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小连襟,退休前是辅警。辅警的工作很辛苦,常年在街头巡逻,不分昼夜、风雨无阻。辅警的待遇不错,除工资、奖金和津贴,凡夜班,还有点心券。</p> <p class="ql-block"> 小连襟有个习惯,从来不吃夜宵。天长日久,积余了相当可观的点心券。于是,孩子的小姨就时常将点心券分赠予她的两位姐姐。我家自然也有。</p> <p class="ql-block"> 点心券,是“百年老店”近水台的。老伴,隔三岔五,去广济南路的近水台买肉包子。大约一年前,发现这家店歇业装修了。幸好,点心券没有“作废日期”,可以无限期使用。老伴心想,装修总有完工之日。待完工后、重新开业,再用此券去买点心。</p> <p class="ql-block"> 前不久,广济路的近水台,总算装修好了。老伴乘公交车路过,隔着车窗望见:“咦!近水台面馆,怎么成了京东百货?”</p> <p class="ql-block"> 老伴回家说,“近水台点心券还有三张,计45元。恐怕要没用了”。于是,我上百度搜索,才知近水台面馆,早已在苏州大市范围开了多家连锁店。离我家最近的,就在古城中心、观前街太监弄。既已知晓点心券还有用处,也就不急着去消费。老伴说,“为这45元点心券,去挤观前街太监弄,犯不着”!</p> <p class="ql-block"> 今夏,我的眼镜框坏了,但将就着还能用。我打算,熬过酷暑之日,待秋凉再去(原来购买此镜的)东中市眼镜店修理换新。十月初,接到短信,让退休人员去原单位领取重阳节的糕点券。于是,我觉得“时机到了”:先到位于接驾桥的单位领券,再到东中市修眼镜,最后到太监弄近水台,用45元券,买一大包肉包子回家。如此,一举三得,“三场芝麻一场打”,事半而功倍。</p> <p class="ql-block"> 是日,一早,我启动了“三场芝麻一场打”的计划,顺利地到单位领取了重阳节糕点券、到眼镜店修了眼镜,最后来到观前街太监弄近水台面馆。</p> <p class="ql-block"> 我走进了位于松鹤楼对面的近水台面馆。一进门,傻眼了:我反复扫视了吧台上方的“点心价目表”,根本找不到以往近水台的主打点心:“每只一、二元钱的肉包子”!</p> <p class="ql-block"> 我定神一想,终于明白了:苏州人有句俗话:“吃煞太监弄”!久负盛名的太监弄,是苏州历史最久、资格最老的“餐饮一条街”。太监弄,可谓餐饮名店、百年老店、群英荟萃,玲琅满目。如:松鹤楼、得月楼、王四酒家、上海老正兴……在这“寸土寸金”的黄金地,如果再卖一、二元一只的肉包子,店家岂非蚀本蚀得连回家的路也不认识了?难怪,近水台“入乡随俗”,不得不把“一 、二元一只的肉包子”下架,代之以“每客4只38元的蟹粉小笼”!</p> <p class="ql-block"> 本人一生节俭,除了宴请亲朋,从来不进饭店及餐饮店门。辛苦节俭了一辈子,今日何不也来个“入乡随俗”?何况,当前正是菊黄蟹肥之际,何不尝尝蟹粉小笼?如味道好,也可再买些回家给老伴同享。</p> <p class="ql-block"> 一共三张45元点心券,我放在了吧台之上:“一客蟹粉小笼”!收款女士说“38元,券还多7元”。我说,“7元先存在柜上,等会还要用”。</p> <p class="ql-block"> 须叟,小笼上来了。小笼毕竟是小笼。不仅笼小,连包子的体形也小,目测只有正常无锡小笼包的三分之二;不仅体形小,包子的皮也薄,薄得有点半透明,连包子里面微微晃动的滷汁也看得分明……我思忖,我这个饕餮之徒,恐怕一顿呑上个三、四十只,才能过瘾!</p> <p class="ql-block"> 我尽量放慢速度、尽量以温柔而文雅的姿态品尝小笼。出乎意料的是,当第一只小笼入口之后,我原来美好的预期全部落空,原来那一顿“呑下三、四十只”的豪气,荡然无存。因为,这个“蟹粉小笼”,不但不鲜,而且腥味很重!简直还不如一般的鲜肉小笼包!</p> <p class="ql-block"> 此店的 “蟹粉小笼”,虽然味道不敢恭维,但四只下肚,远远未饱。于是,存柜的7元券,再添8元现金,添了一碗(每碗15元/15只)的荠菜馄饨。馄饨,除了荠菜馅保持碧绿生青而值得称道之外,但馅的数量、馅和汤料的鲜味…坦率地讲,与我老伴制作的馄饨相比,略逊一筹。馄饨下肚,还是不饱。步出店门,向西几十步,见一门面较小、但装修光鲜的小店,门前广告说是“阳澄湖蟹产品的专营店”。于是,我“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未饱,不妨奢侈一回”!我进了店,要了一只28元的蟹黄汤包!片刻,汤包上来。不怕见笑,这是79岁老朽生平第一次吃汤包。但是,我早已从媒体上知道品尝汤包的知识,待滚烫的汤包稍稍冷却,用吸管戳入包子,缓缓吮吸汤汁;待烫汁吸完,再吃包子及馅。