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打卡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从家出发,乘坐109路公交,堵车,11点才到景山公园门口,买票入园,开始游览。</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山公园,向东侧沿路前行,首先来到崇祯皇帝自缢处,在歪脖子树下,在大石碑前,驻足凭吊,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的第二站是寿皇殿。寿皇殿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上层檐用重昂七踩斗拱,下层檐用重昂五踩斗拱。这里曾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彩绘斗拱</p> <p class="ql-block">寿皇殿外</p> <p class="ql-block"> 出寿皇殿,我开始爬景山,赏景山五方亭,观北京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 周赏亭,景山五亭之一,与山西侧的富览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周赏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是重檐攒尖的圆形古亭,高11.75米,建筑面积76.36平方米。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宝生佛,为铸铜鎏金佛像。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 class="ql-block">周赏亭</p> <p class="ql-block"> 观妙亭,与山西侧辑芳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观妙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为重檐八角攒尖古亭,高12.05米,建筑面积90.03平方米。亭内原供奉阿众佛,为铸铜鎏金佛像,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 class="ql-block">观妙亭</p> <p class="ql-block"> 万春亭,位于景山中峰,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高15.38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绿剪边,建筑面积296.5平方米,厅内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意思为“光明普照”。</p><p class="ql-block"> 万春亭,气势雄伟,站在万春亭上,可以俯视北京全城的壮丽景色,被人们称为“京华揽胜第一处”。</p> <p class="ql-block">万春亭</p> <p class="ql-block">从景山看北京城,看故宫</p> <p class="ql-block"> 辑芳亭,景山五方亭之一,与山东侧的观妙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辑芳亭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亭内原供奉阿弥陀佛,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 class="ql-block">辑芳亭</p> <p class="ql-block"> 富览亭,景山五方亭之一,与山东侧周赏亭相对而建,其建筑形式和彩画完全相同。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p> <p class="ql-block">富览亭</p> <p class="ql-block">景山上远眺白塔</p> <p class="ql-block">景山上看白塔</p> <p class="ql-block"> 出景山公园,来到北海公园南门,先游“团城”,再游北海。</p> <p class="ql-block"> 团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岛,金代为大宁宫的一部分,元代称元坻,亦称瀛洲。至元元年(1264年)在此上建仪天殿,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重建,改名“承光殿”,岛四周砌圆形城墙,高4.6米,面积6176平方米,周长276米。团城上殿宇堂皇别致,松柏苍劲挺拔。承光殿内陈设有白玉佛,院中有翁亭,亭中有元代遗物玉翁——“渎山大玉海”。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团城横遭洗劫,白玉佛左臂被击伤,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p> <p class="ql-block">玉瓮——渎山大玉海</p> <p class="ql-block"> 玉瓮,制作于至元二年(1263年),口呈椭圆形,高70公分,周长493公分,重约35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龙、海马、海猪、海犀等出没于波涛之中,栩栩如生。元世祖忽必烈曾将玉瓮放置琼华岛广寒殿,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后广寒宫倒塌玉瓮流落民间。乾隆十年(1745年)发现后,乾隆“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之上。玉瓮厚重古朴,气势雄浑,为元代难得的玉雕精品。</p> <p class="ql-block">承光殿。大殿为方形重檐歇山顶,四面各推出单檐卷棚式抱夏一间,建筑结构别致精巧,是北京宫殿少见的形式。殿内供奉的白玉佛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明宽和尚从缅甸募化而来献给慈禧太后的。</p> <p class="ql-block">余清斋(乾隆闲读小憩之处)</p> <p class="ql-block">古籁堂(乾隆小憩之处)。因团城多辽金时期古松柏,门前更有古松树“遮荫侯”,因得堂名。“一晌凭窗听古籁,憬思曾亦古人听”。古籁听风,亦为团城一景。</p> <p class="ql-block">遮荫侯</p> <p class="ql-block">被乾隆封为“遮荫侯”的松树。