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自由行记略(六)

吕文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0月20日, 从鸡鸣四国(中、印、巴、塔)的塔县,绕道瓦罕走廊,走盘龙古道再返回喀什的旅程,都行走在万山之祖,万水之源的帕米尔高原。塔县的公交车站上,不时能见到等车的巴基斯坦青年。</p><p class="ql-block"> 与几天来在荒漠戈壁,空旷的高速上稀有车辆相比,今天是在万山丛中穿行,每每大山挡路,感到无路可走时,山脚下,悬崖中都出现一条曲折蜿蜒的公路使车子通过。帕米尔高原人烟稀少,多个小村庄散落在大山的不同山坳中,特殊的地质结构和山体巨大而人居极少的现实,使高原中几乎没有隧道,而是把几千年来无数先民,骆驼,羊群等踏出的羊肠小道,经过改造形成了现在串联不同树落,居民点的公路系统。这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基建工程,没有制度优势,没有东部多省市的援助,仅凭新疆之力,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也不可能形成如今众人驱车游疆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瓦罕走廊是连通我国与阿富汗,处于两山之间的一条狭长地带。东晋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安士高,在当时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克服千难万险去印度学习佛学,再由印度经巴基斯坦,阿富汗通过瓦罕走廓,河西走廊等把佛经传到长安,促进了佛学和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成为万世敬仰的大德。</p><p class="ql-block"> 2011年塔县政府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塔县旅游局联合在瓦罕走廊中国一侧矗立了佛教之门,瓦罕研弈所石柱,立三位高僧经行处石碑及介绍,以示纪念。遂成为当今旅游打卡地。体现了文化创意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瓦罕走廊的手机定位。</p> <p class="ql-block">  盘龙古道系瓦恰乡通往塔县县城的盘山道,是一条扶贫公路。因从海拔约3000多米至4216米,相差1000多米,在36公里的上下山路中,需608个弯道才能使汽车通行而闻名于世。“今日走过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即是坦途”的宣传牌,更增加了其知名度,也成为了旅游打卡地。虽高处己有厚厚的积雪,游人仍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集高山溶雪积水形成的下坝水库,一池湛蓝的湖水静卧于高山之中,山上寸草不生,蓝天白云倒映于湖水中,无比壮美。现在她有一个很时尚浪漫的名子---班迪尔蓝湖。</p> <p class="ql-block">  丛山环绕的塔合曼湿地,一片金黄,小溪,牛羊形成另一幅奇特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10月21日,为缓解旅途劳累,更留恋古城的美,全天留给喀什。</p><p class="ql-block"> 著名的香妃园景区,伊斯兰建筑风格,颇有印度泰妃陵神韵。</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每天的10,12,18点有三场以新疆歌舞,杂技组成的开城仪式,现在也成为旅游者的关注点。</p> <p class="ql-block">  在喀什古城翩翩起舞的老者,颇有维族老人风范。</p> <p class="ql-block">  富有特色的古城建筑和身着民族服装的少女。</p> <p class="ql-block">  中国建成最早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曾创下26万人同时礼拜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中有一纯手工织成的羊毛挂毯,由18名匠人耗时一年半完成,织有56朵花,象征着56个民族大团结。是自治区政府所赠。</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中的高台民居,承载着古城的传统。一部分修葺后投入了使用,另一部分,还在继续整修之中。</p> <p class="ql-block">  古丝稠之路无论是走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或北线,都会在喀什汇合,千年的文化积淀成就了古城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特色,故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之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