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编者的话</b></h1><p class="ql-block"><b> 中华人民共和国</b>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74年的光辉历程。</p><p class="ql-block"><b> 习近平总书记在</b>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p><p class="ql-block"><b> 74年来,在以毛泽东主席</b>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代接着一代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p><p class="ql-block"><b>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b>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p><p class="ql-block"><b>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b>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继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b>七十多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一批领袖级重要人物,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p><p class="ql-block"><b> 本集美篇主要介绍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职务</b></h1>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简称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代表,也是国家机构之一。国家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同全国人大相同。<br> <b>(一)发展历史</b><br>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b>制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br> <b> 第一阶段,</b>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根据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政协会议共同纲领,中央国家政权中没有专门设置国家主席一职,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国家主席职权,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相当于国家主席。<br> <b>第二阶段</b>,1954年9月至1975年1月。根据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规定,在国家政权机构中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职。这一阶段持续时间为21年,即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br> <b>第三阶段,</b>1975年1月至1983年6月。1975年和1978年召开的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大,在修订后的宪法中和实践中取消了国家主席的建制,国家主席的某些职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行使。<br> <b>第四阶段</b>,1983年6月至2023年。在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宪法》中,恢复了国家主席的设置。从1983年6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到2023年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国家政权机构中都一直坚持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职。<br> <b>(二)主要职责</b><br> <b>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br> <b>国家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b>,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div> <b>国家副主席协助国家主席工作</b>;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在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b></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国大典》-油画</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届全国人大</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代表参加第一次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党和国家领导人在</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主席台上</b></h3><div>(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主持全国人大</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届一次会议并致开幕词</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少奇同志在人大会议上</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周恩来总理在人大会议</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作政府工作报告</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周恩来等全国人大</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代表参加会议讨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人大代表通过有关</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决议决定投票选举国家领导人</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人大会议通过</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会议文件汇编</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的代表合影留念(局部1)</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的代表合影留念(局部2)</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部分代表合影留念</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h1> <b>中华人民共和国</b>自1949年成立至2023年,中央国家政权共经历了15届,国家主席共有7任。他们分别是:<br> <b>第一任:毛泽东,</b>在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相当于连任两届国家主席,从1949年10月至1959年4月的第一届全国政协和第一届全国人大期间,任职时间近10年。第一届全国政协选举<b>朱德、刘少奇、宋庆龄(女)、李济深、张澜、高岗</b>为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b>朱德</b>为副主席。<div> <b>第二任:刘少奇,</b>在1959年4月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和1965年1月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连任两届国家主席,从1959年4月至1968年12月的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人大期间,任职时间有9年。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选举<b>宋庆龄(女)、董必武</b>为副主席。</div><div> <b>代主席:董必武</b>,1972年2月下旬,经毛泽东主席提议,中共中央决定由时任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正式出任国家代主席。由此,他也成了新中国唯一的由党中央正式决定的国家代主席,时间为1972年2月至1975年1月,任职时间近3年。<br> <b>名誉主席:宋庆龄</b>,1981年5月16日,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br> <b>第三任:李先念</b>,在1983年6月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从1983年6月至1988年4月的第六届全国人大期间,任职时间近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选举<b>乌兰夫</b>为副主席。</div><div> <b> 第四任:杨尚昆</b>,在1988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从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的第七届全国人大期间,任职时间为5年。第七届全国人大选举<b>王震</b>为副主席。</div><div> <b>第五任:江泽民</b>,在1993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和1998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连任两届国家主席,从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的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人大期间,任职时间为10年。第八届全国人大选举<b>荣毅仁</b>为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选举<b>胡锦涛</b>为副主席。</div><div> <b>第六任:胡锦涛,</b>在2003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和2008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连任两届国家主席,从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的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期间,任职时间为10年。第十届全国人大选举<b>曾庆红</b>为副主席,第十一届全国人大选举<b>习近平</b>为副主席。</div><div> <b>第七任:习近平</b>,在2013年3月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和2018年3月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连任两届国家主席,从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的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期间,任职时间为10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选举<b>李源潮</b>为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大选举<b>王岐山</b>为副主席。</div><div> <b>在2023年3月</b>全国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上,习近平被继续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现正在第三任国家主席职位上履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选举<b>韩正</b>为副主席。</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简介</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b></h1> <b>毛泽东</b>(1893.12.26-1976.9.9)湖南湘潭人。<b>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诗人,书法家。</b><br> <b>1921年7月</b>,在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是一大13位代表之一,参与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br>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br> <b>1924年1月</b>,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一大、二大上都被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br> <b>1926年11月</b>,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br> <b>1927年4-5月</b>,出席中共五大并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br> <b>1927年8月7日</b>,参加中共中央“八七紧急会议”,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br> <b>1927年9月9日</b>,发动领导了全国著名的秋收起义(全国三大起义之一),开辟了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br> <b>1928年4月</b>,同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br>1930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br> <b> 1930年9月</b>和1931年1月的中共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继续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br> <b> 1931年11月</b>,在江西瑞金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从此被人们亲切称呼为<b>“毛主席”</b>。