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又到传染病的高发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抵抗力弱的儿童随时有可能“中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怎样让孩子远离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平日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快来学习以下知识吧</p> 01秋季腹泻 <p class="ql-block"> 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9-39.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每天10次左右。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p> <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p><p class="ql-block">▲服用疫苗。3岁以下孩子可每年服用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期间服用1次即可。</p><p class="ql-block">▲注意: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若感染,请做好隔离,及时就医。</p> 02手足口病 <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p><p class="ql-block"> 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p> <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勤洗手。让孩子注意手部卫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p><p class="ql-block">▲勤消毒。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p><p class="ql-block">▲勤通风。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家里、学校要定期开窗通风。</p> 03流行性感冒 <p class="ql-block"> 夏秋之交,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发生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征,主要经由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爆发流感疫情。</p><p class="ql-block"> 流感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咽喉痛、头痛、畏寒等,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p> <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流感流行期间,应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减少聚会、集体娱乐活动,不探亲访友,出门戴口罩。</p><p class="ql-block">▲室内经常开窗通风。</p><p class="ql-block">▲还有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p> 04诺如病毒 <p class="ql-block"> 诺如病毒感染在秋冬季呈高发态势。诺如病毒具有传染性强、排毒时间长、全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其传播途径多样,吃、喝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水,和接触病例及其呕吐物都可能中招。</p><p class="ql-block"> 中招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p> <p class="ql-block"> 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做好饭前便后洗手;食物要彻底洗干净,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不喝生水;远离呕吐物。</p> 05流行性腮腺炎 <p class="ql-block">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一侧或两侧腮腺肿大,皮肤发亮,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能并发脑膜炎等。</p> <p class="ql-block"> 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p><p class="ql-block">▲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p><p class="ql-block">▲接种腮腺炎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p> 06水痘 <p class="ql-block">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换季期间好发。病人是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及病人用具传播,传染性强。</p> <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水痘高发时期,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以防感染水痘。</p><p class="ql-block">▲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经常洗澡、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勤剪指甲,勤洗手,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运动前后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p><p class="ql-block">▲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p> 家长注意事项 <p class="ql-block"> 每天入园前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若发现有感冒发烧、咳嗽、头痛、乏力、手足疱疹、口腔溃疡、腹泻等现象,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及时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如确诊为传染病,请及时告知班主任老师,切不可隐瞒。</p><p class="ql-block"> 家长应当配合保健医生和老师做好每日的晨检工作。若晨检时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请您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病愈后凭复课证明返园。</p><p class="ql-block"> 根据规定,对发热(体温≥37.3℃)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者,应及时离园就医并回家休息,休息期间不参加集体活动,不进入公共场所。</p> 预防疾病 我们在行动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课堂向幼儿讲解了“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以及“如何预防传染病”等基本知识,让幼儿了解了秋季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老师还向幼儿重点介绍了常见的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症状、危害及如何预防,让幼儿更多地了解预防秋季传染病的正确方法。</p> <p class="ql-block"> 晨检、午检时检查幼儿有无发烧、口腔溃疡、皮肤有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情况。午检时,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对发热、精神状况不佳的幼儿进行密切地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保育老师每天严格按照消毒制度,对活动室、床铺、玩具、楼道扶手等幼儿所触碰的地方彻底清洁消毒;离园后,也会对教室、卫生间、厨房等室内进行紫外线消毒。</p> <p class="ql-block"> 虽然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安然度过“多事之秋”,健康、快乐、茁壮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撰稿:刘慧</p><p class="ql-block">审稿:朱喜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