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翁坚定编辑族谱

情未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续志编谱的辛勤人许成龙</span></p><p class="ql-block"> 七十五岁老翁许成龙续志编谱故事。</p><p class="ql-block"> 许成龙先生是我晚年来到荆门后结识的夕阳红朋友。</p><p class="ql-block"> 许成龙先生一生奋斗,在干好本职工作后,又把多项爱好做出业绩,实现了自己的精彩人生。</p><p class="ql-block"> 许成龙先生是畜牧高级兽医师退休。可以说他安心养老就好了,单位,事业,家庭都不要他操心了,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静静地享福吧!</p><p class="ql-block"> 可是他闲不下来啊!早在前几年就告诉我了,他要修谱,手头史料不多,有很大难度。正在搜索资料时,他身患重病了,他不是放下手中的事,而是更抓紧了。</p><p class="ql-block"> 他是名人,认识很多人,也能去档案馆等单位去查询档案。他去河南,到武汉市找省有关部门,到本市内的档案馆等翻阅资料,做笔记,拍照等,走访许氏家族的老人和有阅历的人,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千头万绪。不是有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还有说″当家三年猪狗都嫌",这事,真不是有一般的难度,我是感同身受的人。到了他认为可以动手编辑时,才静下心来伏案一桩桩,一件件的编辑。直到制作成U盘送印刷厂排版投印,后来去提书回来,大功告成,才长长的嘘口气!</p><p class="ql-block"> 他告诉我,不管怎么样,在七十五岁前一定把这事搞定。如今,他做到了,他前几天专程送书给我,他走后我用秤称了一下,家谱书重2市斤,自传書重2.4市斤。当然,这不是论戥计斤的事,这不是以重量来说明问题的。而这书,去卖,不一定有人买,只有赠送才是最好的选择,有些人自己没本事写,还瞧不起别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都有深刻体会。他是在填补社会的空白,更是传承的历史血脉,一切付出,值得了!</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资格,没有文化理论基础,没有素质,没有理由来说三倒四,所以我从他的族谱中选择了几位他的族亲写的文章,转载于后,大家有空暇时可以瞄一眼,进一步了解他的作为。很多有过这方面经历的人,体会更深刻的。</p> <p class="ql-block">在与许先生交谈中,他这样对我说:</p><p class="ql-block"> 他说,人生过了70岁,才体会生命的珍贵,才理解一生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从16岁开始从事兽医这项职业,直到69岁才正式退出一线工作,整整54年。</p><p class="ql-block"> 退了休,也不能歇着,想到了还要编家谱的,余生也要找事做才好。</p><p class="ql-block"> 修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大事,几十年甚至百年才有一次,用严肃、慎重、艰辛、繁琐这八个字来形容并不为过,笔者在这条崎岖的路上走了九年,基本耗尽了自己的晚年时间,从2014年3月14日至2022年12月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写 给 宗 亲 的 话</span></p><p class="ql-block"> 草场许氏,自豫章而迁荆楚,绵延数百年。一个家族史也是其民族史的缩影,解放前,灾荒、兵燹频仍,先祖凭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垦荒围屋,繁衍生息,解放后,合族人丁安居乐业,分布于各行各业服务社会,虽无出将入相、巨儒宏商,但也不乏学业有成、公务尽忠、营商有道者;在华夏民族的大厦中,不失为坚定的础石,闪光的沙粒,他们靠着的勤劳智慧谱写了不朽的篇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恰如伟人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如今,盛世太平,百业俱兴,撰修族谱,以缅怀先祖,激励后人。先祖以儒家思想为尊,仁义,厚正,诚信,革故鼎新。后世子孙当发扬光大,孝敬赡养父母,扶困济弱,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厚正致中,修身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和则利社会风尚;先祖以勤劳节俭为本,耕者不惜汗水,学者不辞寒窗,工者匠心笃实;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一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们或功业昭明,贤德垂范,或挫折艰辛,警示后人,不走或少走弯路,所有事迹无不沉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缅怀之义,功在传承,重在光大,后辈当致力于让祖先的精神财富融入时代的宏流,焕发青春,成为精神的滋养,发展的驱动。</p><p class="ql-block"> 修谱以凝聚亲情。