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加入美篇的时间是2016年的2月,那时候关注使用美篇的人还不多,美篇图文的编辑功能也没有现在丰富齐全。我主要用美篇编辑一些外出旅游活动时的照片和游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了2017年,我也到了退休的年纪,网上寻找战友,寻找同学的热情好像突然间就爆发了出来。通过微信、手机联系到了几十年前的战友和同学,那种兴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下一步就是战友聚会,同学聚会接踵而来。这时候美篇的图文编辑功能有了用武之处。搜集当年老战友、老同学的老照片,成了我退休后的一项“主要工作”,我把它叫做“编辑青春相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战友和同学听说了我的想法,都大力支持。因为像我们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当年大多数家庭都不富裕,照相还是个奢侈的事情。基本都在照相馆拍照片,照片是黑白的,有色彩的,也是照相馆拍好照片后上的颜色。一般都是同学毕业,战友退伍时拍集体照。因为我当兵的地方只有一个照相馆。拍一次照要走很远的路,所以照的也很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0年部队提干以后,我买了一个海鸥120相机。自己学习拍照和洗照片的技术。我在部队服役时期绝大多数的照片,都是用这个相机拍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把自己当年拍的照片和收集到的老照片发到战友群和同学群里的时候,引起了大家关注,特别是那些集体合影,为了认出照片中每位战友和同学是谁?就成为了微信群里话题的一项重要内容,记得西沪港基地军械科和鱼雷所1976的一张战友集体合影,是严金生老战友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根据战友在照片里的位置,准确无误地说出了每位战友的名字,引起群里一片惊叹声。那种感觉好像我们又回到了军营,又站到当年的队伍中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通县入伍的崔志伟战友,1976年,参军才三个多月。因为工作发生意外,触电身亡,把青春和生命永远留在了西沪港。我问到了许多他的同学和战友,都没能找到崔志伟战友的个人照片(包括合影),这成为心里的一个缺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通过美篇编辑制作了通县二中1973届同学,海军工程学院1978年19学员队二区队同学,西沪港部队鱼雷所、综合仓库、卫生所、勤务连、警卫排等单位共计十多篇相册。并注明了照片里每位同学和战友的姓名。这些“青春相册”,受到许多老战友,老同学的欢迎。有的还把这些相册收藏起来,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部队的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退伍后各奔东西,很难再次相逢,有的战友自部队一别后已成永别。但军营留下了他们战斗过的足迹,老照片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姓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辑完相册后,我就想把年轻时的经历写出来,用现在流行的话叫做“讲述青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把在西沪港鱼雷所工作生活期间的一些往事通过美篇编辑出来,让战友们看,看完之后,许多战友给我留言,有的还把一些自己难忘的经历写出来发给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7年的4月份,我发现美篇里有一个美友圈“老兵之家”,于是开始在“老兵之家”里面投了几篇稿件,引起了一位栏目主持人“丽华50”的注意,她也是一位老兵,看了我写的文章后,给了很多的鼓励和建议,在她的鼓励下,我一直坚持写作投稿,有的文章还获得了“精选”。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老兵之家”的美友圈消失不见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9月,我关注到和加入了“我们一起回忆青春”美友圈,好像又找到了“组织”,回到了青春岁月,找回了年轻时的感觉真好,周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和好战友。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写作投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经服役的西沪港基地是一个潜艇部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特殊时期开始建设的。时刻准备打仗,先战备后生活,是当时的指导思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创建初期,部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特别艰苦。据1969年入伍的老战友陆志民回忆,第一批入住的潜艇兵,宿舍里缺水少电,每天早上,端着脸盆去山上找水洗脸,“黑风口”是当年潜艇兵上艇的必经之路,到了冬天,强烈的西北风常常刮得喘不过气来。我根据战友们的回忆写了一篇《黑风口》,受到了战友们和朋友们的喜爱,文章获得了“美篇精选”。<a href="https://www.meipian.cn/3xtrfxbb"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黑风口</a></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根据宋元家、刘力等战友的回忆,编辑出了《三轮车的故事》,文章发表后,引起了许多西沪港老战友的共鸣,纷纷在文章后面留言。我又将部分战友的留言编辑出来,作为文章的补充和后叙。这篇文章也获得了“美篇精选”。<a href="https://www.meipian.cn/4h083zxd"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三轮车的故事</a></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轮车是当年部队基层单位的主要运输和交通工具。单位食堂的米、面、油、菜、肉等物品,全靠三轮车运输。而战友探亲,家属来队,干部转业,也是用三轮车接送,我1988年转业时,就是鱼雷所的三轮车把我送到七号码头,然后乘交通艇离开西沪港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老战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这里面有当年的艇长、机电长、卫生科长、俱乐部主任、汽车排长、仓库主任、充电站长、机关的参谋、干事、助理员、志愿兵和普通战士等许许多多的老战友。他们给了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从来到了“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美友圈后,认识了核心团队的成员幽邃风沙、九口生、孙震、闲云蓝天、雪、林伟娟、九月菊、北极星、归去来兮等各位老师,虽未见面,但从文章中能看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据说联合国最新的青年标准是18至65岁)。许多老师都曾给了我热情的帮助、指导和支持。特别是主持人冷月追魂老师,听说她是一名90后的才女,还是一位著名学府的高材生,在这个美友圈里,倾注了她大量的心血和热情,她的每日一语,信手拈来,一组文字就有了色彩、温度、情感、生命。大家从中受益匪浅,不由得让来到这里的朋友们由衷的发出“青春有你更精彩“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里走来你和我。青春的故事像首歌,故事里有苦也有乐。为我们的青春喝彩,向我们的青春致敬。</p> <p class="ql-block">个人申报表</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马杰</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15038</p><p class="ql-block">进入美篇时间:2016年2月</p><p class="ql-block">加入【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美友圈时间:2021年9月</p><p class="ql-block">是否在本美友圈认证为“情感领域优质作者”:是</p><p class="ql-block">在【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发表文章:</p><p class="ql-block">40 篇(不含日常与小视频)</p><p class="ql-block">其中:</p><p class="ql-block">获美篇精选作品: 11篇</p><p class="ql-block">获美友圈精选作品: 25篇</p><p class="ql-block">填表日期:10月2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