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27人,于10月10日从上海浦东T1航站楼自行乘坐东航航班MU6801前往兰州,于下午五点多抵达兰州中川机场,集合完毕,在程导的带领下,乘坐被称为“陆地头等舱”的旅游大巴,驶向兰州城,开启了为期八天的河西走廊胡杨季之旅。</p> <p class="ql-block">机场距离兰州市中心约70公里左右,车行一个多小时,到达酒店,办理完入住,已经晚上八点了,早就饥肠辘辘了,简单洗簌完毕,匆匆下楼。</p> <p class="ql-block">一碗面</p> <p class="ql-block">兰州的三张名片:一碗面,一条河,一本书。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面开始的,而我们的这一天却是以一碗面结束的。</p> <p class="ql-block">兰州的出租车司机,是个非典型的西北汉子,说话慢条斯理,平和,人很实在。他推荐的“金强牛肉面”,打车起步价,看外观,感觉很干净,店面很大,干净整洁。排队点餐,面8元,加牛肉10元。取面的时候,师傅问我要哪一种,什么二细、三细,一时有点懵,多亏旁边的一位小伙子说有二细三细,他要的是二细,为了不影响后面的人,我也要了二细。实际上,手速极快的师傅早就“下一位了”,所以,到兰州吃的第一碗牛肉面也不知道是几细的了,感觉味道还不错,牛肉好吃,毕竟饥饿是最好的食物。</p> <p class="ql-block">后来知道了兰州牛肉面分为大宽,二宽,韭叶,二细,三细,毛细,特点是一清二白三黄四绿五红,最为关键的是二十几种调料炸制而成的辣椒油了。据导游讲,凡是带有“兰州拉面”字样的都不是真正的兰州面,只有“兰州牛肉面”是正宗的。</p> <p class="ql-block">一条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兰州,被称为金城,算不上旅游城市,但有其特有的风情。“两山夹峙、一河中流”。俗话说“不到黄河不死心”。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八省,唯有在兰州穿城而过,长达47多公里,号称黄河百里风清线。而中山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是兰州夜晚最热闹的地方。晚上九点多,中山桥上,依然有光影闪烁,对面的白塔山清晰可见,站在铁桥上,望着脚下湍流的黄河水,心情是无比激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山桥是美国人设计,德国人全权建造的,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是历尽沧桑,但仍旧依然屹立在黄河之上,被称为黄河第一桥,外观极似外白渡桥,对面是白塔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兰州没有了车马喧嚣,沿河而行,听得见黄河水浪涌的哗哗声,很想走到河边,玩玩黄河水,可惜时间太晚了,只好脚步匆匆。</p> <p class="ql-block">黄河边的垂柳</p><p class="ql-block">这是我见过最高大、最茂密的垂柳,十月中旬了,依然绿意盎然,因为黄河水的润泽。</p><p class="ql-block">黄河不仅有怒吼的豪迈,也有润物无声的温情,黄河之滨的垂柳,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步行近2公里,到了黄河风情线核心景区,从河边上台阶,终于看见黄河母亲雕塑,没想到晚上十点了,还有人在拍照。</p><p class="ql-block">太晚了,还有点冷,于是匆匆忙忙拍了几张照片,回酒店,第二天赶往张掖。</p> <p class="ql-block">再进兰州是六天后从敦煌乘火车,经十二个多小时,于十月十七日早上九点半到达兰州火车站。在导游的陪同下走行程,打卡中山桥和黄河母亲雕塑,在机场附近的凯达牛肉面,吃面买牛肉,以一碗牛肉面结束了此次河西走廊胡杨季之旅,也算是有始有终。</p> <p class="ql-block">行程的关系,没来得及去《读者》博物馆,希望有机会再去兰州,看看兰州的第三张名片“一本书”,那是我们这代人青春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