<br> <b>1933年1月</b>,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br> <b>1934年1月</b>,中共六届五中全会继续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br> <b>1935年1月</b>,在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月初,任中革军委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与朱德司令员在前线实际指挥中央红军;3月中旬,成立以周恩来为首、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从此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逐渐成为中共中央的领导核心,在危难中挽救了党和红军,从此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br> <b>1935年8月19日</b>,在沙窝召开的中共中央常委会议上决定由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9月中革军委实行以毛泽东为首的七人主席团制;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担任中革军委主席,自此毛泽东开始担任中共中央最高军事领导人,直至去世止达41年之久。<br> <b>1938年7月</b>,共产国际明确中共要在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从而确认了毛泽东为中共领袖。同年9月至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指示,肯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袖及领导地位。六中全会后,开始主持中央常委会的工作,对全党工作“负总责”,在实际上成为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从此时开始直至逝世为止,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达38年之久。 <br> <b>1943年3月</b>,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从组织形式上正式成为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从此开始到中共七大、八大、九大、十大均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直至逝世。<br> <b>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b><br> <b>1945年6月,</b>从中共七大开始,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br> <b>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br>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主席;第二届全国政协名誉主席。</b><br> <b>从1949年10月1日</b>新中国成立直至1976年9月9日逝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领导人。<br> <b>从1975年开始,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写入宪法。</b><br> <b>1976年9月9日</b>,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br> <b>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泽东主席</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在陕北延安时</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向群众招手示意</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在开国大典时</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标准像1</b></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毛主席标准像2</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标准像3</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标准像4</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任国家主席-刘少奇</b></h1> <b>刘少奇(1898-1969年)湖南宁乡县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以毛泽东为核心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b><br> <b>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br> <b>1925年在</b>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br> <b>1927年在</b>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br> <b>1931年1月</b>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 <br> <b>1932年冬</b>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br> <b>1934年10月</b>参加长征,曾任红八军团、红五军团中央代表。<div> <b>1935年1月在</b>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br> <b>在抗日战争中</b>,曾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中共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br> <b>1943年回到延安</b>,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br> <b>1945年在</b>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完整概括和系统的论述。同年8月曾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br> <b>在解放战争中</b>,曾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和朱德一起负责中共中央委托的工作。<br> <b>1949年9月</b>新中国成立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br> <b>1954年9月</b>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任委员长。<br> <b> 1956年9月</b>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规定了方向,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br> <b>1959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br> 1965年1月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b><br> <b>1966年</b>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曾受到批判。1968年10月在中共八届十二全会上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br> <b>1980年2月</b>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为其平反,恢复名誉。</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少奇主席</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少奇青年时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少奇在解放战争时</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少奇在全国人大会议上</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和刘少奇在一起</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少奇晚年时</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代主席-董必武</b></h1> <b>董必武(1886-1975)湖北黄安人 。中共模范领导者,中共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和法学家,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b><br> <b>1911年辛亥革命</b>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先后加入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br> <b> 1921年出席</b>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br> <b>1927年11月</b>黄麻起义时,以他的名义出布告、发传单,号召工农开展武装斗争。<br> <b>1932年进入</b>中央革命根据地,曾任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教务长、副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最高法院院长等职。<br> <b>1934年10月</b>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央党校校长。<br> <b> 1945年4月,</b>他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团,赴美国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br> <b>1948年曾任</b>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主席,华北人民政府主席。<br> <b>1949年10月</b>新中国成立时,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br> <b>1954年9月任</b>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r> <b>1959年4月</b>和1965年1月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会议后,均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br> <b>1972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由他出任国家代主席。</b><br> <b>1975年1月</b>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br> <b> 他还是中共七届</b>、八届、九届、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董必武代主席</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董必武年轻时代</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董必武在长征时期</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董必武在全国人大会议上</b></h3>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名誉主席-宋庆龄</b></h1><p class="ql-block"><b> 宋庆龄(1893-1981)祖籍海南文昌、生于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孙中山夫人、著名政治家。</b></p><p class="ql-block"><b> 1913年大学毕业,</b>后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和革命伴侣。</p><p class="ql-block"><b> 1925年孙中山</b>病逝后,她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肩负起捍卫新三民主义和执行三大政策的重大使命,在艰苦的革命斗争岁月里,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风雨同行,甘苦与共。</p><p class="ql-block"><b> 1948年初</b>,她被推举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央执行委员会名誉主席。</p><p class="ql-block"><b> 1949年9月</b>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曾任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p><p class="ql-block"><b> 1954年9</b>月、1975年1月和1978年2月,在第一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p><p class="ql-block"> 1959年4月和1965年1月,在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p><p class="ql-block"><b> 1981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宣布接收她为中共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 她为中国人民解放</b>、祖国统一,为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宋庆龄名誉主席</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宋庆龄与孙中山</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宋庆龄参加全国人大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毛主席与宋庆龄在一起</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三任国家主席-李先念</b></h1> <b>李先念</b>(1909-1992)湖北黄安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br> <b>1927年</b>曾领导家乡农民参加黄麻起义,先后任中共黄安县区委书记,黄安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br> <b>1931年</b>后任红四方面军师政委、军政委。