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五(玉器)

秋生

<p class="ql-block">  2011年3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1-4《良渚玉器》特种邮票一套2枚,图案分别展现了玉琮和玉璧两种典型的玉器。良渚文化因1936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杭县良渚镇而得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年代为距今5300年~4300年。</p> <p class="ql-block">  2012年8月2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2-21《和田玉》特种邮票一套4枚和小全张一枚。</p> <p class="ql-block">  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四大名玉,1.新疆和田玉,2.陕西蓝田玉,3.辽宁岫玉,4.河南独山玉。而新疆和田玉是中国玉文化的物资基石,2003年10月底,和田玉被中国宝玉石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国石"。</p> <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9日,为反映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玉器文化,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7-08《红山文化玉器》特种邮票一套3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玉龙、玉凤、玉人。</p> <p class="ql-block">  玉龙(3-1)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下洼镇河西。高7.1厘米,宽5.9厘米,体厚2.1厘米。黄绿色,是红山文化中发现较多的典型玉器。现藏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玉凤(3-2)出土于辽宁牛河梁遗址。长21厘米,高12.7厘米,厚1.24厘米,通体磨光。质为淡青色软玉,现收藏在辽宁省考古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  玉人(3-3)出土于辽宁牛河梁遗址。高18.5厘米,头宽4.5厘米,身宽4.4厘米,足宽2.8厘米,厚2.34厘米,通体磨光。绿色玉质雕琢了一位站姿的裸体女性。现收藏在辽宁省考古研究所。</p> <p class="ql-block">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东郊的红山后遗址,故名。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现考古发掘的红山文化玉器主要为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5500-5000年。</p> <p class="ql-block">  1981年10月29日,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T.65《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特种邮票全套8枚,分别描绘了先秦时代的货币。</p> <p class="ql-block"> 货贝、铜贝(8-1)图案采用了海产货贝和铜仿贝两种古钱币形象。画面上标有“货贝”和“铜贝(商·约公元前16-11世纪)字样。</p><p class="ql-block"> 空首布(8-2)图案采用了春秋时期晋国使用的铲形货币空首布。画面上标有“空首布”“(春秋·公元前770-476年)字样。</p> <p class="ql-block">  “鬲”空首布(8-3)图案采用了春秋时期东周使用的铲形货币,平肩桥足。画面上标有“‘鬲’空首布”(春秋·公元前770-476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安邑二釿 ”布(8-4)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魏国使用的铲形货币,平首圆肩桥足。画面上标有“‘安邑二街釿’布”(战国·约公元前475-1221年)字样。</p> <p class="ql-block">  “齐法化”刀(8-5)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齐国在今山东省临淄地区使用的刀形货币。画面上标有“‘齐法化’刀”(战国·约公元前475-1221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节墨之法化”刀(8-6)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齐国在今山东省平度地区使用的刀形货币。画面上标有“‘节墨之法化’刀”(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 <p class="ql-block">  “成白”刀(8-7)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赵国及中山国铸造的刀形货币。画面上标有“‘成白’刀”(战国·约公元前475-1221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共”圜钱(8-8)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魏国铸造的圆形货币。画面上标有“‘共’圜钱”(战国·约公元前475-1221年)字样。</p> <p class="ql-block">  1982年2月12日发行了志号为T.71《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特种邮票全套8枚,分别描绘了先秦时代的货币。</p> <p class="ql-block">  鬼脸钱(8-1)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铜质货币。画面上标有“鬼脸钱”“(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殊”布(8-2)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铲形货币。画面上标有“‘殊’布”“(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 <p class="ql-block">  “下专”布(8-3)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秦国铸造的货币。画面上标有“‘下专’布”“(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甘丹”布(8-4)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赵国在甘丹(今河北省邯郸)铸造的货币。画面上标有“‘甘丹’布”“(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 <p class="ql-block">  尖首刀(8-5)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燕国铸造的货币。画面上标有“尖首刀”“(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明”刀(8-6)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燕国铸造的货币。