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中央关于管党治党决策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教育事业延伸,扎实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汉滨区叶坪小学以“廉洁治校、率先垂范,廉洁从教、服务学生,敬廉崇洁、诚实守信”为主题,将校园廉洁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意识教育相结合,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p> <p class="ql-block"> “廉,仄也,从广廉声”(见《说文解字》)本意指堂屋的侧边、棱角,堂边廉石多平整修洁,又棱角高耸峭立,故人有高行称之为廉。后人以廉字方正,正直来喻人清正、节俭、严于律己,有正直的品德。“廉洁”一词最早出现于屈原的《离骚》:“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廉洁,即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简言之,就是要讲正气,学生需要讲正气,教师需要讲正气,学校更需要讲正气。</p>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喜欢用生动的故事来传情达意,他讲述的这些廉政故事充满中国智慧,引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正考父“三命而俯”</b></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p><p class="ql-block"> 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正考父的谦虚低调、清正谨慎,犹如一道对权力诱惑的思想防线,确保了个人不逾矩、权力不越轨,要像正考父一样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二)“亡国之音”</b></p><p class="ql-block"> 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在位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其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作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台城》中写道:“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很多地方,大搞“五子登科”,结果弄得民怨沸腾,彻底丧失了人心,最后很快就被我们党领导的革命赶跑了。</p><p class="ql-block"> 正所谓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历朝历代,奢靡之风兴盛都是衰败的前兆。以陈叔宝“亡国之音”警示骄奢淫逸的危害,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提醒坚守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告诫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三)杨震“四知拒金”</b></p><p class="ql-block"> 东汉人杨震做过荆州刺史,后调任为东莱太守。他去东莱上任时路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杨震任职荆州刺史时举荐过的官员。王密听说杨震路过,为报答当年提携之情,白天空手去见了杨震,晚上则准备了十斤金子想送给杨震。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后很惭愧。杨震为官清廉,有老朋友、长辈劝他为子孙购置产业,杨震说:“让以后的世人称他们是清官的子孙,我用这个留给他们,不是也很丰厚吗?” </p><p class="ql-block"> 因为“四知拒金”的故事,后人称杨震为“杨四知”“四知太守”“四知先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讲觉悟、有觉悟。有了觉悟,觉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p> <p class="ql-block">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要让廉洁文化这颗种子深深地种在我们的校园,种在每位师生的心里,静待种子生根发芽,细心呵护使其茁壮成长,绽放出鲜艳的“廉洁”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与此同时,构筑校园廉洁的校风,深掘廉政历史文化资源,塑造廉政校园教育特色,让全体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教育。从而,使清正廉洁之魂,真正融入全校师生心中;使清正廉洁之根,真正在全校师生心中发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