统年间曾在祠前立碑,对该祠作详细记载。历经沧桑,此碑已不知去向,人们便将曾公祠误认为秦琼庙。1949年前,该建筑已圮,1957年在此废墟上建"唐槐亭"。“唐槐亭”三字,由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于1981年夏重游千佛山时题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传,唐朝开国元勋胡国公秦琼,为表孝心去山上寺院为母亲上香祈福,曾栓马在这棵槐树上,所以后人把这棵古槐称为“秦琼拴马槐”。此树树心已空,仍然枝繁叶茂。古树下一株小槐树,穿过树干枯洞,勃然而生,犹如慈母抱子,所以又叫母抱子槐,堪称奇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沿西盘山道向上,来到齐烟九点坊。此牌坊为二柱一楼式,清道光25年(1845年)历城知县叶圭书所建,原为木质,1985年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坊前匾额刻有"齐烟九点"四字,为叶圭书所题,是借用唐代诗人李贺《梦天》诗中"遥看齐州九点烟"的佳句。济南古为齐州,城北有九座秀山,由东向西,依次为卧牛山、华山、凤凰山、标山、鹊山、匡山、北马鞍山、药山、粟山。九山山势各异,云雾润蒸,岚烟缭绕,形成烟景,故称"齐烟九点"。坊后匾额书"仰观俯察",出自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此处位于千佛山的半山腰,仰可视苍穹之宏伟,俯可察万物之欣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齐烟九点坊的上面,就是建于清乾隆初年的云径禅关坊。此牌坊为木结构,四柱三门式,丹红楹柱,斗拱交错,精巧玲珑,风彩古雅。正面“云径禅关”为现代书法家黄立孙所书,背面“峰回路转”是山东博物馆的姜守迁书写。“云径禅关”的含义是,寺院高耸,云雾弥漫,游人至此进入仙境,到达佛门净地。“峰回路转”出自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借此形容山势险峻,山峰曲回,道路崎岖。且暗示人们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坊对面石壁上,有一乾隆御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1748年),登千佛山写的《望远》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济南的秋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宜人、最美好的时节,日朗月明,天高云淡,风和气爽。特别是近几天,伴随着今年秋季最强冷空气的到来,泉城迎来了蓝天通透的好天气。九九又重阳,此时的千佛山,遍插茱萸,菊花溢暗香。登山远望,高楼林立,近处大明湖如镜,远处黄河如带,泉城景色一览无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