相传为金代所植。</p> <p class="ql-block">白袍将军</p> <p class="ql-block">被乾隆皇帝封为“白袍将军”的白皮松,相传植于金代。</p> <p class="ql-block"> 从团城下来,进入北海公园,开始游览北海。</p> <p class="ql-block">进入北海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花坛,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从远处看白塔</p> <p class="ql-block">从桥上看白塔</p> <p class="ql-block"> 我要到白塔近处参观,于是进入永安寺,沿路而上。</p> <p class="ql-block"> 引胜亭和涤霭亭。这两个亭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建造的,二亭内各立一石碑,东为引胜亭,内刻《白塔山总记》;西为涤霭亭,内刻《白塔山四面记》,上面还记载着琼岛四面的景物碑文,皆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所题。</p> <p class="ql-block">引胜亭</p> <p class="ql-block">白塔山总记石碑</p> <p class="ql-block">正觉殿,殿内供奉着未来佛弥勒和护法韦驮。</p> <p class="ql-block"> 白塔,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高35.90米,康熙十八年(1679年)及雍正八年(1730年)均因地震裂缝而重修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塔上“十三天”被震毁,1977年修复,2005年对白塔及琼华岛古建筑群进行了近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p> <p class="ql-block">近看白塔</p> <p class="ql-block">白塔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 从白塔山西侧下来,游览“漪澜堂”。漪澜堂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杰作。建筑群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各室各司其职,整座建筑群集宴饮、休憩、读书、戏曲、礼佛、赏景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有丰富且多样的历史、文化及建筑价值。</p> <p class="ql-block">漪澜堂</p> <p class="ql-block">参观“漪澜堂”</p> <p class="ql-block">“漪澜堂”的灯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皇帝的坐榻</p> <p class="ql-block">“漪澜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漪澜堂”内</p> <p class="ql-block">道宁斋——位于“漪澜堂”西所南侧,乾隆常在此读书吟咏。</p> <p class="ql-block">道宁斋</p> <p class="ql-block">“道宁斋”内</p> <p class="ql-block"> 晴栏花韵、霓裳曼舞,位于“漪澜堂”东所,是清代皇室欣赏戏曲演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霓裳曼舞</p> <p class="ql-block">戏曲演出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霓裳曼舞</p> <p class="ql-block">圆形门</p> <p class="ql-block">太液池边的长廊</p> <p class="ql-block">长廊与北海</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北海</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濠濮间。濠指濠水,濮指濮水,寓意闲适无为,自得山水之乐的隐士风雅。</p><p class="ql-block"> 濠濮间景区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包括宫门、云岫厂、崇椒室、濠濮间、曲桥及石坊等。此处三面土山环抱,林木茂盛,富有曲径通幽回环变化之妙,为北海公园一处著名的园中园。</p> <p class="ql-block">濠濮间</p> <p class="ql-block">曲桥</p> <p class="ql-block">石坊</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春雨林塘。春雨林塘为画舫斋内一处重要建筑,五开间,前殿后夏式建筑。因其悬挂乾隆御笔“春雨林塘”匾而得名。殿宇背面悬挂乾隆御笔“空水澄鲜”匾额。两方匾额将画舫斋春天细雨朦胧与池水倒映天日的不同美感描绘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空水澄鲜</p> <p class="ql-block">游廊环绕</p> <p class="ql-block">庭院池塘</p> <p class="ql-block">池塘荷叶</p> <p class="ql-block">幽静庭院</p> <p class="ql-block">春雨林塘</p> <p class="ql-block">北海水边</p> <p class="ql-block">杨柳依依</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静心斋。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竣工。占地9308平方米,是皇家园林中仿江南园林的经典之作。园内遍布太湖石假山,与周边亭台轩榭相互辉映,景色幽雅宁静,布局巧妙,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静心斋</p> <p class="ql-block">亭台水榭</p> <p class="ql-block">太湖石假山</p> <p class="ql-block">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园林建筑</p> <p class="ql-block">美似江南</p> <p class="ql-block"> 下一景点:西天梵境。