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唐宋遗风—径山寺

古松

径山寺全称径山万寿禅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村,坐落在径山五峰之中。始建于唐,唐天宝四年(745年),法钦禅师至径山结庵,唐大历三年(768年),唐代宗下诏建径山寺。南宋时孝宗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额,到了宋元时香火鼎盛,规模极为宏大。当时,杭州城内寺庙多达486座,就数径山寺僧人最多,仅僧房就超过千间,更是一度超越灵隐寺。<br>径山寺原属“牛头派”,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兴“临济宗”,道誉日隆,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五山”即径山、灵隐、净慈、天童、阿育王五大丛林)。 径山为径通天目而闻名,是天目山的东北峰,位于杭州余杭西径山,有径通向天目山,被称为“径山”。北宋文学家苏轼曾写诗《游径山》:“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途中勒破千里足,金鞍玉镫相回旋。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渊。”进行了生动描绘。因东径通余杭,西径通临安天目山,故而又名双径,径山禅寺历史上亦因此被称为“双径寺”。景区设有巴士免费接驳,接驳车辆起点为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终点为径山寺景区。<br> 南宋时孝宗亲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额,此为“御碑亭”。 南宋孝宗御碑,在含晖亭遗址上。碑通高5.3米,碑身高3.55米,宽1.55米,厚0.4米,正面有孝宗御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八个正楷大字,四周绘刻龙纹;碑阴有宋楼钥书《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之全文。 径山寺是日本禅宗的祖庭,当年有许多日本的古寺名庭,都是模仿中国径山寺修建的。日本禅宗的24流派中,有18家出自径山寺。可以说在古代唐宋,径山寺在日本僧侣行者中非常流行,大家都纷纷来访一住数年,回国后辗转各地弘扬“临济宗法”。同时,他们带回中国茶经典籍及径山茶具,将种茶制茶技术和茶宴仪式传回日本,从而将“径山茶宴”暨中国禅院茶礼系统地传入日本,茶宴后逐渐演化为“日本茶道”,。如今,越来越多的日本茶道中人慕名来到径山寺,一偿“寻根”的心愿。 2023年10月17日,我们一起“晨练”的十余位“拳友”结伴晋谒“径山寺”。在“大径山景区游客中心”乘坐免费巴士,盘旋上山。 一下巴士,就看见入庙游步道路口,有两尊守卫山门的“神将”石雕,应该是“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将”。 从寺庙入口走入,就是一条供游人行走的,回廊型的桥路,两边有水泥护栏。 一面是山,另一面是开阔的风景——山峦叠嶂、翠竹盎然。 远处是寺庙新建的“白塔”,尚未开放。 径山寺山门照壁书“双径归堂”,为宋代径山中兴祖师大慧宗杲禅师墨迹。“双径”,是说古来登临径山有古道两条,东通余杭,西通临安。“归堂”,为禅门常用语,意为发愿体证本来面目的修行者,回到参禅共修的禅堂里来。 大家一起合个影。 山门照壁的背面,有“天下径山”四个大字。是宋代书法家张即之所写。 径山寺的第一幢建筑是五凤楼,也就是“山门”。牌匾上写着“径山万寿禅寺”。宋代碑记所载:径山万寿禅寺山门“门临双径,驾五凤楼九间,奉安五百感真。”五凤楼建筑屋顶的轮廓似鸟翼,如空中飞舞的凤凰翅膀。复建的径山寺山门为宋式重阁建筑,既呈现了宋代“天下径山”的规制,也将明清以来寺庙山门、天王殿、五百罗汉殿等建筑包含在了一起。 径山寺所珍藏的三尊铁佛是中国南方佛教雕塑中的重要艺术珍品之一。铁佛,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铸,名曰西方三圣,左胁持,观世音菩萨;中间阿弥陀佛;右胁持,大势至。三佛均盘坐于莲花墩之上,身披袈裟,袒胸跣足,形象逼真,姿态各异,造型美观,是明代冶铸工业的上品。<div>这三尊铁佛高约1米,造型端庄,神态庄重,气度非凡,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造型艺术和雕塑技巧。