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九华寺又名九华禅院,据说就是安徽九华山的下院,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有一院,中央竖立地藏王菩萨全身雕像一尊,像高4.8米,雕像手持禅杖立于莲花广座上,全身镀金,金光闪闪,地藏王菩萨是我国佛教界所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世界被尊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与观音大悲,文殊大智,普贤大并称为四大菩萨。</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眺望万佛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安德桥</p><p class="ql-block"> 安德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司前街,跨古京杭运河与荻塘河交汇处。唐大历年间(766—779)始建。南宋庆元三年(1197)重建。明清两代多次修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桥面宽4.53米,全桥长54米,矢高9.30米,跨径11.50米。形制壮观,为吴江境内桥梁之最。</p> <p class="ql-block"> 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本无桥,全靠一只渡船运送来往的行人。一年,来了一个名叫刁华的渡工,经常向渡客苛收渡钱。一个冬日,有一个穷书生摆渡前往京城赶考。他向刁华告说,家境贫寒,请求行个方便,并拿出身上仅有的三文钱。这时,船已到了河心。刁华说道:“乘我的船最起码要六文钱,你出三文钱只能乘一半。”说着,真的将船掉转回去。穷书生又气又恨,顾不得河水冰冷,一头跳进了河里......几年过去了,一天,渡口上锣声锵锵,来了一位巡按大人,刁华连忙跪地迎接。巡按说道:“本官今天只带三文钱,不知可摆渡否?”刁华听了,觉得这声音好熟,偷眼一看,顿时魂飞魄散,原来这巡按大人正是几年前那位跳入河中的穷书生,忙求饶命。这时,县官领了一班人前来迎接巡按。闻说刁华之事,要予严惩。巡按说道:“此事且慢,本官尚有一事相商:此处无桥,来往行人甚是不便,本官愿捐一百银两,在此造桥,不足之数,还望各位解囊。”县官等听了,哪有不允之理。不久,一座高大的石桥矗立了起来。百姓为纪念巡按的功德,就以他的名字“安德”作了桥名。</p> <p class="ql-block"> 京杭大集</p><p class="ql-block"> 曾经是平望巡检司、老粮仓、群乐旅社这些历史遗存空间,如今它们有一种让你耳目一新的全新打开方式。</p><p class="ql-block"> 安德桥旁的老粮仓,门口依旧是充满年代回忆的安全生产十条,还有彩绘大油桶。粮仓如今成为了展览空间,将平望文化 、江南文化 、运河文化结合在一起呈现。</p> <p class="ql-block"> D5:吴江盛泽~塘栖古镇</p><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告别绸都盛泽,继续骑行寻访被大运河滋养润泽的江南古镇。第一站到了名满天下的乌镇,因时间关系,只能在景区门口打个卡。第二站到了德清的新市古镇,下午3点多来到杭州城外的塘栖古镇。全天骑行88公里。</p><p class="ql-block"> 吴江盛泽镇镇政府大楼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 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拥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镇史,是典型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有六千年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乌镇东栅景区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西兴村,是江南水乡国家AAAA级景区,有数百条小渔河和五条大河,素有“南上小洋”之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主办的活动,于2023年11月8日至10日在中国乌镇举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 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湖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p> <p class="ql-block"> 新市古镇,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线上最大水运码头的起源,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72座拱桥把古镇连成一片, 36条特色里弄贯穿全镇。</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居民临河而建,傍桥而市,典型的江南水乡,现存明清宅居群、觉海寺院、古桥梁等古迹。</p><p class="ql-block"> 纵横的溪塘穿街傍市,溪上众桥飞跨,塘畔绿树成荫,河中舟楫不绝,市上笑语不断。</p><p class="ql-block"> 新市古镇,比南浔古朴,比乌镇安静,慢慢逛逛,或是找个茶馆咖啡馆坐坐,静静的体会这古老水乡。</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不仅游客,德清当地人也经常扎堆到新市古镇来,或去刘王庙里听听戏,或去书院中交流交流闲时的创作经验,再或者,去茶楼坐坐、发发呆。</p><p class="ql-block"> 我发现,新市古镇的茶楼数量不少。这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问题:此地民心安稳,小城富庶,人们不急躁,闲工夫还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一个重要商埠,新市古镇曾大力分担过南北漕运的重任,也见证过京杭大运河的辉煌。宋元时期,新市古镇的“中转站”功能初具规模,江南的运河贸易越发兴旺,商旅繁忙,客流如梭,南来北往的人们往往会将茶楼作为一个临时的落脚地,在这里喝一碗水,吃几块糕点,交流交流各地的新鲜事儿,然后继续上路。时至今日,新市人依然保留着水岸边小坐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太平桥:为单孔石桥,横跨小西河。始建于宋朝,明清时期得到重建。两侧栏杆至今仍保留石狮数个,桥石基座上刻有楹联。当地流传这样的风俗:新婚男女从桥上经过,可期太平吉祥。</p> <p class="ql-block"> 千余年来,新市人始终就是这样临水居住在桥边的廊檐下,小船就从家门口的窄塘中穿行而过。沿岸望去,稠密水色给这沧桑古韵平添了一抹温厚,浓浓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里就是—塘栖古镇。</p><p class="ql-block"> 著名文学大师丰子恺曾这样评价塘栖古镇:“江南佳丽地,塘栖水乡是代表之一”。</p><p class="ql-block"> 塘栖古镇,始建于北宋,自元代就商贾云集。</p><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清,已位居“江南十大名镇”之首,乾隆帝七下江南时来过数次。</p> <p class="ql-block"> 广济桥,曾名通济桥、碧天桥,俗称长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如长虹卧波,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p><p class="ql-block"> 2014年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作为大运河遗址中的一部分,这座桥的一砖一石,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跨越时光的美。</p> <p class="ql-block"> 这座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七孔石拱桥,如长虹卧波于此五百年,见证了塘栖的兴盛。</p> <p class="ql-block"> 与一般的小桥流水不同,塘栖的广济桥有着直登云碧的恢弘气势。</p><p class="ql-block"> 脚踩着饱经风霜的石阶上行,每一步仿佛都在与历史触碰着。</p> <p class="ql-block"> 塘栖文物遗产众多,广济桥、郭璞古井、乾隆御碑、栖溪讲舍碑、太史第弄、水南庙……</p><p class="ql-block"> 行走其间,浓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走过广济桥便是水北街的所在地,这条街上分布着各种古色古香的怀旧建筑,也有许多塘栖老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