画面上标有“‘明’刀”“(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晋化”刀(8-7)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赵国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地区使用的刀形货币。画面上标有“‘晋化’刀”“(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p class="ql-block"> “賹六化”方孔圜钱(8-8)图案采用了战国时期齐国在賹(今山东省益县)铸造的圆形货币。画面上标有“‘賹六化’方孔圜钱”“(战国·约公元前四七五—二二一年)”字样。</p> <p class="ql-block">  1982年,美国集邮与钱币收藏家协会在波士顿举行的第十届年会上,评选中国的T.65《中国古代钱币(第一组)》和T.71《中国古代钱币(第二组)》为1982年国家年度奖。</p> <p class="ql-block">  家具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家具以明清家具最为杰出,明以前的家具已基本不存世。 明清家具材质考究、工艺精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2011年6月20日,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家具文化风貌,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1-15《明清家具——坐具》特种邮票一套6枚和小本票1本。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清·紫檀剔红嵌铜龙纹宝座】【明·黄花梨交椅】【明·黄花梨镂空福字纹四出头官帽椅】【明·黄花梨雕螭纹圈椅】【清·紫檀“风光和雅”嵌大理石扶手椅】【明·紫檀嵌大理石仿藤鼓凳】</p> <p class="ql-block">  2012年6月9日,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家具文化风貌,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2-12【明清家具——承具】特种邮票一套4枚和小本票1本。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明·黄花梨夹头榫平头画案】【清·黄花梨透雕螭纹方桌】【明·黄花梨高束腰石面方香几】【明·铁梨象纹翘头案】</p> <p class="ql-block">明清家具——承具(小本票)</p>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弘扬“丝路精神”,筑梦“一带一路”,2018年5月19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18-11《丝绸之路文物(一)》特种邮票一套4枚。</p> <p class="ql-block">  【汉·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石泉县前池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石泉县古代养蚕业就很兴盛。由于当时养蚕之风盛行,加之鎏金工艺的发展,因而,有条件以鎏金蚕作纪念品或殉葬品。</p> <p class="ql-block">  【汉·鎏金铜马】19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市西吴乡,现藏于茂陵博物馆。体长76厘米,高62厘米,重26公斤。据考证,鎏金铜马是汉代饲养在上林苑或御厩中的大宛天马的艺术造型。</p> <p class="ql-block">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1970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何家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由一块罕见的五彩缠丝玛瑙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  【唐·八瓣团花描金蓝琉璃盘】1987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为唐僖宗供奉。现藏于法门寺博物馆。高3.2厘米、深2.6-2.8厘米、口径20厘米。</p> <p class="ql-block">  2021年6月12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志号为2021-11《丝绸之路文物(二)》特种邮票一套4枚。</p> <p class="ql-block">  【汉·凸瓣纹银盒】广东广州南越王墓出土,通高12.1厘米、腹径 14.8厘米,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长沙窑位于长沙市郊铜官镇瓦渣坪,所以又叫“铜官窑”、“瓦渣坪窑”。长沙窑是在湘阴窑的基础上开创的,始于中唐,盛于晚唐,终于五代。</p> <p class="ql-block">  【五代十国·波斯孔雀蓝釉陶瓶】1965年,在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清理了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之妻刘华墓。现藏于福建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宋·龙泉窑青釉菊瓣纹盘】发现于“南海I号”沉船,是沉船上众多龙泉青瓷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充分印证了龙泉青瓷在开拓“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1996年9月2日,为展示我国源远流长的档案工作,邮电部发行了志号为1996-23《中国古代档案珍藏》特种邮票一套4枚。</p><p class="ql-block"> 我国在殷商盘庚时代,就已设立了由国家管理的档案库,珍重地保藏了一些具史料价值的甲骨卜辞,以供执政者处理国家大事参考之用。</p> <p class="ql-block">  甲骨档案·商代龟甲(4-1)画面主图为1991年10月从河南安阳花园村东的殷墟出土的一块完整的商代后期的刻辞卜甲,正反两面均有编号。</p> <p class="ql-block">  简牍档案·汉代木牍(4-2)画面主图为1993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汉墓六号墓中出土的简牍。</p> <p class="ql-block">  金石档案·明代铁券(4-3)画面主图为明英宗朱祁镇于天顺二年三月十八日,赐给军功卓著的高阳伯李文的免死铁券,背景为铁券上文字拓印的局部。</p><p class="ql-block"> 纸质档案·清代国书(4-4)画面主图为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光绪皇帝派载泽等3人赴比利时考察政治,向比利时国君递送的国书封面,背景为该国书的内容局部。</p> <p class="ql-block">  2012年9月13日,为展示21世纪考古重大发现和中国书法遗产,中国邮政发行了2012-25《里耶秦简》特种邮票一套2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乘法九九口诀】【秦历日】</p> <p class="ql-block">  里耶秦简中乘法九九口诀木牍(2-1)长23厘米,宽4.5厘米,双面均有文字,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实物,为算术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秦历日(2-2)画面主图为秦简“秦历日”正反面,背景为“秦历日”正反面的拓印字体和“秦驷马图壁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