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课程缘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户外活动时,老师和孩子们都在游戏。突然看到一只小壁虎从旁边经过,瞬间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大家的欢呼声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大家都纷纷走过来,对眼前的这只小壁虎充满了好奇和疑问🤔️</p> <p class="ql-block">被这么多小朋友簇拥围观,小壁虎心里是开心还是有点害怕呢?🦎看着小壁虎一直都不敢往前爬,这时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p><p class="ql-block">壮壮:“它想回家了”。</p><p class="ql-block">麒麒:“我们送它回家吧”。</p><p class="ql-block">果果:“小壁虎,它爬不出去了,我们帮它一下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怎么帮呢?用什么东西帮呢?孩子们开始集思广益。</p><p class="ql-block">壮壮:“用铲子吧”。</p><p class="ql-block">锦睿:“用棍子吧”。</p><p class="ql-block">铲子拿来了,小朋友们是跃跃欲试又有点害怕呀,最后在熊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的目送下,把小壁虎安全送到了围栏外,看着小壁虎远去的背影孩子们依依不舍,还一直呼喊小壁虎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看着孩子们对小壁虎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老师决定顺着孩子们的兴趣展开,抓住契机将孩子们对壁虎的认知引向深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师解读: </p><p class="ql-block">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顺应孩子天性发展的生活教育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师要善于发现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初探·小壁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仔细观察👀小壁虎的外形特征,迫不及待的发言💬</p><p class="ql-block">雨晴:“小壁虎有四只脚”,</p><p class="ql-block">瑾宜:“小壁虎的颜色好像树皮”。</p><p class="ql-block">静涵:“小壁虎的身体扁扁的”。</p><p class="ql-block">俊浠:“壁虎的脚趾是分开的”。</p><p class="ql-block">麒麒:“小壁虎的尾巴长长的,还会断”。</p><p class="ql-block"> 子桐:“壁虎的眼睛圆圆的,好像黑珍珠”。</p> <p class="ql-block">围绕着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我们进一步追随孩子的脚步,发挥家园共育的优势,让幼儿邀请家长一同参与课程,孩子们带着疑问,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关于小壁虎的种种,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融洽了亲子关系。</p> <p class="ql-block">壁虎,又称守宫、四脚蛇等,是蜥蜴的一种,属于爬行纲动物,壁虎背腹扁平,身上有褶皱,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再生,壁虎还是是名贵的动物性中药材之一,但是壁虎的尿液是有毒的,当我们不小心碰到壁虎的尿液之后,就要立刻去清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师支持:</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兴趣越加浓厚,从发现壁虎、亲子查阅壁虎、分享调查内容等活动中,他们不断探究,自觉主动的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孩子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壁虎的知识,比如壁虎有哪些种类、住在哪里、喜欢吃什么、为什么能在墙上飞檐走壁、壁虎的天敌等等!正如《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中“师幼互动”指标所说: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相知·壁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壁虎种类知多少?</p><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观看图片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壁虎都长的一样,壁虎也是有大家族的哦!快看这是大壁虎,这是多疣壁虎,还有什么壁虎呢?一起来看一看吧。</p>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视频,知道小壁虎是卵生的,其中6-7月份为产卵高峰期。大壁虎卵呈圆形,壳的颜色是白色的。</p> <p class="ql-block">2、壁虎到底喜欢吃什么呢?</p><p class="ql-block">从上次的亲子调查表中发现孩子们和家长一起找到壁虎爱吃的食物了,所以老师的问题提出,孩子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所知。</p><p class="ql-block">乐乐:“壁虎喜欢吃小虫子”。</p><p class="ql-block">俊扬:“壁虎喜欢吃蚊子”。</p><p class="ql-block">晴玥:“它还喜欢吃苍蝇、蟑螂、飞娥。</p><p class="ql-block">它吃害虫,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师解读: </p><p class="ql-block">好奇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通过和家人一起看书查资料,得出结论,了解到小壁虎的食物喜好,这是随着我们课程的进展一步步自然而然的产生的,这是孩子自发、自主形成的一种探究意识,孩子们真是天生的“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3、小壁虎的家在哪里呢? </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对于壁虎的“家”进行了各种猜测</p><p class="ql-block">蜜蜜:“它的家在草里”。</p><p class="ql-block">杨慕臣:“我觉得它的家在幼儿园里”。</p><p class="ql-block">阳阳:“小壁虎的家在外面”。</p><p class="ql-block">艺萱:“小壁虎的家在黑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甜妮:“树底下是小壁虎的家”。