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课堂在研磨 如茶好课益心性 ——韩才孝、张欣北京百善学校跟岗学习日志(三)

张欣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主题是“听课”,能够加入市级教研员怡校长入校诊断听课磨课活动中,倍感荣幸。学校通过聘请专家,一对一追踪式磨课,精准问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学校学科教学的整体水平,是一个很有效的举措。</p><p class="ql-block"> 早晨,我们聆听了两节低段的语文课,张梦姣老师的《大小多少》和于宝龙老师的《坐井观天》,对于他们识字与阅读教学运用的各种方法,如拓展词汇训练、拓展想象训练、用简笔画指导朗读理解等,我们如获珍宝,拍手叫好!从两位老师教学与专家评课中,感悟颇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且写字教学才是巩固识字效果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因此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指导学生一笔一画的写好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让他们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早晨的两节语文课中,我们看到了两位老师对书写的精确指导。</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聆听了沈丽娜老师九年级二班一节历史课——《英国工业革命》。</p> <p class="ql-block">  对于早晨两节语文课,我们看到老师大单元备课思路,以及大概念推进单元教学实施的策略,是两节精心设计,侧重于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课,让人感受到老师在素养形成方面的思考和关注。</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学专家怡校长在评课环节给予两位老师高度评价,并在课堂评价、环节设计、写字方法指导等方面给予了细节上精准、可操性强的指导,授课教师和我们都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进而,引发了我们对大单元教学及备课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目前,我们认为大单元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p><p class="ql-block"> (一)学校层面:教学资源匮乏,学校内关于大单元教学课题研究素材资料不够全面,相关培训较少,专业引领没有成熟的经验,不容易支撑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二)教师层面:一是老师没有充足的在校时间进行充分的单元集体备课。二是部分老师思维固定,缺乏清晰的运用大单元教学思路,教学中方法运用不当,不容易体现大单元教学理念,核心知识讲解不够全面。教师的授课模式还不能从之前的单节授课中脱离出来,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和运用还需要一定时间。</p><p class="ql-block"> (三)学生层面:学生虽然有一定知识应用能力,但在大单元教学中,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足,不利于综合素质的高效化培养。实践训练的缺失,使得学生相应的核心能力并未得到巩固强化。因此新时期需要重新对大单元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提高单元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为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还需要教研室、学校教科室、教研组对大单元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践研究。&nbsp;</p> <p class="ql-block">  希望我们能在日后的跟岗并与老师、校长们的交流探讨中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 充实幸福的一天!</p>

教学

单元

老师

写字

两节

对大

备课

学生

学校

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