姓氏是血缘关系的标志,总能唤起一种自然的亲情,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信息化,足不出户可知天下,可谋生存,国家福利日益健全,公共设施日益完善,使得人们不再需要依靠宗族之类的团结来获得生存资源,宗亲观念和相互往来日渐式微;通过修谱聚族收宗,唤醒血缘关系的认知,通过沟通交流,增进亲情,增加了解,团结互助,共享资源,光大宗族。 修谱以充实史料,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部分,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史,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工作也有很大作用,修撰族谱,汇细流于沧海,聊尽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 修谱事宜,初由族人许成龙、许华林二位发起,惜华林贤侄宏愿未酬,英年早逝;未竟之志,系于成龙一身;成龙从2014年开始,收集资料,访古问今,足迹走遍五乡四镇,邮件涉及三省三市,或陋车当步,或竹杖芒鞋,整理笔记12万余字,每一派枝系,每一次变迁,都力求准确详实,2021年,不幸罹患重疾,生死面前,他等闲视之,利用治疗空挡,编撰不辍,,十年里,呕心沥血,亲友面前,素不言及辛劳资费,而今,终至修成。他坚毅、勤勉、奉献的品格也当记之族谱,告慰先祖,勉励后人。</p><p class="ql-block"> 族人:许哲俊 壬寅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兴修族谱 利国利民</span></p><p class="ql-block"> 族谱也称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血缘关系集团的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是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它与地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是珍贵的人文资料。</p><p class="ql-block"> 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唯有家族历史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团结,才会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也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兴旺和稳定,才标志着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稳定。而族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的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因此新修族谱既是一个家族的头等大事,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所在乎的大多不再是家族的稳定家族兴盛,而是个人荣辱和得失,家族上的字派不再遵守,宗亲和睦早已被利益抛之脑外,此类现象层出不穷,让族人离心离德。更有甚者,还会直接断绝宗亲关系,成为了没有根基的浮萍。</p><p class="ql-block"> 现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飞机、高铁等高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使我们的后代在短期内打破樊篱,有的冲出国门定居海外,有的落户国内发达地区和一、二线城市,与我们祖辈世代定居之地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修族谱有着名世系、辩昭穆、传教化、序长幼、敬祖宗、修和睦、启后世的作用,是当今社会的“解药”。通过兴修族谱,还能凝聚宝贵的血缘亲情,无论你漂泊何方,不会忘记家乡的那个″根"。当你在异国他乡,通过一本族谱,寻觅到一桩宗亲,其喜悦之情定当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族人: 许哲伦</p><p class="ql-block"> 二O二二年十一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关于续修族谱的一点感想 </span></p><p class="ql-block"> 《大学》曾参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平民,一切都以修身为根本。 </p><p class="ql-block">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纯粹的个体自然人到最终实现天下太平,实际上就是现在领导人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就是我们个体自然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自我修炼,维护好家庭和睦稳定,为家族做出榜样,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所以说“修身齐家”符合中国现代社会主旋律,也是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简单的聊一聊 “修身齐家”与家族、族谱的渊缘关系。