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科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对专业课程标准的解读和运用,我校于2023年10月13日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参加由倪楠语文名师工作室承担《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培训活动。</p> 全员培训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读由工作室的主持人倪楠和核心成员带来微讲座,分别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入手,结合自身的阅读心得与教学体验进行了分享。</p> <p class="ql-block"> 在解读新课程标准期间,工作室成员及我校语文教师都在专注地倾听,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认真地学习培训内容并做好笔记。</p> 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b></p><p class="ql-block"> 李 苗</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个非语文专业的语文教师。入职至今,先后任教过小学科学、数学学科,与语文结缘,纯属偶然,也未曾想过,从事这一学科教学,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段最长的求索之路。我曾不止一次自问:语文学科对一个人的生命成长有怎样的影响?我又该借助这门学科,教会学生什么?问题的思考,指引着我的教学之路。我也在学校和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从语文学科教学“小白”慢慢成长为一个有自己教学主张、敢于尝试、不断深入研究的“行动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推行,给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认真研读新课标,准确把握课标中的新要求,是我们每个人正确教学实践的基础。在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后,我有以下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理念,引领方向。</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的“新”在于理念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围绕着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从而确定课程的目标,并从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四个核心素养达成一个有机整体。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先更新和变革自己的教育理念,我不仅是一名语文教师,我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应用,通过语言文字的载体,还要让学生感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文化自信的内生力。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传达学生学习中国人处世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语言文字这个载体,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浸润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审美能力,从而达到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角色,决定质量。</p><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的“新”在于教学方式的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评价标准在于一节课老师给学生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新课程标准下更重视一节课中学生掌握了多少。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在于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重视学生习得的过程和收获,学生能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备课时,就要充分分析学情,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学生,如何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够获得成就感,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课堂一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必定会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也不再是必须按照教材编排的顺序一节课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要有大单元教学观,学会整合教材,设计学习任务群,教学时不仅仅需要重视阅读训练,还要将听、说、写、思等语文活动和学生的阅读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学习单元,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灵活地发展听、说、读、写、思的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当然,每节课必须要有反思,反思可以不拘于形式,但一定要及时并且真实,反思是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另一堂课的开始。没有反思就谈不上进步。</p><p class="ql-block">变革,从心开始。</p><p class="ql-block"> 教学这条路上,教与研密不可分,学与思相辅相成,只有准确深入的研读新课标,精心进行教研,紧跟时代步伐,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才能使课堂更精彩。著名思想家歌德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潜心育人,才会领悟到这一份职业的朴素信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且行且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体会</b></p><p class="ql-block"> 李引珠</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回应新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新期待,在增强思想性、系统性、适宜性、可操作性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不断丰富着育人的蓝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p><p class="ql-block">(一)聚焦核心素养,完善课程目标体系</p><p class="ql-block"> 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便是围绕核心素养组织课程总目标,是对原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在此基础上,新课标对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关系做出这样的阐释:“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以文化自信为引领,语言运用为基础,四个方面存在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其次,新课标针对语文学习的知识化和碎片化的突出问题,强调了语文学习的整合,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有机融合。按照核心素养四个方面构建了课程总目标,分条表述,却又相互关联。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p><p class="ql-block">(二)构建学习任务群,突破课程内容重组</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首次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在课程理念中再次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是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p><p class="ql-block">课程内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主题,根据内容整合度的不断提升,设置了三个层面(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的六个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p><p class="ql-block">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组织和呈现强调的是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力图改变知识点、能力点的线性排列,最终引导学教方式的变革。</p><p class="ql-block">(三)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引领考试评价改革</p><p class="ql-block">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了义务教育各个学段学业质量要求,提出了要“依据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导向作用。</p><p class="ql-block">新课标突出强调了过程性评价的意义,其在“评价建议”里重点阐释了过程性评价的考查要点、实施原则和组成部分。从小任务、中任务、大任务三大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的探究过程,形成过程性评价,真正实现“学—评—教”的一致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语文课程标准2022心得体会</b></p><p class="ql-block"> 李 楠</p><p class="ql-block">通过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解读,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其中有两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p><p class="ql-block">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使育人目标更加系统明确。</p><p class="ql-block">新课标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作为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和总目标。其中“文化自信”更是重点: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在每一个学段目标后面都有特地指出。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裁体形式也是强化“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一核心素养的确立处处彰显着国家意志。</p><p class="ql-block">二是构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p><p class="ql-block">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p><p class="ql-block">课程结构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通过构建学习任务群的方法来实现,而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我们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p><p class="ql-block">之前我在教学上基本仅以教科书为教与学的资源,顶多加上教参,这就导致我的教与学生的学非常单一且低效。现在有了学习任务群的引导,我在以后会尝试着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我的教学活动,让我的语文教学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语文实践活动。在作业设计上我也会立足于学习任务群,做到“少而精”“实而活”。</p><p class="ql-block">今后我将继续研读《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做到常看常新,并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读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有感</b></p><p class="ql-block"> 张 娟</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收到了校名师工作室送给我最好的礼物——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用心阅读后,结合近期教学实践与思考有如下感想:</p><p class="ql-block">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具有深厚感情。”</p><p class="ql-block">王老师对课标中这段文字的理解我认为特别贴近生活中语言运用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他说,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语文课程中的“语言”不仅指社会的理性语言,更是指具体语境中含有个人理解体验在内的言语和优质的母语语感。它是社会约定与主体建构的统一,是共同规则中的语言和具体运用中的言语的统一。</p><p class="ql-block">最后总结语言运用的几个要素:语料积累、语感建构、语理习得、语言表现。语料积累的重要记住一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语感建构的前提是语用能力的培养;语理习得的核心是实践出真知;语言表现是语言运用的终极指向,是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总结一句话,老师的语言素养高度决定了他能引领学生到达的语言学习高度。</p><p class="ql-block">读了王崧舟老师关于新课标的解读,特别是新课标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解读,使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能更好的指导我的教学,有效合理的使用教材,开发教材。</p><p class="ql-block">比如,阅读革命文化教育文本,提升学生的革命文化修养,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本,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阅读优秀的儿童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领悟语用规律,在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策略,形成独立阅读能力,以文本的阅读与鉴赏为基础,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以文本的阅读与鉴赏为基础,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提升思维品质,通过阅读与鉴赏,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阅读与鉴赏,学习发现作品的形象美、情感美、意蕴美,涵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对总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上,其他板块同样如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2022年版)》心得体会</b></p><p class="ql-block"> 倪 楠</p><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王崧舟老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案例式解读》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新课标颁布以后,我通过线上培训与自主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更给语文教师的教学找准了方向,语文学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p><p class="ql-block">2022版新课程标准还增加了“三个学习任务群”。第一层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二层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三层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会让每个学段之间的教学衔接得更紧密。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p><p class="ql-block">一、凸显识字与写字教学</p><p class="ql-block">在2022版课标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每个学段都提到了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节课都要要求学生写10分钟的字,此外,还在习作教学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p><p class="ql-block">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反复研读新课标,以新课标为导向,多实践,多探索,在新课标指引下把握时代的方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p> <p class="ql-block"> 风漾青萍之末,路成跬步之间。工作室成员必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继续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共研共进,知行合一,落实核心素养,精进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发展赋能!</p> <p class="ql-block">编辑:李楠</p><p class="ql-block">审核:倪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