铁佛的表面还雕刻着佛陀的相貌和纹饰,体现了中国南方佛教雕刻的精湛水平和卓越技艺。<br>传说这三尊铁佛相传是晋代建安年间,由一位名叫唐明帝的皇帝护送到径山寺保存,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不失为一段故事感人的艺术传奇。它们不仅是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闪光点。<br></div> 径山寺有几处与其他寺庙不同的地方,比如寺庙的正殿,一般的寺院匾额都写大雄宝殿,径山寺叫释迦宝殿。正殿里供奉的是释迦摩尼,“大雄”就是一个尊称,不是本称。 佛家讲“相”,金刚经中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之说”乃是金刚经的精髓主旨所在。大雄之尊称则有“着相”之意,若明心见性见真佛则必破除四相。所以大殿名字还本名释迦宝殿,意在重佛性。<br> 释迦宝殿前的汉白玉经幢。 “度一切苦厄”取自于《心经》,使人很直观地感受到佛法的慈悲力量。 第三进是潮音堂,一层是法堂,二层是藏书楼。 第四进是“观音殿”,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佛教认为观世音菩萨为大慈大悲的菩萨,遇难众生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解脱,故名。 这里主尊供奉的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造型十分优美。衪曾经发下十二大愿,几乎涵盖了众生的烦恼。衪还经常以不同的形象现身,东西两侧就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二相。两侧的对联细细品味也很有意境,“窗外月窥松,色色尽呈真般若;槛前风响竹,声声都入大圆通。” 径山寺第二个与众不同的是,寺里的佛像颜色都不是金黄色的,而是略有暗淡的土黄色。在其他佛寺看到的金身都是明晃晃的,但是这里的佛像却不是。虽不是很亮丽,但是却生出了一种亲近之意,站在大殿中,不会感觉有距离感,更加柔和。 这是“无垢轩”的汉白玉观音像。 放大了看。 重建后的径山寺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那座别致的、漫画风格的大型露天观音铜像。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颇有佛缘,2015年蔡志忠在径山寺禅堂有过一次交流座谈。看风格,径山寺观音像的设计很有可能出自蔡志忠的手笔,网上的旅游攻略就说“他很好地将观音的自在与慈悲从神情之中表现出来”。 换个角度拍一张。 第五进是“凌霄阁”。凌霄阁上,则是供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万佛之殿。一层中央供奉三世佛:释迦摩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前两侧各供奉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四周供奉诸佛菩萨。<div><br></div> 2009年,径山寺开始复建,沿袭恢复传统宋时寺院格局,由南至北的中轴线上为五进,依次为五凤山门、释迦宝殿、潮音堂、观音殿、凌霄阁,左右两侧还有祖堂、客堂、灵泽龙神殿、药师殿、大慧院、宝积居、禅堂等。<div>很多人到了径山寺,会认为这里的建筑与日本的寺庙建筑很像,殊不知,很多日本寺庙都是仿照径山寺曾经的模样修建的,这里才是真正的源头。<br></div> 祖堂 客堂 禅堂 回程下山,径山寺景区的免费巴士有两条线路。一条是“径山寺—大径山景区游客中心”,也就是我们这次来时上车的地方。另一条是“径山寺—桐桥”。桐桥附近有著名的“径山古道”这是一条翠竹夹道,充满禅意的一条敬香古道。 下午回去时,我不小心乘错了景区巴士,独自一人上了开往”桐桥“的车子,不过也因此看到了另一番风景。比如这座有着”天下径山“和”清凉法界“牌匾的门楼式的山门,牌匾上的字体遒劲有力,很有气势。 桐桥 径山古道 径山古道入口处 这条路是“杭州十大最美森林古道”之一,负氧离子含量相当高,走在山林间,四周古朴幽静,微风拂面,是真正的静心之旅。 道渊亭。 “道渊亭”说明。 东坡洗砚池。 苏东坡对径山是情有独钟,数次登山,留下过许多“径山诗”。相传他就在古道上,山门下,竹林旁寓居题诗,就在洗砚池洗刷笔砚,于是池水渐黑。为了使池水澄清,苏东坡去买螺蛳,但买到的螺蛳都被剪去了尾巴。当苏东坡将螺蛳放生倒入池中,螺蛳竟然活了下来,池水变清,成就径山无尾螺的佳话。 望江亭。 好大一株毛笋!