</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家” ,并非是西方小家庭中的家,也不是二十世纪后期中国新式的狭义上的家,而是指“宗法社会的“大家庭”、“大家族”的家。而目前新时代下的 “大家族”,是在摈弃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糟粕,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在中国法制允许下,以自然人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组织。古时候有的比较富有,或者宗族中出过有功名、有官职的人,购置“学田“、“义田”,把收入作为本族(本家)清寒子弟读书上进的补助;“祠堂”内必要时也会让赤贫的鳏、寡、孤、独的宗亲来往,互帮互助。现代社会的“大家族”成员中的成功人士,心胸更为宽广,格局更高,不仅为本族困难成员提供帮助,同时也为家乡修桥修路、资助寒门学子上学。在榜样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参与公益和爱心事业中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国家和社会减轻负担。 族谱是以特殊的形式记载宗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其价值和意义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族谱,后辈或不明祖宗,三代之后世系无以传承。重温先祖良好门风中国人有着朴素的祖先信仰,家谱和族谱反映着宗族成员的世系血缘关系,记载着家族内优秀人士的伟业、事迹以及荣辱与兴衰,实际上是一部家族或宗族的人文史书。通过修续、重视和珍藏家谱,可以重温先祖门风,并给后代留下范本。由此可鉴,续修族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宗族成员自我修身养性、锐意进取、团结爱护家人、自觉维护家族荣誉感,为家族兴旺发达、不拖国家后腿、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奉献的过程。 </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我们家族小时候蛮热闹的,我父亲那一辈兄弟姊妹六人(不包括堂、表兄弟姐妹);我们这一辈堂、表兄弟姊妹十二人。逢年过节、寒暑假聚在一起,父辈们陪长辈们拉家常,婆娘们缝衣、绣花、纳鞋底,好温馨;我们这一辈钓鱼摸虾,大一点的互相搞学习、看书、比学赶超,互为榜样,共同进步!可现在大人聚在一起就是打麻将,不仅伤和气,而且久坐不是肩膀腰疼、就是高血压,伤身体;小孩要么不聚在一起,聚在一起就是玩手机、刷抖音。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规律,长辈们陆续离我们而去,后辈们对生命的敬畏感,尊老、孝道越来越淡薄,兄弟姐妹间的亲情交流越来越少。一遇到挫折或者一些不快,由于兄弟姊妹间的长期疏远而得不到及时的倾诉开导,内心往往很脆弱,身心难免容易受到伤害,更有甚者想不开、得抑郁症......</p><p class="ql-block"> 究其原因是现在社会进程发展太快,信息量太大,我们的后代来不及分析和鉴别,不管好的、不好的都被动接受和消化。而我们能不能在这大环境下更能主动一点,更能未雨绸缪一点,在有生之年为子孙后代做点什么?能为他们的人生道路提供一些健康成长的土壤,哪怕一点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p><p class="ql-block"> 唯有行动于此,此生无憾! </p><p class="ql-block"> 族孙许天华 </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28日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感 言</span></p><p class="ql-block"> 族谱是记载一个姓氏家族同宗共祖的历史文献,它是理清宗族血脉关系,分支世系的档案图籍,一本家族族谱对族内人物、事迹、典故记载,对后世了解本族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族谱是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是提高家族的凝聚力的史书,姓氏家族的团结,构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盛世修谱,是中华民族兴旺的反映。</p><p class="ql-block"> 从二0一四年开始,我在族亲的邀请下,有幸参加许氏族谱修定的信息收集工作,在长达数年的工作中,深感我族先辈和当今族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为中国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所作的贡献感人事绩。</p><p class="ql-block"> 盛世修谱是历史发展和延续的需要,为了家族后辈在历史长河中有可查可读史料,系统的收集家族人脉和繁衍信息,编谱出集供国家博物馆收藏,供我族后辈学习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在信息采集中,我发现先辈们为了历史前进,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涌现了许多英雄先烈,如许明魁、许明河、许明乾、许宏保等,他们的感人事迹,将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传颂。