<br> <b>1935年参加长征</b>,率领先头部队同红一方面军会师。<br> <b>1936年参加</b>红军西路军西征,1937年率西路军余部转战到新疆,同年底回到延安。<br> <b>抗日战争时期</b>,曾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第五师师长兼政委,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书记。<br> <b>1945年</b>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br> <b>解放战争时期</b>,曾任中原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原局副书记,大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中原局委员等职。<br> <b>新中国成立后</b>,曾任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湖北省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武汉市委书记,武汉市长,中共中南局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br> <b>1954年-1980年</b>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兼财政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br> <b>1956年后</b>连续当选为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br> <b>1958年5月</b>增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br> <b>1977年</b>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br> <b>1982年</b>当选为中共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br> <b>1983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br> <b> 1988年4月</b>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主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先念主席</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先念在抗日战争时期</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先念参加全国政协会议</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先念与杨尚昆在一起</b></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b></div> <b> 杨尚昆(</b>1907-1998)四川潼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br> <b> 1931年至1936年,</b>曾任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党团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中央局党校副校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红三军团政委;陕甘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等职。<br> <b>1935年在</b>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br> <b>抗日战争时期</b>,曾任中共北方局副书记、书记等职。<br> <b>解放战争时期</b>,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央外事组副组长,中央警卫司令员,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br> <b>新中国成立后,</b>曾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中共八届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br> <b>文革期间</b>被撤销一切职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其彻底平反,恢复名誉。<br> <b>1978年后</b>曾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任广东军区第一政委。<br> <b>1980年9月</b>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br> <b>1981年至</b>1989年,曾任中央军委常委、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br> <b>1988年4月至1993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期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br> 他是中共八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杨尚昆主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杨尚昆视察军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杨尚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杨尚昆与江泽民在一起</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五任国家主席—江泽民</b></h1> <b>江泽民(1926-2022)江苏扬州市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期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从中共十六大开始写入了党章。</b><br> <b>1947年</b>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br> <b>1955年赴</b>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br> <b>1956年回国后</b>至1987年,曾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一机部外事局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等职。<br> <b> 1982年9月,</b>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委员。<br> <b>1987年至2002年</b>,在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上均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br> <b>1989年6月至</b>2002年11月,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br> <b>1989年11月至</b>2004年9月,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br> <b>1990年3月至</b>2005年3月,担任国家中央军委主席。<br> <b>1993年3月至2003年3月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人大期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江泽民主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江泽民和邓小平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江泽民视察人民解放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江泽民和胡锦涛在一起</b></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六任国家主席—胡锦涛</div> <b>胡锦涛(1942-)安徽绩溪人。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任职期间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从中共十七大开始写入了党章。</b><br> <b>1965年参加工作</b>,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br> <b>1965年至1992年</b>,曾任水电部第四工程局813分局技术员、机关党总支副书记;甘肃省建委副主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全国青联主席,贵州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br> <b>1992年至2002年</b>,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期间曾经兼任中央党校校长,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家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br> <b>2002年至2012年</b>,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期间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主席。<br> <b> 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期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军委主席。</b><br> <b>中共第12届至</b>17届中央委员,14届至17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胡锦涛主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锦涛和习近平在一起</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锦涛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胡锦涛向群众招手示意</b></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国家主席习近平</div> <b>习近平(1953-)陕西富平人。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任期间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写入中共十九大党章。</b><br><br><br><br><br><br><br><br> <b>1979年清华大学</b>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br><br><br><br><br><br><br><br> <b>1969年至2007年</b>,曾任陕西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福建省厦门市副市长,宁德地委书记,福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长;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上海市委书记、上海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等职。<br><br><br><br><br><br><br><br> <b>2007年至2012年</b>,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期间曾任中央党校校长,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br><br><br><br><br><br><br><br> <b>2012年11月至今</b>,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br><br><br><br><br><br><br><br> <b>2013年3月至2023年3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期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主席。</b><br><br><br><br><br><br><br><br> <b>中共第16届至</b>20届中央委员,第17届至20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习近平主席</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习主席发表新年献词</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习主席向大家招手示意</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习主席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b></h3> <b>衷心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br> 衷心祝福中国人民幸福安康!<br>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br>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b> <div><b><br></b></div><div><b> 非常感谢您阅读本美篇,欢迎您继续阅读欣赏本人的其他美篇作品!!!</b><br><br><h1><b>图片:来源于网上<br></b><b>文字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br></b><b>收集整理编辑:大龙</b></h1></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