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20日,阎良区人社局退休人员银晖行动招聘站组织西飞公司、一飞院和试飞院部分银晖专家到西府一带参观游览,先后参观了扶眉战役纪念馆和周原博物院,游览风翔东湖。</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是位于眉县常兴镇的扶眉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扶眉战役是1949年6月8日至12日西北野战军和国民党军队在扶风和眉县附近进行的一场战役。</p><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国民党西北绥请公署和西北长官公署所辖的国民党军约40万人,主要猥集于三原、泾阳、咸阳、高陵、临潼一线,跨泾、渭两河构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弧形防御线,并有实行战略退却,经汉中逃往四川的企图。1949年6月下旬,第一野战军和已入陕的第18、19兵团密切配合,击退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部20万人的联合进攻。中央军委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批准了第一野战军“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决战部署。7月7日,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向各部队下达了在以扶风、眉县、岐山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临秦岭北麓的广大地区对胡宗南部发起总攻的作战命令。7月10日,各兵团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击。至12日20时,被包围之敌四个军大部被歼。第一野战军乘胜西进,相继占领宝鸡、凤翔。退守永寿、彬县、崔木地区的马步芳、马鸿逵集团,狼狈撤至平凉地区。历时四个昼夜的扶眉战役胜利结束,这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第18兵团司令部和4个军主力,共计44060人,解放九座县城和陕中广大地区,达成了完全割裂胡宗南部与马步芳、马鸿逵部联系,结束了胡宗南在西北的统治,为人民解放军完全解放大西北、进军大西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在高大的扶眉战役纪念碑前,阎良区企业退管中心主任、阎良区航空银晖专家驿站行政站长贺雅贤带领党员专家重温入党誓词。</p> <p class="ql-block">扶眉战役中,我军也有4000多人伤亡。烈士们的遗骇就掩埋背靠周原的烈士陵园中。</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连以上烈士的名单。</p> <p class="ql-block">扶眉战役,威震秦川;英烈千古,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后,旅游车沿山路驶上周原,一番曲折,来到扶风县城,在一个名叫七皓的餐馆用餐。</p> <p class="ql-block">专家代表引吭高歌,展示了航空专家多才多艺的丰姿。</p> <p class="ql-block">西府面条,名不虚传。真香!</p> <p class="ql-block">饭后,驱车来到扶风和歧山县交界处的周原博物院参观。</p> <p class="ql-block">周原博物院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召陈村,是周原遗址大规模考古发掘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遗址博物馆。2018年10月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藏有周原考古中发现的大量文物,馆藏文物有4003件,其中珍贵文物1082件(组)。有巧夺天工的青铜器,如艺术瑰宝折觥、青铜史书墙盘、壶中之冠三年兴壶、簋中之王胡簋、战争史书师同鼎等,这些文物不仅史料价值极高,且纪年明确,是西周青铜器研究中难得的断代标准器;有弥足珍贵的甲骨文,周原甲骨文字迹秀丽、字形工整、刻划刚劲有力,有的小如粟粒,用放大镜才能看清,堪称我国最早的微雕艺术精品,具有极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有玲珑剔透的玉器,周原出土的玉器数以千计,种类繁多、造型精美、构思奇妙、独具匠心。博物馆收藏着大量从周原遗址中出土的陶器、蚌器、原始陶器、生产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三千年以前周人的生产、生活习俗和政治、经济状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妥善保存文物,展览大厅建在地下。</p> <p class="ql-block">周原,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地域范围包括凤翔、岐山、扶风、武功四县的大部分,兼有宝鸡、眉县、乾县三县的小部分。它北倚岐山,南临渭河,干河和漆水河分别由东西两侧流过。整个原面东西延袤七十余公里,南北宽二十余公里,面积辽阔广达一千多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考古发现所说的周原遗址,指的则是岐山、扶风两县接壤处的周原核心区,面积达三十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周原是不经意发现的“青铜器之乡”。</p><p class="ql-block">《诗经》有云:“周原腆腆,堇茶如饴”。山川秀丽的周原,一直是繁衍生息、生产生活的好地方。三千年前,古公查父率领周族迁徙定居于此,筚路蓝缕,辛勤劳作,奠定了周人崛起的基石。周人以后的周原,受自然演变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在悠长的岁月中不断变迁。三千年前的繁华都邑,逐渐被掩埋于黄土之中。</p><p class="ql-block">直至西汉,“美阳得鼎”成为周原出土文物的最早史证。此后出土青铜器历代不绝。尤其至晚清民国期间,每次发现铜器数量少则几十件,多则上百件。大量青铜重器都是不可多得的国宝文物,使得“青铜器之乡”的面貌由此逐渐为世人所见,周原遗址的重要性也逐步被人们所认识。</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的青铜史书墙盘,1974年冬出土于扶风县庄白村南,同时出土的窖藏青铜器103件,为建国后一次出土数量最多的窖藏青铜器。</p><p class="ql-block">墙盘的铭文长达284字,记述史墙的家族史,并追述了文、武、成、康、昭、穆诸王的世系。</p> <p class="ql-block">重宝重器折觥。1976年出土于陕西宝鸡扶风庄白村。它呈长方形,前有流,后有鋬,分为盖与器身两部分。盖的头端呈昂的兽形,高鼻鼓目,两齿外露,长有两只巨大曲角,两角之间夹饰一个兽面,从头顶处开始在盖脊正中延伸一条扉棱直到尾部,颈部这段的扉棱做龙形,两侧各饰一条卷尾顾首的龙。盖的颈部以下,也就是不再昂起而接近水平的部分,装饰有一个饕餮纹面,在饕餮的头端加铸了两只立体的兽耳。</p><p class="ql-block">折觥也有铭文。铭文铸在盖内,器身上的铭文铸在内底部。这件器物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最珍贵的遗产。</p> <p class="ql-block">参观周原博物院后,继续西行,来到宝鸡市风翔区游览东湖。</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赤霞满天,在欢歌笑语中,专家们结束西府之行,返回阎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