</p><p class="ql-block"> 在信息采集中,我对我族那些从事各级政府和单位领导工作的族亲,他们不忘初心,清政廉洁,敢于担当,作出了不朽业绩,向他们表示敬佩和骄傲。 在信息采集中,我注意到不到2000人的族亲中,涌现了大学本科学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200多人,占整个家族14%以上,我由衷的感到高兴和骄傲。他们是国家的栋梁,家族的精英,是我族值得骄傲的子孙。</p><p class="ql-block"> 在信息采集中,令我感动还有这次修谱工作族中许哲伦、许哲俊、许成龙等族亲不辞辛劳,以七八十岁高龄抱病操劳,为把族谱修好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应该值得我们族人肯定和诚谢,我是发自内心的感动。</p><p class="ql-block"> 通过参与这次修谱信息采集工作,体会到族亲对家族公益事业的殷切希望,也理解了血脉亲情的凝聚力,无论你漂泊何方,都不会忘记家乡的那个根,即使你到异国他乡,通过一本族谱,就能寻到自己的宗亲族人。修家谱是一件复杂、繁重的文字工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经历了很多难以言说的困难,特别族亲许成龙从提出修谱动议,到收集族人信息、审稿、编辑、统稿,亲力亲为前后八、九年,特别是他2021年患重疾后,他知道自己来日不多,更是心急如焚,废寝忘食。在医院化疗中,忍着疼痛和化疗药物的强烈反应,边打点滴,边修改信息稿件,他的担当行为让我心底的敬佩。在族谱付印之时,我用笨拙语言和文字写下几句感言,来表达一个族人后辈的一点心意,祝全体族人事业兴旺,生活幸福,永远发达昌盛。</p><p class="ql-block"> 族人:许京城</p><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4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编 后 记</span></p><p class="ql-block"> 荆门城南高阳人家许氏族谱的编写七易其稿,经过长达九年的过程(从2014年3月至2022年12月),经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在没有旧谱,没有资金,没有政府支持,甚至找不到要登记信息的本人情况下,历经很多难以言说的困难,终于达到付印成谱成书的程度,本人才疏学浅,人微言轻,但又自不量力,捡起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真是一言难尽,好在不少族亲的鼎力支持下,今天我可以说一声,可以交卷了,谢谢支持我,帮助我的亲人们。回首这九年,敢说我已尽力了,在付印之前,写如下文字作为后记。</p><p class="ql-block"> 一、发起的过程和前因后果:2014年3月以前,我们族亲中有一位叫许华林的族兄(承字辈,在荆门二医工作),听说在老家许氏祠堂湾发现许姓始祖许进的神位碑,保存完好,他联系祠堂湾的许哲伦前辈,确认确有此事,他请了荆门市原副市长、人大副主任、知名学者,历史古碑研究专家焦知云先生和荆楚理工学校古文字研究方面的张教授,一同到许家老祠堂遗址许哲伦前辈处看祖碑,由于祖碑保存完好,很有研究价值,焦知云先生利用二个小时精心做成拓片。许华林把碑文拓片带回荆门进行装裱。成了这次修谱唯一的实物和依据,至今保管在我处。这是修谱动议的前奏。2014年3月14日,许华林打电话给我,想开一个修谱工作的动议会,要我参加,当时参会的有许明章、许明辉、许哲伦、许哲俊、许哲贤、陈佩玲、陈莉玲、许华林夫妇和我,这个会在山前湾许哲刚前辈家召开,共10个人。在会上许华林作了主题讲话,谈了修谱的动议,我在会上也发了言,这就是说我是发起人之一的来由,其实我不是发起人,但是动议会上的参与者,会后许华林先生积极筹备,并建立网页,在网上发布消息,联系一些成功人士,但不幸许华林先生突发疾病脑中风,当时抱着希望等他病好后再启动修谱工作,但天不佑人,华林病势日渐沉重,我2016年去他家看望时,他流泪说,看来我已不能为族人把这件事情办好了,你要帮忙我完成这个心愿,我当时非常感动,不知深浅的答应了他的请求,不到一年华林先生病逝,我去吊唁时从他家中取回祖碑拓片,决心完成我族修谱这件大事。</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我在王家草场明天宾馆约许哲俊、许哲贤、许明章、许成龙(安全村人)、许成德、许哲伦、许哲槐、许明辉共九人开第二次会。在会上把许华林先生的情况和遗愿在会上谈了,并统一思想,要修谱,就首先把信息收集好,另外在荆门日报登广告,告诉许姓族亲,凡是派序开头是明哲承天佑的派序,都是我们许家坊一族人,都是一个祖宗,都是这次修谱信息的统计范围,并安排许哲伦、许京城(许哲槐提出因文化水平有限,有些字怕写错辞职)、许哲俊、许成龙、许成德、许明辉、许成平划三个组收集全族人的信息,并讨论两个月碰一次头,报告进度情况,用一年时间将全族信息统计清楚。这是修谱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几位族亲,忙完各自的农活和工作后,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攀山越岭,涉水走村,在半年时间里将许氏族人的信息基本统计清楚,涉及到三省五县市,几位族人最年轻的55岁,最大的83岁,他们舍小家,为宗族,为许氏修谱一事舍身取义,默默奉献,值得可敬可颂。</p><p class="ql-block"> 二、实施过程中的五次会议情况</p><p class="ql-block"> 前面说了,2014年3月14日在许哲刚族亲家是第一次会,讨论商定修谱动议和修谱方案,这是首次会议。