</p><p class="ql-block">睿睿:“我觉得小壁虎的家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我鼓励孩子们对自己的猜测进行实践验证,他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垂头丧气,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都找遍了,可依然没有找到小壁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寻找小壁虎的事轰轰烈烈,但以失败告终。虽然没有找到小壁虎,但是孩子们找到了壁虎爱吃的食物:苍蝇、蜘蛛🕷️、飞蛾…每一次的发现孩子都无比的兴奋。</p> <p class="ql-block">4.小壁虎为什么会飞檐走壁?</p><p class="ql-block">老师👩🏫:“壁虎在玻璃上觅食,为什么它掉不下来,是什么原因呢? </p><p class="ql-block">书涵:“小壁虎的脚黏黏的,所以不会掉下来”。</p><p class="ql-block">盼盼:“小壁虎的脚抓得紧紧的”。</p><p class="ql-block">笑笑:“小壁虎的脚有好多毛”。</p><p class="ql-block">晴玥:“因为小壁虎的脚底有吸盘”。</p><p class="ql-block">思宇说:“什么是吸盘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认真的观察了壁虎爬行时的样子,小朋友们惊奇的发现壁虎的脚趾就跟吸铁石一样,能够紧紧的吸附在玻璃瓶上。</p> <p class="ql-block">验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得出的结论更科学,我带着孩子们观看了视频。原来壁虎脚底有强大的吸力并且脚趾上有数百个皮瓣,每个皮瓣上都生有数百万刚毛,每一个刚毛末端又分成数百个铲状丝,能和攀爬物表面的分子发生引力作用。所以壁虎能够“飞檐走壁”。</p> <p class="ql-block">壁虎脚底的吸盘,引发了幼儿更深入的思考,我又趁机引导幼儿对不同动物吸盘的不同作用进行了新的了解。发现 原来壁虎、苍蝇、等利用吸盘顺利的爬行,章鱼、海星、乌贼用吸盘帮助他们吸取海底的食物,攀附岩礁。</p> <p class="ql-block">5.壁虎的天敌 </p><p class="ql-block">小壁虎最害怕哪些小动物呢?它的天敌都有谁?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壁虎的天敌有蜈蚣、蛇、青蛙、蝎子等,小朋友们决定用绘画的方式来表征它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断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壁虎的天敌很可怕,但是壁虎有自己的逃生方法。当它遇到危险,来不及做出逃跑的反应时,它会断掉自己的尾巴,而断了后的尾巴又可以在地面上剧烈的跳动,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壁虎就可以趁机逃生了。</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对壁虎断尾的现象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着探究活动的开展,我进一步捕捉教育生长点,生成语言活动“小壁虎借尾巴”,引领幼儿在壁虎尾巴秘密的基础上知道不同动物的尾巴有着不同的用途。</p> <p class="ql-block">壁虎的尾巴还有再生和修复的功能,一般断了的尾巴需要2-3个月才能长出来。而弄断的尾巴再长出来,这在动物学上叫:“再生”。</p> <p class="ql-block">小壁虎调查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题再次引发探究:小小一只壁虎隐藏了这么多的秘密,那么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有再生功能?于是新一轮的调查又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通过家长的帮助,孩子们完成了调查表,发现拥有再生本领的动物还有海星、螃蟹、蚯蚓、蝾螈、海参、山鼠、水母、蜥蜴、班马鱼、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动物保护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完故事后,小朋友们纷纷感叹小壁虎真厉害,遇到危险可以断掉尾巴保护自己,我适时性的抛出问题,那其他小动物遇到危险又会怎样保护自己呢?</p> <p class="ql-block">通过观看视频《隐身高手》中介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孩子们知道了动物保护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来,在大自然中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更好的生存,身体的颜色或斑纹与它们生活的环境十分相近,以此来隐蔽自己不被敌人发现。</p> <p class="ql-block">我们人类也在它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本领,应用到了生活之中,进行了再发明再创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壁虎的游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戏一:我也是只小壁虎 我们一起玩攀爬吧!</p><p class="ql-block">依宁说:老师你看,我用手和脚爬上去,就像小壁虎一样,也是攀爬高手。</p><p class="ql-block">乐乐:“看吧!我爬得好快”。</p> <p class="ql-block">游戏二:变身小壁虎 巴拉吧拉,变变变,变身小壁虎,我爬,我爬,我爬爬爬......</p> <p class="ql-block">游戏三:踩尾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收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成课程,源于生活,基于兴趣。</p><p class="ql-block">在对小壁虎的研究中,孩子们流露出最自然最本真的情感,他们有着千奇百怪的问题及自我解惑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集体教学、分组讨论、实际操作、调查分享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了解壁虎的特点和习性,知道小壁虎“断尾逃生”、“爬岩走壁”的本领,提出关于“小壁虎”的问题与其他再生动物知识,并积极探索寻找答案,在过程中教师也学会了放手,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让教育在孩子身上自发、自主的形成,让“学习”变得自然而有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做的是呵护幼儿最纯真的天性,</p><p class="ql-block">爱,正在悄无声息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美好,正在发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