恕我直言,此蟹黄汤包,和前面吃的蟹粉小笼,可谓“一丘之貉”,同样缺鲜多腥。诸位看官,不要见笑,我实话实说:蟹粉小笼、馄饨、汤包连续下肚,虽味道平平,但仍未饱。回到家中,我两手空空,老伴等吃肉包的期待自然落空,我还补吃了一罐八宝粥。</p> <p class="ql-block">(太监弄近水台的馄饨)</p> <p class="ql-block"> 金风送爽,菊黄蟹肥。心心念念,想尝大蟹。然而,剝蟹食蟹,困难重重。如今困难,倒不在于缺乏支付能力,而是我和老伴的牙囗欠佳,实在难以胜任。因此,能吃上一口货真价实、新鲜味美的蟹黄包,是我们一个“小小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 如何实现这个“小小的理想”?于是,目光转向网络。我网购了八只“精品蟹黄包”。出于慎重,下单之前,还得到了店家关于蟹黄:“是河蟹、活蟹”制作的承诺。然而,实际收到的蟹黄包,还是令人失望:既不鲜,又腥气。此蟹黄包,还不如之前所说的太监弄的蟹黄包!</p> <p class="ql-block">(网购的“精品蟹黄包”,看不见蟹黄,缺鲜多腥!)</p> <p class="ql-block">(网店做的有关蟹黄包的广告。广告上的蟹黄包,桔红色的蟹黄很多。的确诱人!而卖出的蟹黄包,内中馅子却见不到蟹黄!商家此举,大有误导、欺诈消费者之嫌!)</p> <p class="ql-block"> 怎么啦?难道一夜之间,我的嘴巴变挑剔了、变刁了?或者是我的味蕾失灵了、辨别不出鲜香和腥臭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平心而论,平时,我对“吃”从不挑剔,荤菜蔬菜、有菜无菜,照样吃饭。举个例子:我因肾脏不好(蛋白尿+3),饮食宜淡少盐。而我老伴一向喜咸,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老伴烧的菜肴。如何减少盐的摄入?我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每天早上吃粥,不吃任何酱菜:纯粹“吃白粥”!这种“白吃白壮”的日子,我已坚持了四年,早已习以为常。由此可见,我的嘴巴不刁,我以蔬菜粗粮为友。但是,我对有关蟹黄包、蟹黄汤包的批评和抱怨,只是基于新鲜的蟹黄包应有的标准。</p> <p class="ql-block"> 行文至此,自然而然地想到半个多世纪前,我品尝蟹黄包令人难忘、至今怀念的经历。那时,我在江苏生产建设三师十八团十九连任司务长。一天,听说角斜镇(那个年代,该镇因有“角斜红旗民兵团”而闻名全国),有许多螃蟹出售。这些螃蟹,因体形较小、达不到供销社收购标准而充斥市场,且价格低廉,仅二、三角钱一斤。从连部到角斜,来回约一百余里。为了改善伙食,我二话不说,天还未亮,就和黄炳生顶着星星,踏着月光,沿着乡间小道,骑自行车直奔角斜。</p> <p class="ql-block"> 那天,早晨七点不到,我们已买妥几大包螃蟹,装满两辆自行车。正当我们准备踏上归途之际,突然腹中大饥。因为,凌晨出门,为抓紧时间,我俩均没顾上吃早餐。</p> <p class="ql-block"> 环顾四周,只见不远处有爿点心店。小店虽然砖墙草顶,相当简陋,可也卖着面条、包子、馒头多种点心。而包子,价目表上写明是“蟹黄包子”。当年物价低廉,蟹黄包一两粮票一毛钱两只。于是,我和黄炳生坐进店堂大块朵颐:晶莹剔透、半透明的包子,一口咬下,满嘴汤汁,鲜香四溢。至今回想,这是我此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享用的正宗的、原生态的、美味可口的、纯粹的蟹黄包!当年,我俩是知青,收入不多、囊中羞涩。如果换作今天,我必买上许多包子,带给同事品尝。当年,我和黄炳生AA制,心照不宣,各自买单。也没有带几只给知青好友,此为憾事!</p> <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前,苏北农村的螃蟹市场)</p> <p class="ql-block">(半个多世纪前,农村小店的蟹黄包。)</p> <p class="ql-block"> 我很困惑,如今经济大大发展了,物质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大大提高了。可是,当年角斜镇那样正宗、纯粹的蟹黄包,却难以觅见!事隔半个多世纪,每每到了食蟹季节,我总要想起角斜,总要无限地怀念当年那“正宗的、美味的、原生态的、纯粹的“蟹黄包”!(2023.10.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