</p><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9日,在草场明天大酒店召开第二次会,研究讨论收集信息,并分组实施,会上族亲许哲贤女士不顾80多岁的高龄,从荆门搭车来到会场参会,并请参会人员吃午饭,表示尽力支持,使人感动。会上参会人员共九人,另外邀请了族亲许哲勤、许成林(许家台西湾人)列席会议。</p><p class="ql-block"> 2017年6月9日,又在草场明天酒店召开第三次会议,参会人员汇报各自收集信息的情况和遇到的一些问题,会议邀请了许场村四组许成林先生参加,因为他是我族著名烈士许明魁(许猛)的最近的堂孙。许明魁烈士这一支有40多户,100多人,为了宏扬革命先烈精神,特请许成林先生参加专门统稿,将这一支系统计清楚,理清血脉,让烈士遗族放心。由于战乱,许明魁烈士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其直系亲属和旁亲受到迫害,为避战祸,分散在河南、湖北两省,四县市查清了许明魁烈士三弟兄下四代的基本情况,不幸的是许成林先生刚刚帮忙查清这四代的基本情况,交完统计信息文稿后不久,因大脑充血,高血压发作,不治身亡。刚刚55岁,深表痛惜。</p><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19日,在五里铺镇召开统稿打印审核会,将打印成稿的文字交提供信息的提供者核对,所以邀请了十里铺光华村许哲礼族亲参加,许哲伦、许京城、许成德、许成平、许明辉、王全平(许明魁烈士外孙)、许成龙(安全村)参加,到会人员对收集的信息与打印稿的文字进行核对,对部分错误进行纠正,并进行责任签字。</p><p class="ql-block"> 2017年12月14日,在草场明天酒店召开第五次统稿审定修改会,会议有许明辉、许明章、许哲伦、许成龙、许哲俊、许京城六位族亲,会议主要议题是:分清信息统稿后族中各房的分支情况,研究敲定族谱编写目录和编写内容,最后对遗漏信息进行梳理,着手补稿调查和更正。</p><p class="ql-block"> 三、感谢各支系族亲的热情支持和信息收集人士的努力世上之难事,莫难于修谱。因为一无政府支持,二无财政拨款,三无单位派车,四无检查督办。族人各支系分居各地,加上近十几年年轻族人都在外打工,留守家乡本土的都是老弱病残者,既无话语权,也无经济权。几十年联产到劳,互不往来。收集信息者,走村串户,犹如大海捞针,虽然历经艰难,但是得到了不少族人的大力支持,终于完成了信息收集任务,特别提到是安全村的许成龙,他的职业是牛经济人。常年在四乡八邻跑,对分散在各地的族人有所了解,特别是十里彭场、李河、光华、石牛、十里铺街办许氏,他们的先祖都是清朝道光年间从许家坊搬到外地,一百多年没有人回老祠堂寻根拜祖。许成龙先生在这里买牛了解到他们与我们是同宗同族,在收集信息时,许成龙先生放下他的生意,带着我到十里铺方圆几十华里寻访许氏族亲,无怨无悔,他的行为受到十里铺镇各处许氏族人的欢迎,纷纷感谢。</p><p class="ql-block"> 在收集信息工作中,我们族人涌现很多的热心支持修谱工作的族人和前辈。十里彭场许文洲、许文祥、许文武三弟兄,许文洲老人1931年生,当时采集信息时,他们三弟兄都80岁以上的高龄,他们热情接待收集信息的人员,是我族健在最高长辈。</p><p class="ql-block"> 白虎村许成德是我们族中的一个盲人,他不顾有残疾,拿着盲杖翻山越岭和族兄许成军一起将他们一支信息收集清楚交给收集信息的工作人员。</p><p class="ql-block"> 荆门城区嘉艺坊的许成新(女),不顾娘家亲人不幸,帮忙收集信息,主动从荆门赶回,与堂叔许哲礼一起帮忙完成收集信息的工作,还有不少族亲,在收集信息中不顾年老体弱,不顾身患疾病,义无反顾的帮忙做好这一工作,在这里表示真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四、编揖族谱工作的不足</p><p class="ql-block"> 1、由于在收集整理过程中没有经费来源,全是个人垫资和义务,为了防止成谱后成本过高,对河南灵宝始祖许进的出生地没有实地考查,其资料来自明史、河南省博物馆、灵宝市博物馆以及网络的有关信息,虽然可信度较高,但有历史文字和历史故事影子。</p><p class="ql-block"> 2、河南信阳一支,因路途遥远,第一代人已经过世,第二、三代人散居全国各地,发函因各种原因都没有确实回信,只有一个姑娘许晓露(哲字辈)在武汉海军工程学院工作,通过电话短信与他联系,她只提供了一些简单信息,我们只能如实登记,难免有遗漏。 3、由于年代久远,有的族人不知先人出身年月和名讳等原因,或许造成蒙混或衔接辈份的错误。</p><p class="ql-block"> 4、由于族人外出太多,虽然老家房子还在,但人已十多年没回家(有的上门几次见不到人),于是请旁边住户帮忙代登,可能登记不详或遗漏,实为遗憾。</p><p class="ql-block"> 5、编写人员水平和精力有限,在收集信息和编写过程的这几年中,帮助收集和回忆信息的人员已过世7人,很难再重登和核对,敬请族人谅解,待后人再次续谱时更正。</p><p class="ql-block"> 另外说明的是,在本谱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以始祖许进的神位碑为依据,参考有关文献和文史资料,发现始祖许进的出生年代,最后的官职、逝世时间均吻合,但名讳、字、夫人姓氏有不同之处,这种现象只能作一种解释,始祖离世已近500年,后人已20多代,过去信息不发达造成一些难以查清的疑问是很正常的,是难免的,望后贤带着疑问在今后的历史长河中继续研究、探讨、修正。</p><p class="ql-block"> 许成龙谨志</p><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