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彭水县残疾人大会讲课稿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8px;">重庆绿荫律师事务所 夏庆娟</span><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为了保障残疾人的权利、保护残疾人的身心健康、以及发展残疾人事业进行了相关立法。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的《残疾人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专门法律,标志着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始步入法治化轨道,也是我国在社会法领域通过的第一部保护特殊群体的专门法律。之后,在我国残联和民政部门等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于2008年4月24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特点有三个:一是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的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相协调;第二,修订后的《残疾人保障法》进一步强化对残疾人的权利保障,进一步扩大对残疾人的特别扶助范围,进一步明确侵害残疾人权利的法律责任,对于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过程正好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的制定过程契合,《残疾人保障法》充分吸收了联合国公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另外,我国于1988年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因为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后才能推动相关法律的制定,以规范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即先有残疾人事业,后有残疾人立法。《残疾人保障法》作为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基本法,虽然规定了诸多条款,但是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法律远不止《残疾人保障法》,涉及刑事、民事、行政、诉讼领域等60多部法律中都有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内容。我国还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工作日为全国助残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一、残疾人的权利主要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1、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2、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3、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为残疾人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对接受义务教育以外其他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资助。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有关社会组织应当对残疾人开展扫除文盲、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其他成人教育,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国家有计划地举办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师范院校、专业,在普通师范院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培养、培训特殊教育师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或者讲授有关内容,使普通教师掌握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4、国家保障残疾人劳动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劳动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劳动就业条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使残疾人劳动就业逐步普及、稳定、合理。政府和社会举办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5、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政府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网络等形式,及时宣传报道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为残疾人服务,丰富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6、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残疾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残疾人所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7、国家为残疾人完善和建立无障碍环境。</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家和社会已经在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推进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这些都是残疾人依法享有的社会权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损害怎么办?如何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可以向残疾人组织投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残疾人组织应当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依法查处,并予以答复。残疾人组织对残疾人通过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应当给予支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2、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对有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确需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残疾人,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三、残疾人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申请或者获得法律援助?</b><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一级或者二级智力残疾,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申请法律援助免予审查经济状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残疾人民事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需要代理但没有委托代理人的,申请法律援助,免予审查经济状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实际上,根据“两高两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意见》和2018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印发的通知,已经将试点工作扩大至全国,即实现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四、残疾人怎样申请法律援助,即申请法律援助的形式和程序有哪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1、申请法律援助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代为填写申请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提交法律援助申请表、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申请代理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免予提交困难证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给予或者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机构应当与受援人签订法律援助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申请法律援助,情况紧急的,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决定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再进行审查。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距法定时效届满不足七日,需要起诉、仲裁或者申请行政复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需要立即申请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或者先予执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其他紧急或者特殊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6、哪些情形下法律援助机构会终止法律援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受援人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2)案件依法终止审理或者被撤销的;(3)受援人自行委托其他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4)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5)受援人利用法律援助从事违法活动的;(6)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的;(7)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7、受援人享有哪些权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作为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的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包括:(1)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的进展情况;(2)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法律援助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以及有关部门对其提供的个人信息保密;(3)要求法律援助机构更换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法律援助人员;(4)法律、法规规定或者法律援助协议约定的其他权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8、残疾受援人应当履行的义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作为受援人,在接受法律援助过程中应当履行的义务有:(1)及时提供有关证据材料,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和相关情况;(2)配合法律援助人员调查案件事实;(3)当案情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人员或者法律援助机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9、残疾受援人申请仲裁、公证、司法鉴定的,有关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缓收、减收或者免收有关费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们残疾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强有力的保障。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结束语:我们身残志坚,我们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国家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我们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给国家添包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作者简介: 夏庆娟,曾用名夏娟,中共党员,中国律师,微信名夏雨雨人,重庆绿荫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从事法律工作二十五年,曾发表叙事散文《三十年后再忆我的父亲》《我心中的五八0二四部队》。2017年、2021年被重庆市律师行业委员会授予全市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擅长办理各类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电话1389648669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