西天梵境原为明代西天禅林喇嘛庙。西天梵境又称“大西天”,是北海公园最负盛名的景区之一。西天梵境前有四柱七楼琉璃牌楼一座,正面石匾书“华藏界”,背面书“须弥春”。三座券门组成山门,山门楼式为彩色琉璃仿木结构。中院正中为气势雄伟的大慈真如宝殿,大殿为棕褐色。大慈真如宝殿后为西天梵境后院,后院门匾额为“华严清界”,穿过此门,可见“七佛塔亭”,为竖八角石塔,塔后有一座高大精美的建筑“琉璃阁”,阁的外壁嵌五彩琉璃花饰与佛像。</p> <p class="ql-block">西天梵境</p> <p class="ql-block">西天梵境</p> <p class="ql-block"> 大慈真如宝殿,建于明代万历年间,五楹重檐庑殿顶,整体建筑的木结构,全部采用金丝楠木制作,是中国现存明代建筑的精品 。殿内供奉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像。</p> <p class="ql-block">大慈真如宝殿</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九龙壁。原是大圆镜智宝殿前的影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高5.96米,厚1.60米,长25.52米。壁身建在青白石基座上,为城砖所砌,四面用424块七彩琉璃瓦镶嵌而成,壁顶为庑殿式。壁的两面各有9条彩色大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壁的正脊、岔脊、滴水、勾头、线砖等处亦都有龙的踪迹,总共有大小蟠龙635条。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唯这座是双面壁,堪称中国琉璃建筑的艺术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全景</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看</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快雪堂。快雪堂,三进院落,分为澄观堂、浴兰轩、快雪堂。院内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其中,澄观堂、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是皇帝的行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为收藏48方书法石刻,特増建快雪堂院落。1923年,为纪念讨袁护国运动的著名将领蔡锷(字松坡)将军,经黎元洪批准,将快雪堂三进院拨作“松坡图书馆”第一馆,梁启超任馆长。第一馆专藏中文书籍,松坡图书馆内,澄观堂为阅览室,浴兰轩为藏书室,快雪堂辟为“蔡公祠”。1987年,快雪堂三进院落交还北海公园,经修缮后,改为“快雪堂书法石刻博物馆”,面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快雪堂门板上的图案——五福捧寿。</p><p class="ql-block">五福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p> <p class="ql-block">风吹的竹子——风竹。隐含着十个题字。</p> <p class="ql-block">雨竹,也隐含着十个字。</p> <p class="ql-block">两个甲子120年,为“上寿”。这幅画隐含着数字九十九和廿一,两个数相加等于一百二,寓意天年“上寿”。</p> <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铁影壁。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壁高1.89米,长3.56米,两面浅雕云纹异兽,刻工古朴、浑厚。铁影壁原是建德门(今德胜门)内一古庙前的照壁。明初,此壁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前。1947年,壁移至北海公园。1986年,北海公园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基座,终使这一文物得以完整复原。</p> <p class="ql-block">铁影壁:元代遗物。壁呈棕褐色,由中性火山块砾岩雕成,因颜色和质地似铁,故称铁影壁。</p> <p class="ql-block"> 下一景点:阐福寺。阐福寺位于北海公园西北角,原为明代“太素殿”旧址。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谕旨改为佛殿,仿照河北正定县兴隆寺的规模,新建殿宇房屋,定名“阐福寺”,成为清代皇室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寺内建有钟楼、鼓楼、天王殿、大佛殿(已无存)等。大佛殿外观高大雄伟,殿内供奉千手千眼佛,佛身用整株金丝楠木雕刻,镶嵌着无数珍宝。1980年将此处辟为北海经济植物园,每年在这里举办北京市菊花、月季、荷花、盆景、根雕等展览。</p> <p class="ql-block">阐福寺</p> <p class="ql-block">阐福寺门前的“花瓶”</p> <p class="ql-block">这里要举办菊花展</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还有一个景点——小西天,因为没有开放,所以没有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历史悠久,精色优美,建筑大气景致,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标志——白塔</p> <p class="ql-block">春雨林塘</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的园林建筑——静心斋</p> <p class="ql-block">静心斋美景</p> <p class="ql-block">我在北海公园</p> <p class="ql-block"> 今天,游览了景山公园和北海公园,看了许多景点,了解了更多的知识,更进一步感受到了北京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的厚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览历史文化景点,是旅游,也是学习,经常出去走走,会有更多的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